唠唠叨叨没完没了,即使是修养高有学问的人,也会产生逆反心理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果有人反复把你所犯的错误拿出来批评,你肯定会不爽,心里头会忍不住抱怨:“怎么又说这件事,难道是对我有意见?”没准还能憋出内伤。被逼急了,你会做出反抗,轻则闹得人际关系不合,重则伤人伤己。

心理学上有一个现象叫作“超限效应”,指的是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唠唠叨叨没完没了,即使是修养高有学问的人,也会产生逆反心理

超限效应容易引起下属的逆反心理


一、翻旧账的管理者一定不是一个合格的管理者

当员工在工作中出现错误时,管理者该如何在他们能够接受的心理范围内批评和指点呢?陈好是一个性格冲动的人,一次,她把一杯水泼到总经理的脸上,当天就打了辞职报告。事后,她回忆起自己的所作所为,内心悔恨不已——她后悔这杯水为什么没有早点泼出去,更后悔为什么杯子里的水不是开水。

总经理之前是老板助理,或许是因为长期低眉顺眼被压抑得难受,所以上位后对员工极其嚣张跋扈。他“记忆力”特别好,每次有员工犯了错误,都能把对方的老底翻出来,从头到尾唠叨一遍。都说爱情中情侣吵架不建议翻旧账,其实工作中的翻旧账一样让人反感。


唠唠叨叨没完没了,即使是修养高有学问的人,也会产生逆反心理

爱情的秘诀之一不翻旧账


陈好刚来公司的时候,上级指派给她的搭档明确地对她表示:公司给我这么点工资就是不打算让我干活的意思,我是来养老的,你以后有事没事都别来烦我。

作为一个新人,陈好一时难以接受他的态度,可她还是尝试着跟对方沟通;没想到对方直接对她发火,甚至是恶意诋毁、谩骂,把对公司的所有不满都算到了她的身上。

好端端的,被这个搭档这么一“咬”,陈好心里万般委屈,直接跟对方顶了起来,并一发不可收拾。那会,她想过辞职,可是不久搭档就先离职了,总经理劝了她几句,她便留了下来。


唠唠叨叨没完没了,即使是修养高有学问的人,也会产生逆反心理

活在当下,展望美好未来


二、不要打着善意的幌子来满足自己的口舌之快

陈好本来以为这事就这样过去了,可是每当她在工作中出了差错,总经理就把旧账翻出来,以“警示”她是一个脾气暴躁的低情商员工,最好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多专注于提高业务技能。

终于,有一次总经理的“友情提醒”超出了陈好的容忍度。其实,陈好不是没意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可是总经理总是有意无意地提起;如果他不是恶意针对她,那就是在这件事上两个人没有进行深刻的沟通,一些误会没解开。

在职场中,不管是善意的提醒,还是批评教育,切忌打着“为你好”的幌子来满足自己的口舌之快。


唠唠叨叨没完没了,即使是修养高有学问的人,也会产生逆反心理

控制好情绪,提高业务技能才是硬道理


后来,陈好读到大作家马克·吐温听牧师筹款演讲的故事,感觉一下子产生了共鸣。马克·吐温初听牧师演讲,他感觉特别好,心里头计划要多捐一些款。但是,10分钟过去了,牧师还没讲完,他听得不耐烦了,心里很着急,决定少捐一点款。又过去10多分钟,牧师还在滔滔不绝地讲着,他决定不再捐款。好不容易等牧师讲完了,他心里非常气愤,不但没有捐款,走的时候还从盘子里拿了两美元。

哪怕是最有学问的人,面对没完没了的唠叨也会产生逆反心理,做出一些不太文明的举动,可见“超限”在人们的心里是一件多么不能容忍的事情。


唠唠叨叨没完没了,即使是修养高有学问的人,也会产生逆反心理

唠唠叨叨只会让人厌烦


三、严厉警告不如温馨提示

人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有限,一般在一个小时之内。所以,在跟客户沟通时,尽量要在前5分钟之内吸引对方的注意力,让他们对你所说的内容感兴趣;然后在前30分钟到45分钟内把重点问题说清楚。这才是沟通的最佳策略。

实际上,这种心理上的逆反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一个小小的告示牌,如果用词不当,也会激发人们心中的“小邪恶”。


唠唠叨叨没完没了,即使是修养高有学问的人,也会产生逆反心理

随处可见的“小邪恶”只是逆反心理的一种表现


心理学家费尼·贝克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在男卫生间放了两块牌子,内容都是禁止涂鸦,但是措辞不太一样,一个语气比较重:“严禁乱涂乱画。”一个语气稍微温和:“请不要乱涂乱画。”

虽然只有两三个字的区别,结果却一目了然:使用警告语气的“严禁乱涂乱画”的洗手间被涂画得更加严重。

有时候,人们希望通过严厉警告而达到一种震慑的作用,但也正是因为这种过强的刺激引发了他人的逆反心理。


唠唠叨叨没完没了,即使是修养高有学问的人,也会产生逆反心理

温馨提醒比严厉警告见成效


四、把握分寸,做到自我调节

超限效应告诉管理者,做任何事情都要把握火候、分寸和尺度,不管是批评还是善意的提醒,都需要把握分寸,尽量做到自我调节和控制。如果不行,还有以下几点参考意见。

1、打一个巴掌,给一个甜枣。

管理方式分为X型和Y型两种。X型管理者认为人性本善,更偏向于通过激励对员工进行引导。而Y型管理者则认为人性本恶,一定要通过严厉批评以儆效尤。

如果员工犯了错误,你实在忍不住想要批评,那就在批评的前提下要掌握:“巴掌”先行,“甜枣”随后。如果批评太多,会导致员工产生逆反心理;如果给的安慰太多,就起不到警示的作用。


唠唠叨叨没完没了,即使是修养高有学问的人,也会产生逆反心理

作者:杨祖如《不懂心理操控,你怎么带团队》


2、就事论事,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最重要,切忌翻旧账。

犯错误并不是坏事,一来能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避免犯更大的错误;二来能磨炼团队意志,养成主动承担错误结果的责任感。最坏的是,在同一个地方连续跌跟头,为了防止这样的事情再发生,要带领团队规范管理,梳理标准化工作手册。

面对激烈竞争的人才供求关系,在工作中,一个人犯了错误,本身就会产生内疚感,处处小心翼翼,诚惶诚恐。这时候,如果上级领导继续采取反复批评的策略,会加重员工的自卑感,觉得领导已经放弃了自己,不管自己做什么都不会被原谅。久而久之,他们索性破罐子破摔,对工作不再上心或者直接跳槽。这样也就谈不上起到教育引导的作用了。


作者:杨祖如《不懂心理操控,你怎么带团队》

排版|薇云

审核|小雅

【热点话题】关于 唠唠叨叨你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留言,与阿紫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