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庆余年》随想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一曲红楼《留余庆》,留下了“庆余年”这个名字。

或许是时光匆匆,岁月的痕迹磨灭了童年的好奇,也或许是审美的方式定格在了童年的记忆里,今时今昔很难有电视剧像小时候一般能让我追逐不停,有时回顾老片,也是叹一番经典难寻。

闲暇中,百无聊奈,刷刷头条,总是看到庆余年这个名字,庆余年我知道是猫腻写的小说,却不知拍成了电视剧,成为了热榜。

由《庆余年》随想

挺喜欢看猫腻的小说,不过这部我却没看过,倒不是情节如何,因为根本没有开始。第一次看猫腻的小说,是将夜,感觉很不错,由书及人,然后搜了搜他的其他作品,此时的庆余年已经完本,于是看了看百科,顿时没了看下去的欲望。

主人公流连花丛,妻妾成群,这是我对这部小说不好的观感。或许人性本是如此,不过书籍传承于世,总得去掉一些糟粕。一生一世一双人,爱情是个美丽的词语,不该沾上污点。电视剧就把这点改编了,至少第一季是吧,不管什么原因,总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由《庆余年》随想

然而,不知道小说如何,电视剧似乎并没有体现出开头的主题,劝人生,济困扶穷。从呱呱坠地到成长为一代名臣,印象中该是少年奋发搏斗,铲奸除恶的故事。情节一转,正像网友调侃般一样,却更似一个孩子多个爹的“传奇”。

作为一个穿越者,开头都说道只想平平淡淡再生活一世,不过个人看到的却是无缘无故的自信。对皇子不敬,见皇帝不跪,历历事情,这在哪朝哪代能够得到善终?似乎从一开始,我们的主人公就知道后面有人帮他。

主角之所以为主角,是因为他在影片中占据着主体地位,承载着整部影片的主体思想。不过这部电视剧除了主人公因为盲目自信而特立独行外,并没有看到其他的厉害之处,一应事务都是他的后台们帮他解决的。

由《庆余年》随想

正是看人挑担不吃力,自己挑担压千斤,我写不出这样的小说,也改编不出这样的热剧,凡事种种,都只是作为一个键盘侠吐槽吐槽罢了,当然也诚挚地希望中国的电视剧能够越拍越好,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欢乐。

看着电视剧,有时也想,如果自己带着这一世的记忆穿越过去会如何呢?会不会叱咤风云,青史留名?仔细思索,结果更可能是结局惨淡,悲剧收场。没有政治眼光,不可能在朝堂指点江山;没有军事能力,不可能带领千军万马,纵横天下;即使自己的可怜的现代技能,在古代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所以还是好好活在当下最好,拾掇拾掇自己的美梦,别让美梦打扰了现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