70後女教師,中國唯一上榜“全球教師獎”50強,角逐百萬美元大獎

提起諾貝爾獎,相信大家都是非常的熟悉國際獎項,很多物理家、文學家、化學家、生理學或醫學家為世人所熟識。但是,素有“教育界諾貝爾獎”之稱的“全球教師獎”(Global Teacher Prize),對於很多人來說,並不太瞭解。

在今年最新公佈的2020年50強入圍的候選人名單中,上海市黃浦區盧灣一中心小學教師吳蓉瑾從全球數萬名候選人中脫穎而出,成為2020年中國教師唯一上榜之人,也是第一位上海教師獲得該獎項。

70後女教師,中國唯一上榜“全球教師獎”50強,角逐百萬美元大獎

“全球教師獎”是每年為期3天的“全球技能與教育論壇”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最後的壓軸大戲。“全球技能與教育論壇”被譽為“教育的達沃斯論壇”。

全世界許多國家的教育部長、副部長和業界領袖參會,圍繞教學、技術和學習科學展開討論。“全球教師獎”每年在阿聯酋頒發,今年由於疫情推遲了時間。


70後女教師,中國唯一上榜“全球教師獎”50強,角逐百萬美元大獎

這個獎項發給什麼樣的教師呢?選的不是學歷最高、不是年齡最長、不是名氣最大,而是為教師職業作出突出貢獻的傑出教師。

這個“全球教師獎”是由英國瓦爾基基金會六年前設立,這是一個非政府的組織,但是獎項卻是全世界影響力最大的教師獎。

70後女教師,中國唯一上榜“全球教師獎”50強,角逐百萬美元大獎

被師生們親切地稱為“雲朵老師”的吳蓉瑾從教20多年來銳意創新,在信息技術融合教育教學、情感教育方面進行了深度探索。

“全球教師獎”這樣評價吳蓉瑾的入圍:作為第一個倡導“情感教育”的教師,她已經積極探索了17年。她專注學生的情感需求,並幫助學生培養積極的情感來面對學習和生活。吳蓉瑾在教學實踐的各個方面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包括學校管理、課堂教學、教育研究、團隊建設和學生髮展。 

學生究竟需要什麼樣的教師?喜歡什麼樣的教師?無外乎是這幾類教師:1、知識豐富的老師2、平易近人的老師3、幽默風趣的老師4、一視同仁的老師5、尊重信任學生的老師6、有教育方法的老師

70後女教師,中國唯一上榜“全球教師獎”50強,角逐百萬美元大獎

現在有多少教師真正把心思放在了學生的身上?真正做到潛下心來教書育人?前不久,原深圳市如意小學副校長、兒童閱讀名師工作室主持人胡紅梅成為風口浪尖的“紅人”。她的“紅”不是因為教學業績、不是因為獲得的獎項,而是因為她的一系列學術抄襲行為被原作者曝光,大眾譁然。

同樣都是小學的老師,一個是上海的小學校長,一個是深圳的小學校長,對比之下,一個靜下心來教書育人,一個急功近利學術抄襲。

70後女教師,中國唯一上榜“全球教師獎”50強,角逐百萬美元大獎

教師從事教育事業的最終目的是什麼?是名,是利?是自己對於事業的執著和奉獻還是學生和家長髮自內心的敬佩?

在我們的生活中,會接觸到很多處於不同水平和層次的教師:有才華橫溢的名師也有碌碌無為的庸師;有學生喜歡的老師也有學生討厭的老師;有清貧教書一生的老師也有貪圖名利的老師……

即使很多教師不能像吳蓉瑾校長那樣獲得“全球教師獎”,但是最起碼也要對得起三尺講臺下那幾十個渴望知識、信任自己的學生,也不枉這些學生天天喊自己的那一聲“老師”!(文中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