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終將活成一箇中年人的樣子

我們終將活成一箇中年人的樣子

文 | 圖圖媽


我們終將活成一箇中年人的樣子


週二上午,我感覺自己有點低燒,但還是堅持在公司開了兩個會;下午馬不停蹄地趕去了圖圖的小學,因為我答應了今天做放學執勤。

回家的路上,還和啾啾媽討論了今晚的文章,掛上電話後,圖圖問我話,突然我嗓子疼得說不出話了,嚇得圖圖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好在我去年有過一次,有經驗,回到家我立刻吃了藥,含片一片接著一片吃。因為我要趕緊好起來,今晚是我負責圖圖的課後學習。

可這次真的很難受,咽每一口口水都疼得耳朵厲害。測了一下體溫,37.9度,低燒,真的是多年不生病,一次低燒都讓我全身難受。

心中盤算著要不要去醫院看一下,可是看著圖圖在身邊一直讓我輔導他寫字,只好又擅自加了種藥,為了讓自己儘快好起來。

小樹弟弟一天沒見到我,在臥室門口嚷嚷著讓我抱抱,可我一句話也說不出來,擔心傳染也不敢過去抱他。

真的是一場小病都會讓自己立刻脆弱起來,心中想著要不要去醫院看看好得快一點,可是接下來圖圖還有圍棋課、圖圖爸還得晚些時候才能回來,今晚還是我要發文,立刻打消了這個念頭。

每天都有任務在身的媽媽,任何一次曠工都是麻煩事兒。

週三一大早,我推掉了原本的工作計劃,去醫院認真地看了這場小病。吉米媽對我說,就扁桃體發炎這點小病,你還值得跑醫院嗎?

我知道她是和我開玩笑,如果在幾年前我一定是自己隨便吃點藥就算了,但這兩年我的心態變了,我的身體健康不是我一個人的,我怕自己的病傳染孩子,也擔心自己的病情延長耽誤各種工作生活安排。

作為媽媽,我要健健康康地一直在崗,是孩子們最大的幸福。


我們終將活成一箇中年人的樣子

上週末,圖圖上完圍棋課回家,主動和我們說要參加寒假的集訓班,而且要參加全天的。

我和圖爸很驚訝,因為圖圖一直都很戀家,平時能不出門就不出門,而且圍棋班就在家附近,步行5分鐘。

我假裝平靜地問道:“你願意參加集訓班,媽媽支持你。中午要不要回來吃午飯?“

-“不,我最喜歡和小朋友一起吃飯了,而且圍棋班的老師說可以點我們喜歡的外賣!”


-“那要不午飯結束,回來睡個午覺呢?寒假也需要好好休息休息。“


-“媽媽,我都是小學生了,小學生是不睡午覺的,最重要的是午飯後是和小朋友們一起玩的最好時間!”

看著眼前這個已經1米3幾的6歲小男孩,他在我的腦海中還是那個睡覺必須媽媽抱著,睡醒不見媽媽就要哭鬧的小寶貝。

而不經意間,我的小男孩開始有了自己的朋友和家以外的社交圈,媽媽已經不是那個唯一的依靠。

我們終將活成一箇中年人的樣子


雖然我一直告訴自己和孩子的距離註定是一場漸行漸遠的旅途,可真的這一刻開始有徵兆的時候,我心裡是難受的,甚至想哭。

我開始去算和圖圖能真正在一起的時間,從現在到18歲上大學之前,我們每週工作日只有晚上大概3小時的相處時間,週末就算每天10個小時都在一起,每週我們在一起的時間也才35小時。

一年孩子和我的相處時間最多35*52=1820小時,上大學前,我們的相處時間大概1820*12=21840個小時,

算下來只有完整的910天!

6年前剛有第一個孩子的時候,我從來沒覺得和孩子的相處是個倒計時,甚至覺得漫漫長路何時是個盡頭。

這兩年我常常有一種和孩子、父母、家人呆不夠的感覺,為了陪弟弟能在早上上班前玩半個小時,我會強迫自己早起,這在前幾年我是絕對做不到。

以前年長几歲的朋友和我說,每天全家人整整齊齊地吃晚飯是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刻,當時我不僅不懂還甚至覺得他們沒有“志向”,現在的我也開始無比珍惜。

爭分奪秒地享受家庭生活,是這幾年我最大的轉變。

我們終將活成一箇中年人的樣子

剛工作的時候,總會欣賞那些有才華、有表現能力的同事,工作了十幾年,才發現靠譜是對人最高的評價。

很多媽媽經常在後臺問我們怎麼安排時間的,居然能工作管兩個孩子之餘還寫公眾號?我對這個問題的答案是,我們三個媽媽都是特別靠譜,言出必行的人,這也是我們成為好朋友的重要原因。

2年前,我們決定寫這個公眾號的時候,沒有任何目標但是彼此定了一個承諾,無論有什麼困難,保證日更。

啾啾媽去國外登山也要半夜寫稿,吉米媽凌晨5點爬起來改稿,我甚至在兒童醫院病房夜間寫過稿。曾經我們開玩笑地說,看看誰先集齊100個寫作點。

我們終將活成一箇中年人的樣子


前天晚上,我嗓子痛到不能說話、發燒全身痠痛,還是堅持把要發佈的文章修改了一遍。


我們三個只是人到中年的三個縮影,對於承諾、對於責任、對於讀者的期待,我們都在排除萬難,看似雲淡風輕地盡力著。


人到中年,我們無需別人鼓勵,靠譜是我們對家人、對夥伴、對工作最大的責任和愛。


我們終將活成一箇中年人的樣子

前幾個月,因為總是出差,有時候還要熬夜寫稿子,經常熬一次夜一週都恢復不過來,那陣子,我經常做夢自己得了重病。

每次夢中驚醒,我第一反應是:如果我真的死了,孩子怎麼辦?父母怎麼辦?

這種思緒纏繞了我好久,我甚至默默地祈禱,至少讓我再活30年,那樣我的孩子已經長大了,有了自己的生活,不會因為我的離去而受到生活的重創。

我們終將活成一箇中年人的樣子


之前我從來不相信保險的重要,昨天我主動去找一位做保險的朋友,我說要買一種可以在我發生任何意外之後,留一筆足夠孩子成長到22歲的錢。

她和我說了一句“保險雞湯文案”,但仔細想想有道理:人到中年,你要考慮向上責任和向下責任,保險額度也要都考慮到所有責任。

結婚前,家有父母和哥哥照顧我,有了孩子後父母也幫了我不少,家庭支柱這個名詞一直離我很遠很遠。

這兩年,身邊的親戚有的重病、有的離去,親身經歷了很多同齡人經歷的家庭變故,父母會突然老去,他們會比以往任何時刻都需要你。

我開始從依靠父母,變成惦記他們。擔心他們照顧不好自己,擔心他們不好好吃飯,擔心他們捨不得花錢。

因為當了父母后,我更感同身受,父母在,家就在,有一種關懷無論距離遠近,一直都溫暖地存在。

我們終將活成一箇中年人的樣子


我們終將活成一箇中年人的樣子


19年還有不到一個月,我也開始有點儀式感地想想明年自己的目標,就三個字:做減法

和慾望做減法,留出更多時間給家人;

和壞習慣做減法,把健康留給自己和家人。

—END—

我們終將活成一箇中年人的樣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