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快乐老头的“IT教父”柳传志,开始玩农业了?

每年的6-7月,是蓝莓成熟的季节。尽管蓝莓有着营养的丰富和诱人的果肉,但由于存放时间短、难保存等诸多掣肘,导致消费人群很窄。从采摘到抵达用户的舌尖,还能保持极鲜的口感,对于商家而言是极大的考验。然而“佳沃蓝莓”做到了,并且只用了48小时。

作为蓝莓市场的佼佼者,“佳沃蓝莓”至今已走过了6年,而它背后的柳传志,算是涉足做农业的最早跨界大佬之一。

早在2010年秋季,联想控股董事长柳传志就宣布进军农业,涉足现代农业投资领域,并聚焦于水果、茶叶等细分领域。2010年7月联想正式成立农业投资事业部,2012年8月9日,佳沃集团正式成立,佳沃集团从事具体业务运营,并在之后密集推出了蓝莓、猕猴桃等攻坚的农产品。

在柳传志的带领下,联想控股出资数十亿元打造水果产业链,除了既有的四川、陕西、河南、智利等基地,还在全球寻找更多种植园。

在被问及万一农业项目做不成功,是否担心“毁了一世英名”时,柳传志斩钉截铁地回答:“我豁出去了。”

众所周知,农业是一个投资大、回报慢的行业。想要依靠农业一夜暴富,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在IT起家的柳传志看来,做农业其实与做工业是一样的道理:有好的企业文化,一直保持认真的态度,不急于求成。

“10亿,20亿咱们投得起,不着急挣钱,一步步稳着做。”柳传志经常这样告诫团队。农业的投资周期长,赚不了快钱,也没有暴利可图,只能靠技术、管理和品牌,才能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此外,相比其他产业,农业有着更长的投资周期,一般在10年左右,前三到五年可以说是纯粹的投入期。

尽管如此,柳传志依然有他的坚持:食品安全,产业报国。在他看来,农产品安全问题一直是每个人最关心的问题,在当下也成为全民“痛点”,联想进军农业领域,希望能够在农业行业里凭着自己的诚信,凭着努力,扮演“良币”的角色,通过工业化思维做农业,驱逐这个领域中的“劣币”,带动更多的企业保证食品安全。

为了对产品的安全和品质把控,联想佳沃做了不少努力。首先是打造了一条从种植、品种、冷链、运输到管理完备的水果产业链;其次,最特别之处在于让每一颗蓝莓都拥有了“身份认证”,只要用装有二维码软件的手机对准“佳沃”蓝莓的包装盒一照,大屏幕上随即显示出蓝莓的生命全周期信息记录:从从播种时间到采摘日期,生产基地到成品检测,甚至是产品负责人,全部一清二楚。

目前,佳沃集团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蓝莓全产业链企业和最大的猕猴桃种植企业。同时,还与智利领先的水果企业Subsole公司,以及澳洲领先的果蔬公司Perfection Fresh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从而初步完成了跨越南北半球的全球化业务布局。

娇嫩、不易保存,甚至在采摘时都要格外讲求技巧的蓝莓,不仅考验着消费者体验,更是在挑战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从IT行业跨入农业的柳传志,态度从未改变:不急于求回报,要放长做。因为只有深耕,才有收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