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宏願造就的奇蹟——株洲早期建城史(三)

在解放前,株洲已建成的工廠只有兩座:株洲兵工廠(當時也稱為第十一兵工廠,是331廠即今天的中國航發南方工業有限公司的前身)和株洲機車廠(也叫株洲總機廠,即今天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前身),它們分別位於株洲的南郊與北郊。由於上述兩個項目開工於抗戰前的1936年,所以工廠得以順利建成。

1936年,國民政府在株洲董家段修建兵工廠,即第十一兵工廠。該兵工廠主要生產野戰炮和榴彈炮以及炮彈還有步槍、機關槍的子彈,抗戰時期曾遭受過日機轟炸。1949年工廠被解放軍接收。1950年10月,在志願軍開赴朝鮮的同時,華東工礦部兵工局徐州第三兵工廠和山東膠東兵工廠的部分人員奉命坐上了南下火車,他們是要與株洲第十一兵工廠以及原國民黨柳州兵工廠合併組成中南兵工總局株洲七一兵工廠。第一任廠長就是來自徐州第三兵工廠、被譽為“中國的保爾•柯察金”的吳運鐸。1953年,吳運鐸自傳——《把一切獻給黨》出版,發行量達500餘萬冊,並被翻譯成7種文字。吳運鐸這個“中國的保爾•柯察金”成了那個時代鼓舞人們奮發向上的榜樣。1951年6月,工廠改名為“中央兵工總局中南兵工局株洲282廠”。1951年10月1日奉中央指示,282廠遷至湘潭(江南機器廠),留下部分人員和設備,利用原址改建為航空發動機廠,定名為“國營第三三一廠”,從此開始由生產炮彈轉向航空發動機修理。三三一廠是新中國首批興建的六大航空工廠之一,先後從全國各地調來了三十多名地縣級幹部、八百多名大中專畢業生和三百多名生產骨幹,以充實三三一廠的科研、生產力量。

一個宏願造就的奇蹟——株洲早期建城史(三)

建設中的331廠房

一個宏願造就的奇蹟——株洲早期建城史(三)

新中國建國初期的331廠房

1936年2月26日,國民政府粵漢鐵路整理計劃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決定:鑑於株洲地處湘黔、粵漢、浙贛三路交會要衝,對各路客貨車修理及配件供應均具優越的地理條件,粵漢鐵路總機廠改設株洲,用來對各路客貨車進行維修、維護和保養,並在今田心火車站以北征地2.25平方公里。5月,株洲總機廠籌備處成立。同年8月1日,在株洲田心塅葉家祠堂(今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院址)正式掛出了“粵漢鐵路株洲總機廠籌備處”的牌子,兩位鐵路機械工程專家程孝剛、茅以新(橋樑專家茅以升之弟)分別擔任正副處長。而且就在8月1日當天,粵漢鐵路株洲總機廠聯合廠房打下第一根樁基,啟動建設。1937年建成1-3棟,1947年和1952年又分別進行過改擴建。早期的聯合廠房是民國政府利用英國退回的中英庚子賠款(15萬英鎊)建成的,其工程設計方案由英國提供,由中國營建商建成。鋼材均從英國凡爾康結構廠定製,然後漂洋過海,再通過火車運到株洲。鋼結構的廠房後被人們稱為“大鐵房”,總面積為2萬多平方米。廠房設計造型體現了英式建築特點,廠房兩端為凸字形山牆,屋頂呈雙脊形,高大挺拔,採光通風良好,為組裝大型機車預留了條件(該廠房至今仍在使用,如今屬於株機公司機車事業部總成車間)。聯合廠房是粵漢鐵路全線貫通後第一個大型機車修理廠,是中國機車維修、生產的搖籃。

一個宏願造就的奇蹟——株洲早期建城史(三)

粵漢鐵路株洲總機廠籌備處

一個宏願造就的奇蹟——株洲早期建城史(三)

1936年8月,建設者在田心建設廠房

一個宏願造就的奇蹟——株洲早期建城史(三)

鋼架結構上殘留“中英庚款”字樣

一個宏願造就的奇蹟——株洲早期建城史(三)

建設中的廠房

一個宏願造就的奇蹟——株洲早期建城史(三)

建設中的廠房

一個宏願造就的奇蹟——株洲早期建城史(三)

1936年初建時高級職員合影

一個宏願造就的奇蹟——株洲早期建城史(三)

1937年,初建成的1-3棟聯合廠房

抗戰時期,株洲機車廠的廠房曾被日軍飛機轟炸過兩次,剩下空鋼架。為避免遭受更大損失,工廠全部機器、人員遷往廣西、貴州。抗戰勝利後,株洲機車廠恢復建設,並投入小規模試生產。1949年株洲解放,工廠被解放軍接管。白崇禧率領的國民黨軍隊在撤離時曾拆卸了部分重要的機器設備發往廣州,並準備轉運至臺灣。後隨著廣州的解放、新中國的成立,鐵道部決定修復株洲機車廠,這些設備又被裝成十幾列車運回了株洲。

一個宏願造就的奇蹟——株洲早期建城史(三)

遭日機轟炸後的聯合廠房

一個宏願造就的奇蹟——株洲早期建城史(三)

今日的聯合廠房內部

一個宏願造就的奇蹟——株洲早期建城史(三)

今日的聯合廠房外部

株洲大建設的序幕從修建防洪大堤開始到株易公路的建成,從無私援助木材的商人王子壽、挺身而出的技術員唐新鼎、果斷用糧食堵缺口的工會主席吳佔魁到英雄的吳運鐸。這些歷史的碎片也許不能完整地再現當時的場景,但他們穿越近70年的時空,依然有著激動人心的力量。不過,株洲要想建成一座有分量的城市,光靠這兩個工廠和一些基礎設施的建設是遠遠不夠的,它們根本無法撐起那個工業重鎮以及之後那個“毛澤東格勒”的夢想。當時的株洲還需要等待機會,一個需要憑激情和闖勁去抓住的機會。

1953年1月2日是新年上班的第一天,距離那五個年輕的共產黨幹部出發,開始那場改變株洲命運的歷史之旅已過去了一年半的時間。這天,在湖南省政府的禮堂召開了新年的第一次政府工作會議。在這次的會上討論了一個影響歷史進程的關鍵性話題,那就是要在長沙、株洲、湘潭(湘潭於1950年設立縣級湘潭市)三個城市中選出一個城市參加即將在北京舉行的“全國重點工業城市規劃會議”。

1953年是“一五計劃”的第一年,“一五計劃”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後來對中國發展和區域經濟影響深遠的一個計劃——“156項工程”。“156項工程”是“一五計劃”時期從蘇聯與東歐國家引進的156項重點工礦業建設項目。它奠定了中國初步工業化的部門經濟基礎。以這些項目為核心,以900餘個限額以上大中型項目配套為重點,初步建起了中國的工業體系。現在,國家決定這156個項目將在八個城市中進行第一輪的分配,而湖南幸運地獲得了一個城市的名額,這個名額該給誰呢?

在會上,長株潭三市的領導展開了激烈地爭論,因為大家都明白這將是自己所在城市迎來的一次歷史性的發展機遇,誰都不願意錯過。當時的株洲除了鐵路交通發達之外,人口不過萬餘,與長、潭兩市相比,誰也不認為株洲會讓人看得上眼。尤其是長沙市的領導,他認為株洲實在是太小、基礎設施太不完善了,根本不適合承擔這麼重的任務。

當天代表株洲參加會議的是時任市總工會主席的吳佔魁。他知道他無法從正面說服大家選擇株洲,於是他把那個一年半以來一直沉在內心,且一直被他引以為前行動力的計劃——“毛澤東格勒”說了出來。他主張應該從整體上來規劃長株潭三市的發展,為將來建成“毛澤東格勒”做準備。原本氣氛火爆的會場安靜了下來,大家都被這個宏大的計劃震撼了。這個計劃雖然早在1951年就由時任湘潭縣委書記的楊第甫提了出來,但是他只單獨向省領導做過彙報,知曉這個計劃的人很少。

此時,對這個計劃早有耳聞的長沙市城建局局長潘基礩站了出來。他主動請纓,要求由他來起草這個“毛澤東格勒”的具體方案。他先建議根據中國的語言習慣將這個計劃更名為“毛澤東城”。然後,他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長沙的定位是湖南的政治、商業和文化中心,而工業則優先考慮擺在株洲和湘潭。這也將會使株潭兩市得以快速成長,從而加快“毛澤東城”計劃的整體進程。因為當年楊第甫提出這個計劃的時候就是希望能分三步來走:第一步是優先發展株洲和湘潭,將二者建成有一定規模的城市;第二步才是把三市朝著一個城市來規劃和發展;第三步則是三市合併建成“毛澤東格勒”。

隨後,會議一致通過將次計劃上報中央,舉全省之力發展株洲、連接長潭,三市共建“毛澤東城”。會上同時決定將株洲上報為全國重點工業城市,參與“156項工程”。這次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會議決定了長株潭三市此後30多年的發展軌跡:湖南最大的商場、絕大部分的高校都建在長沙,但工業(尤其是重工業)薄弱。而株洲則成為湖南重工業最為集中的城市。湘潭的情況處於長株之間,它的工業(特別是重工業)強於長沙但不及株洲,而其文化教育則強於株洲、弱於長沙。這個格局直到改革開放之後才開始發生改變。

不管怎樣,對於1953年的株洲來說,期盼已久的機會終於來了,年輕的株洲市委將如何抓住機會來開創一段築城的傳奇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