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的“国籍与中国心”孰轻孰重?

自疫情爆发以来,娱乐圈接二连三的出现了针对明星的“限薪令”“限籍令”。网友也纷纷表达出抵制情绪并带有谴责意味,舆论一面倒的形势日渐增长,是否过于片面了呢?小编的观点是:究其根本,看其实质,而不是为表象所左右。


明星的“国籍与中国心”孰轻孰重?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一首张明敏演唱的《我的中国心》让全国乃至全球华人心潮彭拜!

张明敏,1956年9月出生于香港,祖籍福建省晋江市英林镇,中国香港男歌手。试问香港1997年才回归祖国怀抱,那1983年的时候张明敏的国籍是哪国呢?是不是也属于外国人而每天都在唱着热爱中国的歌曲?换位思考,是不是他也应该被他当时所属国籍的人民所唾弃呢?那时候为什么没有人去追究国籍,反而更注重的是“那颗心”呢?很多华侨都是在战乱期间逃离避难的,久而久之落地生根长居国外。那这些华侨的国籍是哪国呢?那中国明星加入外国国籍的原因是什么呢?舆论倾向不是去考究原因而是一直从表面去抨击,小编认为这并不是一个良好的现象。人们总喜欢站在自己的角度和立场去看待他人他事。


明星的“国籍与中国心”孰轻孰重?


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悠久,孕育着丰富的艺术格局。正所谓艺术无国界,而艺术家作为艺术的载体也在被世界所认可。明星代言人有“全球代言人”“亚太区代言人”“大中华区代言人”等等,那对于非本国国籍的明星,当地的人民会如何看待呢?作为中国人你是否也追过“贾斯汀比伯”“碧昂丝”?作为外国人是否也追过“李小龙”“叶问”?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古人尚喜拨开表象看实质,那作为现代人的我们是否属于人类进化史上的更新一代呢?


在未得知你所追的明星国籍时在你心中ta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你在乎的是ta的哪个闪光点?


疫情的确是一个品质优良的口罩,不仅滤掉了明星华丽的色彩,也滤掉了追星人“始于颜值,终于颜值,无视才华”的玻璃心。


明星片酬最近被炒的沸沸扬扬,那试问那些问责者知道这些片酬除去个税、发票、艺人公司经营及团队人员薪资之外还剩多少吗?的确中国艺人的片酬比韩国艺人高,玄彬一部《爱的迫降》收入折合约800万人民币,国外的艺人酬劳占比少于影视制作成本,而国内的确是反过来了。究其原因?想必脱不了粉丝的干系。新媒体的繁荣市场成就了更多的流量明星,而难免就会出现断流的情形,受227事件影响的肖战如今还在雪藏期。

明星的“国籍与中国心”孰轻孰重?


可能是如今更多人追求艺术的方式变味了,《鬓边不是海棠红》的梨园剧情让我们了解到角儿演砸了也会被丢鸡蛋扔蔬菜,说明什么?观众欣赏和追捧的是艺术而不是载体。

隐约记得有一部影视剧里,客官说“琵琶女的手指很美”,过了一会,店家就把“一双被砍下来的手指”送到客官面前了,此时客官“摇了摇头”。


新中国的一带一路成就了丝路青年的艺术梦想,而梦想我们常说是无价的。与其花费时间去争论己所不能左右的东西,不如为改变其现状而尽一份绵薄之力。相信娱乐圈终究会向着合理化的方向发展。


不存在哪个职业可有可无,也不存在职业高低贵贱,存在既有道理,岗位不同职责不同,做好自己就是为祖国的未来助力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