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筆下的三種江湖

金庸筆下的三種江湖

公號ID:lahen0923


一)江湖是什麼

江湖二字,分開來說,就是江和湖,泛指三江五湖,最早出現在史記裡,寫范蠡乘扁舟浮於江湖。

中國古代是農耕社會,水路是最主要的交通渠道,外出的人員通過這些水路流動,發生了很多的故事,於是形成了江湖。

後來,這個詞語就演變成一個文化符號,代表一種與廟堂朝廷對立的世界,一種鬆散和自由的底層社會。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金庸的小說一共十五部,從第一部《書劍恩仇錄》,到後來的《射鵰英雄傳》,再到最後一部《鹿鼎記》,江湖性質也在發生不同的變化。

我們把金庸筆下的江湖,分為古典江湖、自由江湖和政治江湖。

二)古典江湖

古典江湖的核心價值是道義。俠之小者,助人為樂。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古典江湖的俠客,被稱為儒家之俠。

講的是捨生取義、一往無前,為的是胸中的一口浩然之氣,可以被殺死,但絕不被打敗。

這類俠客註定是要被毀滅的,唯其毀滅,方顯偉大。

代表人物是喬峰、郭靖、陳近南,這三位的結局都是死亡。有句話叫做,英雄到此,不得不死。

#喬峰#

《天龍八部》是一部徹頭徹尾的悲劇,所謂無人不苦,無情不孽。

杏子林事變之前,喬峰是史上最出色丐幫幫主之一。每天的任務就是率領丐幫弟子刺探軍情,擊殺遼人,保護大宋,以天下蒼生為己任。

突然有一天得知,自己其實是個契丹人,先前所做的一切都變成一場笑話。

忙碌了半生,變成一場空。

他努力周旋在宋遼兩國之間,但宋遼不兩立,喬峰陷入兩難的局面,做南院大王,便得伐宋,做丐幫幫主,便得抗遼。

怎麼選擇,都沒有出路。退隱江湖,也不可以的,儒家的俠從來沒有半途而退的。

雁門關外喬峰挾持了遼國皇帝耶律洪基,逼迫他退兵,終生不進攻宋朝,為天下做了最後一次努力。

代價就是背叛了皇帝,也是自己的結義兄弟,成為契丹的大罪人,既不忠,又不義,在加上阿朱也死了,活著這個世界上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

自盡便成為最好的歸宿了。

#郭靖#

倚天屠龍記裡有交代,襄陽城破,郭靖力戰而死,以身殉國。

楊過曾經問過他,郭伯伯,襄陽是否守得住?

郭靖指著遠處一片蒼翠的樹木說,襄陽曾住過一位了不起的人物,蜀國的丞相諸葛亮,他說過一句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我與你郭伯母談論襄陽守得住、守不住,談到後來,也總只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八個字。

郭黃二人已經看清楚天下的大勢,蒙古人只怕是擋不住的,這片孤城能守多久便是多久,總是終究一死。

那郭靖為什麼要死守襄陽呢?

郭靖在一次和忽必烈的對話裡說的很清楚。

忽必烈問他,南宋朝廷已經昏庸無比,你為什麼要為這個腐敗的朝廷作無謂的犧牲呢?

郭靖回答說,我怎麼能為昏君奸臣所用?只是痛恨你們蒙古人殘暴,侵我疆土,殺我同胞,郭某滿腔熱血,是為我神州千萬老百姓而灑。

為國為民,是一個完美的儒家大俠。

郭靖此舉已脫離了武俠人物的範疇,上升到中華文化裡可貴的氣節。

君子捨生而取義,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明知必死無疑,依然慷然而行。

#陳近南#

陳近南是最後一個古典英雄,疲倦深沉,心力交瘁。

陳近南在江湖上的名頭很大,平生不見陳近南,就稱英雄也枉然,但總是無法掩飾心裡的鬱悶。

韋小寶每次看到他,都覺得他又老了一些,兩鬢斑白,神色憔悴。

他心裡是很苦的,日子一天天的過去,百姓對前朝漸漸淡忘,康熙小皇帝施政又很妥善,興復大業越來越渺茫,已成為不可能完成的使命。陳近南再怎麼苦苦堅持,也不可能阻止時代的步伐。

怎麼辦,唯有一死。

最後死在鄭克爽劍下,勝過苟活於世,勝過死於清廷之手,多了一層悲壯與弔詭。

為鄭家奔走大半生,最終如同棄子一樣被抹掉。

陳近南的慘死,昭示著俠義已是不歸路,代表著古典江湖的徹底消亡。

三)自由江湖

自由江湖的準則,便不是道義了,而是武功。

不問出身,不問信仰,不問門派,只看武功,一個處於完全競爭狀態的江湖。

江湖上碰見了,掏出劍或刀,誰贏了誰厲害。嶽不群贏了左冷禪,便是正大光明的五嶽劍派掌門。

這時的江湖是達爾文主義江湖,優勝劣汰,能者生存,武功是江湖叢林裡的唯一法則。

這樣的江湖是最痛快最奔放的,有著自由的人,和自由的武功。江湖上最高的地位,屬於擁有最厲害武功的人。

自由江湖裡的令狐沖、張無忌,骨子是隱士,極易與生活和解,少了許多價值觀的牽絆,能行則行,不行便揮揮衣袖離去。

#令狐沖#

令狐沖其實是個沒什麼大追求的人,不要揚名立萬,更不想一統江湖,他內心希望的是時光如初。

在華山門中逍遙快樂,和小師妹朝夕相見,師父謙謙君子,仍是他心中的偶像,師母慈愛有加,視他如己出,眾師兄弟親密和睦。

令狐沖喜歡自由,風清揚老爺子教他劍法時說,什麼武林規矩,江湖道義,統統都是狗屁。令狐沖聽了大為受用,如飲美酒一樣暢快,他從內心裡是不接受江湖中的規則約束。

令狐沖骨子裡是高貴的,恐嚇和誘惑絲毫不能動搖他,他若是不願意做的事情,師父師孃五嶽盟主,天王老子也勉強不了。任我行各種辦法要求他入日月教,他說不去就是不去。

令狐沖是一個道家的俠,他的灑脫渾然天成,他不追求名利地位,不求高風亮節,坦坦蕩蕩,情之所至,順乎其心。

四)政治江湖

政治江湖的第一個代表人物是楊蓮亭。

楊蓮亭是誰?他是東方不敗的男寵,當東方不敗忙著在花園裡繡花時,楊蓮亭是事實上的日月神教教主。

他是一個被嚴重低估的角色。

任盈盈談起他來,一臉的鄙夷,說他武功極低,無辦事才幹。

但實際上,楊蓮亭將日月神教打理的老生興旺,利用教主的授權,將一眾長老管理地服服帖帖。

在任盈盈看來,一個人的能力高低僅取決於他的武功,而她忽略掉一種可能性,一個人的能力其實來自於他能調動的資源。

更大號的楊蓮亭便是韋小寶了。

韋爵爺沒有背景、沒有信仰、沒有武功,他手眼通天,他對現實裡的各種機會以及算計看得通透,鹿鼎記是一本反武俠的小說,這裡的江湖已不再是英雄出沒的地方,而是政治角力、陰雲密佈的戰場。

韋小寶的出現,昭示著能夠控制江湖秩序的不再是武功卓越、俠義無匹的大俠,而是能夠協調資源、建立秩序、遊走在各種複雜關係之間的政治人物。

武俠再也沒有喬峰少室山下燕雲十八騎來去如飛的氣壯山河,再也沒有張無忌光明頂橫空出世單挑六大門派的力挽狂瀾,再也沒有令狐沖一劍挑瞎八大高手的寫意瀟灑。

只剩下算計、權衡和陰謀。

五)科技殺死江湖

喬峰曾經在萬軍叢中進退自如,抓住敵方的首領,生生挽回了敗局,喬峰將人類身體的極限發揮到最大程度。

過了約600年,韋小寶奉命去攻打神龍島,用紅衣大炮輕鬆地擊敗了滿是高手的神龍教。

人類不斷點亮的科技樹,已經使個人技擊能力大大降低了實用價值。

當喬峰的降龍十八掌,敵不過韋小寶的火槍時,江湖頓時失去了顏色。

武功再高,敵不過冒火的機關槍,科技是壓倒江湖俠客們的最後一根稻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