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的“國籍與中國心”孰輕孰重?

自疫情爆發以來,娛樂圈接二連三的出現了針對明星的“限薪令”“限籍令”。網友也紛紛表達出抵制情緒並帶有譴責意味,輿論一面倒的形勢日漸增長,是否過於片面了呢?小編的觀點是:究其根本,看其實質,而不是為表象所左右。


明星的“國籍與中國心”孰輕孰重?


“洋裝雖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國心”,一首張明敏演唱的《我的中國心》讓全國乃至全球華人心潮彭拜!

張明敏,1956年9月出生於香港,祖籍福建省晉江市英林鎮,中國香港男歌手。試問香港1997年才回歸祖國懷抱,那1983年的時候張明敏的國籍是哪國呢?是不是也屬於外國人而每天都在唱著熱愛中國的歌曲?換位思考,是不是他也應該被他當時所屬國籍的人民所唾棄呢?那時候為什麼沒有人去追究國籍,反而更注重的是“那顆心”呢?很多華僑都是在戰亂期間逃離避難的,久而久之落地生根長居國外。那這些華僑的國籍是哪國呢?那中國明星加入外國國籍的原因是什麼呢?輿論傾向不是去考究原因而是一直從表面去抨擊,小編認為這並不是一個良好的現象。人們總喜歡站在自己的角度和立場去看待他人他事。


明星的“國籍與中國心”孰輕孰重?


中華五千年曆史文化悠久,孕育著豐富的藝術格局。正所謂藝術無國界,而藝術家作為藝術的載體也在被世界所認可。明星代言人有“全球代言人”“亞太區代言人”“大中華區代言人”等等,那對於非本國國籍的明星,當地的人民會如何看待呢?作為中國人你是否也追過“賈斯汀比伯”“碧昂絲”?作為外國人是否也追過“李小龍”“葉問”?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古人尚喜撥開表象看實質,那作為現代人的我們是否屬於人類進化史上的更新一代呢?


在未得知你所追的明星國籍時在你心中ta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你在乎的是ta的哪個閃光點?


疫情的確是一個品質優良的口罩,不僅濾掉了明星華麗的色彩,也濾掉了追星人“始於顏值,終於顏值,無視才華”的玻璃心。


明星片酬最近被炒的沸沸揚揚,那試問那些問責者知道這些片酬除去個稅、發票、藝人公司經營及團隊人員薪資之外還剩多少嗎?的確中國藝人的片酬比韓國藝人高,玄彬一部《愛的迫降》收入摺合約800萬人民幣,國外的藝人酬勞佔比少於影視製作成本,而國內的確是反過來了。究其原因?想必脫不了粉絲的干係。新媒體的繁榮市場成就了更多的流量明星,而難免就會出現斷流的情形,受227事件影響的肖戰如今還在雪藏期。

明星的“國籍與中國心”孰輕孰重?


可能是如今更多人追求藝術的方式變味了,《鬢邊不是海棠紅》的梨園劇情讓我們瞭解到角兒演砸了也會被丟雞蛋扔蔬菜,說明什麼?觀眾欣賞和追捧的是藝術而不是載體。

隱約記得有一部影視劇裡,客官說“琵琶女的手指很美”,過了一會,店家就把“一雙被砍下來的手指”送到客官面前了,此時客官“搖了搖頭”。


新中國的一帶一路成就了絲路青年的藝術夢想,而夢想我們常說是無價的。與其花費時間去爭論己所不能左右的東西,不如為改變其現狀而盡一份綿薄之力。相信娛樂圈終究會向著合理化的方向發展。


不存在哪個職業可有可無,也不存在職業高低貴賤,存在既有道理,崗位不同職責不同,做好自己就是為祖國的未來助力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