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如果攻下北汉,休养几年再让大将攻燕云,有可能收复吗?

作者烛鸣


省省吧!太宗皇帝就不是马上治天下那块料!

纸上谈兵的平戎万全策

我们来看,赵光义,在第一次北伐失败后,弄了个什么平戎万全策!

请树小弟直言:那是什么鬼东西?

拜托,只要有点军事常识的都知道,那根本就没有任何可操作性!

战场上是瞬息万变的,是突入起来的,

上了战场还等你先布阵啊?

你以为有很多宋襄公啊?怎么可能,对面可是以饮血为乐的大草原勇士啊!

那你赵光义,这不就等于赵括纸上谈兵么?

醒醒吧!赵光义打天下这块料!

雍熙北伐!

以当时时局来看,绝对是进攻最佳时机!

北方契丹老皇帝已死!剩下的只是孤儿寡母!契丹政局又不稳!

而大宋呢!养精蓄锐已久,加上太祖皇帝攒下的军费!

兵强,马肥,粮足!

怎么看也是获胜概率极大的!

可你赵光义呢?

遥控指挥也就算了!还不懂瞎指挥!

导致曹彬大军粮食被契丹耶律休哥断了粮道!

把大好局面彻底败光!

你让这样的人去进行北伐大业?兄弟,算啦,换他哥哥还差不多。


历史小公子


没有可能,从后来的雍熙北伐就知道,北宋军事的失败,并非是兵种或者将士孱弱,而是统治阶层以文制武导致的结果。

宋朝为了防止五代十国时武将改朝换代,从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就将武将的兵权收回,但至少保留忠心的武将如潘美等,加之赵匡胤善于战阵,使得北宋能够攻灭其余政权。



宋太宗赵光义得位争议大,备受武将集团排斥,军事水平更是远逊其兄,德行更令人不堪提及,使南唐小周后自缢而亡。

攻陷北汉便用数年时间,士气低落之时又犯了兵家大忌,来不及休整便攻打辽国,却又令监军插手军务,彼此之间没有联动,最终导致失败。

宋太宗赵光义另一个失败,就是对西北党项过分压迫,促使西北成为动乱之地,在燕云十六州尚未收回之时,便失去马匹的产地。

当北宋失去燕云的战略防御,又失去西北马匹,使北宋长期只能以步兵克制辽国骑兵,因此只能处于劣势被动挨打状态。

所以,宋太宗的个人能力和人格魅力,注定无法完成对燕云十六州的战略。


多臻贵


我认为不可能收复。原因有一:此时的契丹辽国正处于上升期,不同于一般的汉族割据政权,军事力量主要以骑兵为主,骁勇剽悍,突击能力强;而大宋呢,因为燕云十六州乃兵马产出之地,没有优质马匹来源就无法组建起机动性强的骑兵部队,军事力量以步兵为主。步兵对骑兵胜算的机率几乎为零。原因二:燕云十六州即今北京、天津全境,以及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地区。燕云十六州所处的地势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历来是北方的重要屏障,地缘战略价值巨大。公元938年后晋太祖石敬塘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辽国,从此中国就丧失了阻挡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侵扰的据点。对于中原汉族政权这么重要的一个战略要地,契丹辽国早就布下重兵进行防守,宋太宗如果没有万全之策是根本无法得手的。原因三:统治阶层以文制武,导致朝廷缺乏能征贯战的武将。宋太祖建立宋朝后,为了防止武将拥兵自重改朝换代的戏码重演,采用杯酒释兵权的办法,剥夺了一大批武将的兵权。原因四:公元979年4月宋太宗平定北汉后本来就人困马乏,如果此时下令班师回朝,全军休整一段时间,再犒赏有功将士,恢复士气,备好粮草再行北伐或许结局就不会那么难看。但宋太宗灭了北汉之后一下子就膨胀起来,为了证明自己不比哥哥赵匡胤差,想趁灭北汉的东风,一鼓作气拿下燕云十六州。没想到辽军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防线固若金汤。宋太宗御驾亲征,指挥宋军猛攻月余也没捞到什么好处,士气受到严重影响。辽军趁宋军士气低落疲惫不堪的时候,不失时机地组织反攻,合围宋军于高梁河,将宋军杀得人仰马翻血流成河,宋太宗要不是跑得快就成了辽军的俘虏,但也付出了腿中两箭的代价。7年后,宋太宗以潘美、杨业、田重为大将,兵分三路攻打燕云十六州。由于各路人马联络不畅,缺乏相互配合,被辽军各个击破,再次大败而归。由此可以看出,宋太宗攻下北汉后,不管是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一鼓作气攻打燕云十六州也好,还是休养几年后再派兵攻打燕云十六州也罢,都不可能获得成攻。因为他本身就不具备雄才大略,再加上一些条条框框比如“平戎万全阵”这种限制灵活性的奇葩阵法,禁锢了武将的发挥,在辽军机动灵活的骑兵面前只有被屠戮的份,不败才怪。






一剪美邓哥


本人认为有一定可能性,但可能性不大。问题并不是出在宋初将领身上,而恰恰是出在宋太宗赵光义自己身上,且听我慢慢道来:

宋太宗赵光义乃太祖赵匡胤之弟,各种作死陋态层出不穷。按照赵光义在儿子面前吹牛的说法:“朕周显德中,年十六,时江、淮未宾,从昭武皇帝南征,屯于扬、泰等州。朕少习弓马,屡与贼交锋,贼应弦而踣者甚众,太祖驻兵六合,闻其事,拊髀大喜。年十八,从周世宗、太祖,下瓦桥关、瀛、莫等州,亦在行阵

  以史料的记载看,赵光义在即位前似乎是位武艺高超、谋略过人的猛人,然而,根据后世学者考证,赵光义的说辞压根儿站不住脚,且不说这位仁兄的真实战力如何,光是看他在北上伐辽、南攻交趾和西击党项等一系列的军事惨败中,就可以看出宋太宗简直就是一位军事低能儿,平戎万全阵的脑洞大开更让赵光义背上了低能儿中的佼佼者这顶高帽。

   先来说说他两次伐辽的大致经过。

   公元979年,赵光义派遣大将潘美挥师直取太原,同年二月,宋太宗赵光义亲征,宋军士气大振,阻绝了辽国援军,一举灭掉北汉,中原地区宣告结束了唐末以来长达九十年的割据。

   按理说宋军经过两个月攻灭北汉的战争,此时的士卒人困马乏,理应及时修整、犒赏三军重振士气,但由于有个军功卓越的哥哥赵匡胤的巨大阴影压在了他的心头,赵光义为了向天下证明赵匡胤能干的事儿他也能干,且他建立的丰功伟业足以睥睨前任,于是,赵光义决定收复燕云十六州。

   宋太祖赵匡胤收复燕云十六州未竟的心愿,倘若宋太宗赵光义可以达成,那么,这对于毫无军功上位的他无异是笔抬高身价的巨大政治筹码。

   在这种豪赌心态的作祟下,公元979年的5月,宋太宗赵光义在“诸将皆不愿行,然无敢言者”的情况下,宋军翻过巍峨的太行山行军月余进入河北平原,赵光义自镇州出发抵达宋辽交锋的前线,辽国易州、涿州、蓟州等地的汉将阵前相继投降于宋,且宋军在兵发幽州城前取得了斩首千余级的“大胜”。

   宋太宗顿时觉得前途一片大好,亢奋之余命令宋军加紧围攻幽州城,幽州城哪有那么好打的。其实,就在宋军北伐前,辽军也做足了幽州的防御。

  

  辽国方面派出以南院大王耶律斜轸、北院大王耶律奚底等人为首的统帅和驻守幽州的神武、控鹤、羽林、骁武等军一万八千余骑,兼带契丹、九女、奚、南北皮室当值舍利一千九百五十余人全力控城,幽州在辽国的部署下可谓固若金汤。

   而战事的发展正如辽国所料,宋军在经过月余的攻城之战进退不得时,耶律休哥和耶律斜轸趁着宋军士气低迷采取两翼包围、分进合围的钳击之势杀得宋军流血漂杵、溃不成军,

史载:“追杀三十余里,斩首万余级”(《辽史》)。

   宋太宗本人在混乱惨烈的大屠杀中差点沦为俘虏,根据史料的说法:“太宗自燕京城下军溃,北虏追之,仅得脱。凡行在服御宝器尽为所夺,从人宫嫔尽陷没。股上中两箭,岁岁必发”(《默记》),

   也就是说,赵光义在高梁河之战中吓得丢下了龙袍、玉玺,找到一辆破驴车仓皇逃出沙场,外带大腿中了两箭,几乎险于丧命。

   而当赵光义狂奔了一天一夜后逃窜到了金台屯时,他发现宋军的溃败之师居然没能跟上他的逃跑节奏,当他缓了下心神派人回去打探才得知原来宋军将士嫌弃宋太宗赵光义太丢人,打算在涿州城内拥立宋太祖的儿子赵德昭为皇帝,赵光义再次吓得连发圣旨急命残余军队班师。

  七年后,宋太宗赵光义再次做起了北伐的美梦,以潘美、杨业、田重、曹彬、崔彦进五位大将,兵分三路直捣黄龙,由于东路主力军屡遭挫败,中路军和西路军不得不后撤,西路军的主将杨业在掩护撤离过程中被辽军俘虏绝食三日而亡,宋军第二次北伐契丹宣告失败。

   如果说事情到这里,赵光义北伐契丹只是作战的失误话还能敷衍的过去,那么,接下来的那茬儿,足够让大宋铁血男儿瞠目结舌、命丧沙场了。

   也就在第二次北伐契丹失败的次年,《资治通鉴》载:“出《御制平戎万全阵图》,召美、重进及崔翰等亲授以进退攻击之略,并书将有五才十过之说赐之”。这《平戎万全阵图》是个什么样的阵型呢?

  根据《武经总要》记载:“前行,每队五十人。后行,每队并三十人。前后并五队为一点。每队计一千四百四十地分,方五里。每地分车一、兵二十二,并十地分为一点”。

  

  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平戎万全阵按照设计要求必须要投入14万兵力,包括步兵、骑兵、长枪兵、弓弩手、刀、剑、戟、盾、床子弩等各类名目繁杂的武器和兵种,方阵总宽度首位相顾长达20里之遥。

   赵光义在宋辽两军还未交锋前就大笔一挥制定了堪称绝响后世的“平戎万全阵”的神作,更要命的在于,赵光义将御制的“平戎万全阵”赏赐给前线的将领后,命令契丹来犯务必依此图入阵,结果唐唐的大宋铁血男儿愣是原地不动的被契丹铁骑杀得血流成河。

我们知道,古代打仗很大程度上要靠带兵武将临敌应变,而宋太宗这一系列做法,就相当于是束住了带兵大将的手和脚,这样打仗不输才怪,但古代打仗根本没有什么绝对的事,如果辽国将领也出昏招,以宋初时期的军力和将领素质来说,还是有一点可能性的。


仔仔123


宋太宗得位不正,想建立功勋为自己证明,自己是有能力坐上这个位置的。而南方的割据势力已经解决,所以就将目标放到了北汉的身上。

北汉,是十国中最后一个政权,也是唯一一个在北方的政权。大概北汉位置在今天的山西中部和北部,其之所以为北宋所忌惮,不是因为其自身的实力,而是其背后所依附的契丹。北汉在后周时期就和北周攻伐不断,一直是中原政权的大患。

但是攻北汉在一定程度上,是没有和北宋政权带来太多好处的。第一,北汉可以说是一个屏障,在北汉被攻灭之后,北宋直接暴露在属于游牧民族的契丹面前。第二,北汉地少,并且又穷又弱,甚至没有铸钱,对北宋的经济帮助有限。第三,北汉由于连年战事,人口大减,北宋灭北汉时,其人口仅有三万五千余户,对北宋人口增加帮助有限。

所以总结回答一下,我的观点是,北宋攻下北汉后,即便休息几年,不太可能收复燕云,而且还给自己带来了很多不利因素,加大了北伐契丹的难度。但是,毕竟是一场大胜利,这种胜利在宋朝后面的历史上,就很难看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