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不是科学,也不是迷信,它是一种文化

提起周易,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关于周易,历来也都存在着诸多争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也是争论得最厉害、最激烈的,自然就是“科学”与“迷信”之争了。

周易不是科学,也不是迷信,它是一种文化


​那么,周易究竟是科学的,还是迷信的?这个问题恐怕很难做出确切的回答,于是,这也就有了一种比较“中庸”的观点,就是说在周易之中,既有科学的东西,也有迷信的成分。这样的说法显然是谁也不得罪,而且看上去还很有“辩证性”,事实上,这样的说法,也是在当下最为流行,也最被人们所接受的说法了。

其实,与其去争论“科学”与否,“迷信”与否,倒不如换一个思路,比如,我们不妨就可以这么说,周易不是科学,也不是迷信,它是一种文化。

周易不是科学,也不是迷信,它是一种文化

关于“文化”一词,辞书上有过解释,即,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这样的解释显然太过抽象,我们也产生不了什么感觉,所以,我们不妨再把这样的解释“润色”或者“调整”一下,于是,“文化”就变成了“一种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能够影响到我们的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各个方面的东西。”

周易不是科学,也不是迷信,它是一种文化

那么,周易是不是起到了这些作用呢?答案是肯定的,但凡翻开一本有关周易的书,里面都会有这样的介绍,说我们如今的衣、食、住、行、音乐、舞蹈、书法、围棋、建筑、武术、中医、礼仪等等几乎各个方面,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易经思想的影响。真的会有这么多的领域都和易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吗?这样说难道不显得有些太夸张了吗?其实,这并不是夸张,易经的思维早已渗透在了我们中国人的内心深处。

周易不是科学,也不是迷信,它是一种文化

不光如此,易经凝聚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智慧,它是群经之首,是我们中华文化的总源头。我们知道,一副“八卦图”,就是易经的符号,而且,你没有发现吗,易经的这个“八卦图”的符号,也早已成为了中华文化的象征性符号了。放眼世界,哪怕是全宇宙,只要有易经符号的地方,就一定留下过中国人的足迹,这是完全不用去怀疑的。

周易不是科学,也不是迷信,它是一种文化

总之,易经不只是一本书,它也用不着被定性为“科学”,或者“迷信”,它根本就无需去披上任何形式的“外衣”,易经不需要外衣,不需要修饰,因为,它就是一种文化,一种早已经在我们内心深处生根发芽的中国文化!

欢迎关注文化新篇,谢谢你这么漂亮还来关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