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項羽對天下的佈局看出鴻門宴放過劉邦是有意為之!

鴻門宴作為故事來講非常的驚險刺激,耐人尋味。在鴻門宴上,劉邦這方和范增這方鬥智鬥勇,你方唱罷我登場。而作為絕對主角的項羽,被刻畫成一個優柔寡斷,吃瓜群眾的形象,最後放虎歸山,范增感嘆

“豎子不足與謀”!韓信也曾評價項羽是“婦人之仁”。

但在鉅鹿之戰中項羽殺伐果斷,殺宋義奪軍權,戰秦軍所向披靡。怎麼在這件事上會有如此表現。要解釋項羽反常的表現,需要從項羽對滅秦後對天下的佈局和設計看出端倪。

從項羽對天下的佈局看出鴻門宴放過劉邦是有意為之!


從項羽對天下的佈局看出鴻門宴放過劉邦是有意為之!


公元前206年,秦王子嬰素車、白馬。獻皇帝印綬於劉邦。自此一統天下的秦朝落下帷幕。雖然劉邦先入了關中,但當時與秦軍主力決戰的是項羽所率領的諸侯聯軍,項羽作為當時最強的諸侯,風頭正盛,無人能與之抗衡,所以才有鴻門宴這一幕。

從項羽對天下的佈局看出鴻門宴放過劉邦是有意為之!


秦滅之後,對於天下項羽該如何安排?秦始皇創建的一系列中央集權制度和嚴苛的秦法項羽是不會選擇的,第一源自項羽對秦國的怨恨,自己的國家因秦而滅,自己的家人,爺爺項燕,叔叔項梁都是被秦所殺。第二,二世而亡在當時也證明了秦的制度是失敗和不合時宜的。所以剩下的選擇就是回到秦朝統一之前,分封建國。按照這個思路,我們看項羽是如何佈局這天下的。

被項羽封為諸侯王的大體有三種人,一是滅秦有功或隨項羽入秦的人如燕將臧荼,趙將司馬昂,趙相張耳,劉邦等等;二是六國之後如魏王豹,趙王歇,韓王成等。三是項羽集團或楚國集團內部的人,如九江王英布,臨江王共敖,衡山王吳芮。

從項羽對天下的佈局看出鴻門宴放過劉邦是有意為之!


項羽針對不同的地方是有不同的分封策略的:

一、對韓魏之地的分封

韓魏二國在戰國七雄中是最弱的,並且韓魏之地處於四戰之地的中原。即使如此項羽還是進行了拆分,分封了四路諸侯:魏王豹、殷王司馬昂、河南王申陽和韓王成。其中韓王成和魏王豹都是韓魏貴族後裔。司馬昂和申陽原是趙國的部將,因跟隨項羽入關滅秦有功被封為王。韓魏之地,項羽自己也是佔了一部分,離自己封地又近,有什麼問題可直接出兵干涉。

從項羽對天下的佈局看出鴻門宴放過劉邦是有意為之!


二、對趙、燕、齊地的分封

趙、燕二國被一分為二,齊國被一分為三。趙國本來的趙王歇被改封為代王,原來的趙相張耳因為跟隨項羽入秦被封為常山王。燕國也是如此,原來的燕王韓廣改封遼東王,之前燕將臧荼也是跟隨項羽滅秦有功被封為燕王。齊國原來的齊王田市被封為膠東王,原齊國亡國之君田建的孫子田安為濟北王,原田榮的副將田都隨項羽滅秦有功被封為齊王。

齊國是傳統強國,相對燕趙實力較強。燕趙離項羽封地較遠,齊國確是緊鄰項羽封地。原來的齊王田市是由權臣田榮擁立,而田榮之前未出兵相助項梁,最後項梁被章邯所帥秦軍擊敗身死。項羽於是怨恨田榮,最後沒有分封田榮。田榮者,數負項梁,又不肯將兵從楚擊秦,以故不封。將原齊國一分為三主要為了限制齊國同時也是對田榮的報復。

張耳,臧荼,田都和田廣成為了和之前所屬的趙王、燕王、齊王地位同等的王,這在當時來看屬於背叛,這樣他們和原來的國君必然勢成水火,且他們都是項羽所封,要和之前的君主對抗就不得不依附項羽,成為項羽控制燕趙齊國的有力幫手。

從項羽對天下的佈局看出鴻門宴放過劉邦是有意為之!


三、對楚地的分封

項羽本為楚國集團,對於楚地項羽將其一分為四,自己佔一份,其他分封給了九江王英布,衡山王吳芮,臨江王共敖。其中九江王英布是項羽帳下大獎,吳芮和共敖原是楚國大臣。項羽曾密令英布、吳芮和共敖秘密處死義帝。趣義帝行,其群臣稍稍背叛之,乃陰令衡山、臨江王擊殺之江中。項氏立懷王為義帝,徙都長沙,乃陰令九江王布等行擊之。這樣隱蔽的事情都交給了這三人可見這三人是屬於項羽自己人,分封這三人也是為了拱衛自己的封地,以為爪牙。

從項羽對天下的佈局看出鴻門宴放過劉邦是有意為之!


四、對秦地的分封

對於秦地的分封真正體現了項羽平衡和控制天下的政治思想的體現。上文說過項羽選擇的是分封制來制定天下秩序,而不是如秦國般統一天下。所以項羽一開始就沒打算佔據秦地。但秦國能依靠秦地而滅六國一統天下,對於秦地項羽不得不重視。

項羽沒有遵循義帝一開始的約定先入關中者王之。而是將關中之地封給三位秦國降將雍王章邯、塞王司馬欣和翟王董翳,史稱三秦,而將漢中和巴蜀封給劉邦。項羽是認識到劉邦的實力和能力的,如果將劉邦封在關中,將來會難以控制。

對於分封三秦,項羽也是有自己的考慮的,都知道項羽分封三秦是為了監視和牽制劉邦,相反也是用劉邦來牽制三秦。對於秦國的忌憚,使得項羽對於秦地不敢有一絲的輕視。三位秦國降將對於秦人來說是叛徒,而且他們的投降後二十萬秦卒被坑殺。所以秦人恨此三人入骨,三秦無法正常統治關中,於是三秦就得依靠項羽的威勢和扶持才能站穩腳跟。秦地在項羽的分封下,三秦雖佔據關中,旁邊有劉邦虎視眈眈,內部無法進行有效的統治,他們就很難擁有自己的實力而不得不依附於項羽。即使這樣,項羽還是將關中一分為三。可見項羽對秦國還是十分恐懼的。

從項羽給自己的封號“西楚霸王”就能看出項羽想要建立的是春秋時期齊桓晉文式的霸業,而不是秦始皇統一天下式的帝業。所以對於劉邦,項羽沒有必要置之死地。留著劉邦能構建起秦地的平衡格局,而且劉邦也是滅秦的有功之臣,無故殺之,難以服眾。況且劉邦在眾諸侯中實力也是比較強的,要消滅他也是要損耗自身實力的,萬一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不是得不償失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