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羊食子”,是乐羊残酷,还是吃瓜群众无情

魏文侯手下的名将乐羊,消灭了中山国。然而“乐羊食子”的故事却让这位名将备受争议。回顾历史,我们看看乐羊真的很残酷吗?

乐羊本是大臣翟璜的门客。公元前408年,中山国国君姬窟发兵进攻魏国,来势汹汹。插播一下,这个中山国当时被称为战国第八雄,很有一定的实力。魏文侯赶紧召集群臣商议退敌之策。谋士翟璜说,我的门客乐羊很有军事才能,可以领兵作战。但是,让乐羊领兵,有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那就是乐羊的儿子乐舒当了中山国的将领,这个乐舒也是蛮厉害的,曾经杀死了翟璜的儿子翟靖。所以翟璜推荐乐羊领兵的目的也是有争议的,不过,乐羊的确有能力。魏文侯的度量那是没的说,他信任翟璜,让乐羊担任大将率军讨伐中山国。好了,国难当头,伯乐推荐,国君任命,乐羊怎么办?只有披挂上场对吧。乐羊率军打中山没有问题吧?

乐羊刚刚出兵的时候,敌军势头正猛,于是乐羊采用了缓兵之计,寻找胜敌的机会。这时候,朝中举报信就一封一封地递到魏文侯的办公桌上,有人说他的贪生怕死、贻误军机,有人说他跟儿子串通,有意反叛。这种情况好眼熟是吧,但结果不同,魏文侯没有发十二道金牌撤换乐羊。后来,乐羊找到机会大举进攻。中山国君一看情况不妙,这个乐羊不好对付,于是把他的儿子乐舒抓起来,威胁乐羊:如果你不推兵,我就杀了你儿子。这个时候,乐羊怎么办?退兵?当然不行,对吧?乐羊继续进攻。中山国君真的就把乐舒给烹杀了,然后命人送一碗汤给乐羊。以为这下乐羊肯定崩溃了,不料乐羊当着使者的面将肉汤一饮而尽。随后,全面进攻,大破敌军,而且乘胜追击,用了三年的时间彻底灭了中山国。

“乐羊食子”,是乐羊残酷,还是吃瓜群众无情

这时候,说乐羊贪生怕死、贻误军机的没有了,说乐羊跟儿子串通、有意反叛的也没有了。但是总要说点什么吧?大臣睹师赞说,连儿子的肉都吃,太残酷了!后世也有许多人说乐羊太过冷血、太残酷。这就是吃瓜群众,他们永远都是正确的。问题是,你起了什么作用呢?如果换做是你,你又该怎么办呢?痛哭?崩溃?撂摊子?可惜的是,吃瓜群众不会思考这样的问题,因为他们不会担责任,所以根本不会面临这种撕心裂肺的选择。不做事,永远正确。

其实,这个故事中,的确有人很残酷、很流氓!谁呢?中山国君姬窟。乐舒是中山国的大将,把自己的将士烹杀了,煮成汤,送给乐羊喝。而对于乐羊,儿子已经死了,能够怎么办呢?伤心是肯定会的,但他面临残酷的选择:屈服还是隐忍。将肉汤饮下,一方面是隐忍之举,更重要的是表示了克敌制胜、绝不屈服的决心,对稳定军心,鼓舞士气,而让敌方死心,应该是有好处的。但吃瓜群众不可能设身处地,他们只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指责母鸡的蛋不圆就行了。这样说来,残酷冷血的不是乐羊,是中山国君,还有吃瓜群众!

后来,乐羊攻克中山得胜回国,向魏文侯汇报战况。魏文侯命人把群臣告状的奏折拿上来,发现整整有两大箱。吃瓜群众的数量与耐心让人佩服!乐羊大惊失色,叩拜文侯说:“中山之举,非臣之力,君之功也。”

攻取中山,的确由于魏文侯的宽容大度,但主要的功劳还是乐羊的,而且还包含了乐羊撕心裂肺的选择。“乐羊食子”,不是因为乐羊残酷,倒是吃瓜群众的无情一览无余。您怎么看呢?

“乐羊食子”,是乐羊残酷,还是吃瓜群众无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