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共享服务——未来的趋势,你了解多少?

财务共享服务——未来的趋势,你了解多少?


财务资源整合后台系统的问题

如何通过以财务为主线的资源配置整合,逐步通过财务去构建一个大后台系统。

华为的任正非曾经说过“我们前方的作战部队只有不到1/3的时间用于搜索目标和将机会转化为成果上,而大部分时间都是用于频繁和后方沟通上。”也就是说前方在打仗,但后方的补给上不去,这也就是为什么需要解决后台的问题。

那后台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呢?

第一个问题效率要提升,第二个问题成本要降低。新建一套业务就需要配置会计和出纳、人力资源、采购等各种后勤支持。如果你的业务越多,那么配置的后勤支持就越多,这是一种分散的财务核算模式,这种分散的财务核算体系带来了会计标准的不同,会计信息的阻隔现象严重,而且分公司当地的负责人有造假的动机。会计信息不真实、会计信息不准确、会计标准不统一,另外还有会计服务的满意度差。

这时我们必须要站在集团管控的高度上来看待一个组织的管控问题,我们必须把低层面的流程再造提高一个维度,提高成管控体系。而管理控制体系核心要解决的问题是集权和分权。需要分清楚什么问题要集中、什么问题要分权,这又回到了我们原先管理上最大的问题“一管就死一放就乱”,过去分散提高效率提高积极性,结果发现乱了;现在通过集中管理又会发现灵活性差了,没有积极性了。所以我们必须站在集团管控的高度上来分清楚什么问题必须集,什么问题可以分。要实现“集中的更集中,分散的更分散”这样一个结果。

财务共享服务——未来的趋势,你了解多少?


那么财务资源整合系统到财务共享服务需要什么样的思维呢?

数据思维

那么什么需要“集中的更集中,分散的更分散”呢?低附加值价值的劳动需要集中,而高附加值劳动,需要脑力劳动或高技术含量的工作实现分散,因为分散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决策,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帮助组织创造价值。集中上来的低附加值劳动,目的是为了给决策的管理层提供信息,而信息是由数据生成,所以集中上来的低附加值劳动工作首先需要实现数据化,不仅实现核算数据,而且还要通过核算连接业务数据,通过业财融合收集到业务数据。比如医院的收费部门直接联系的是患者,也就是医生的客户,所以收费部门收集的数据不仅是药品检查费用,而且还有患者的病种,因为未来医疗的趋势不仅是治疗还有预防和大健康管理。财务人员需要有一种数据意识,不仅需要收集报销数据,还要通过报销收集业务数据,让这些数据采集到一个平台,更好地为决策服务。比如超市的收银员直接面对的商品的数据和客户的数据,如果能把商品之间的关联性利用数据分析出来,把有关联的商品放在一起,可以极大提高销售量,这就是应用大数据带来的作用,前提是财务必须要转变观念,需要有数据思维,学会收集和利用业务数据。

财务共享服务——未来的趋势,你了解多少?


智能化思维

比如报销、发票核对、档案归档,税务数据这些基础工作让机器人去干,把人工解放从前端数据收集解放出来,转移到后端数据分析中去 ,BI系统由此产生,前端采集数据、后端数据分析、中端智能化,我们无形中把过去集中数据的工作分成前台数据采集、中台智能化算法和后台数据分析

BI是数据展示系统,我们还需要有一套决策系统。决策系统需要两个因素,数据和管理会计工具,我们为什么学了管理会计觉得无用武之地,是因为有了工具但是没有相应的数据,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决策系统是为管理者服务的,管理者的偏好决定了决策系统的走向。

为什么上面来巡视检查,最忙的是财务,要求整改的都是财务,因为所有业务上的问题到最后都由财务来反映。

所以为什么阿里巴巴的战略观都是以财务为主,因为阿里巴巴的CEO是财务出身更是搞审计的四大出身。

这只是帮助单位管理的会计系统,还有一套系统是帮助单位增值的资金系统,资金背后是金融体系,金融体系要求单位加强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保证风险点的防范,提供投融资服务,这才是未来财务人员的真正走向,运作资金才是CEO要干的事情。阿里巴巴为什么挣钱?是因为马云把过去传统挣钱的线下变成了线上,线上搭乘互联网,互联网搭乘金融,最后变成蚂蚁金服。然后阿里巴巴还有一套强大的价值链条,从注册购买到支付发货,阿里巴巴把价值链条向前向后延伸,

这就是数字经济给我们形成的平台思维、共生思维和链接思维。

链接思维

这些现象给我们带来的启示,财务其实是提供和搭建一个平台,随着发展,组织和会计都在发生变化,无论业务有多分散,要求服务于业务的组织灵活性必须加强,提供服务业务的财务应该灵活,集中是为了解决资金的集中收付,核算是为了解决会计信息数据生成的效率提升。服务于业务单元的会计组织需要实现灵活性,在这个环节上未来可能会引入曲块链技术。我们看到的海尔率先搞了人单合一模式,马云搞了平台和平台合作模式,再这样经济环境下的经济行为不再是竞争,而是同一生命共同体,粉丝可以交换,价值链裂变为价值网络。

财务共享服务平台并不适合于每一个单位或企业,但财务共享服务的思想却能为大家所使用。

财务共享服务——未来的趋势,你了解多少?


财务共享

财务共享服务适用于同质化的业务单元,比如所有的医院、所有的高校、所有的品牌酒店等同质化的业务。但如果是以供应链条为盈利模式的企业,比如中粮集团把田间地头的农产品送到各家各户的餐桌上,它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虽不是同质化的业务,但可以把报销、票据、人力资源、采购等业务进行共享。共享平台还可以和其他平台进行链接,形成共生,报销可以和携程网等旅游出行平台链接,采购可以和京东网等大型购物平台链接,财务和这些平台进行结算,业务部门报销前后的手续就被简化,财务跑到了业务前端取得发票,提高了财务的服务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把控制变成了服务,通过服务实现管控。

  • 财务共享服务的实质是什么?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背后可以实现控制,这就是为什么集中可以透明,而透明可以加强管控

。一个单位在财务共享服务的基础上,就可以建立数据化,有了数据就可以做BI分析,如果有了前端的业务数据,甚至还可以做业务的分析。因为共享服务中心的财务属于大量集中的重复性劳动,因此这些劳动可以让机器人去干,这种现象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利用了技术不断改进提高效率,录入和审核财务机器人属于弱智能化,而真正意义上的人工AI是后台的分析和预警。

有了共享服务的基础才有了数据化,而没有做集中,没有做控制,没有做流程再造和业财打通,财务永远是孤立的部门,也无法为单位创造价值。因为行政事业单位对资金没有像企业那样的强烈需求,因此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更加没有与业务融合的意愿,这样的情况下财务只是一个记录核算的部门,简单重复的劳动让会计没有什么专业性可言,于是就有了现在社会上的“因为体制害你离开”“害你不具备离开体制的能力”,会计岗位变成了傻子都能干的事,财务岗位也变成了为各种关系和熟人安排工作的岗位,财务人员的素质也会因此有所降低。有趣的是连大型会计师事务所都不乐意去接行政事业单位的活,因为这种体量小个性化强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的特点会让大型事务所效率低下。

而我们这次的政府制度会计改革无疑提高了整个政府信息的透明度,但是也无疑增加了整个预算单位的成本。因为现在大家都在忙一件事,费掉以前的记账系统,重新建立一套新的适应政府会计制度的记账系统,但其实你建立的也只是一套单独的、封闭的、会计电算化系统,你依然没有和业务对接。只有建立同质化服务的行政服务的共享服务中心,统一的政府会计制度才会显示它的作用。

为什么非洲的金融信息化程度高?因为非洲以前太落后了,在发展的过程中一步到位就上了手机银行,而省去了实体银行的中间环节。

现在国家提出的减税降费是一个契机,通过金税三期工程,通过会计的集中和共享,可以提升整个政府的职能效率,任何地区的政府财政如果没有效率的提升,那这个地区的经济也就发展不起来。

  • 以前的会计集中和现在的财务共享有什么区别?

过去是集中了会计而财务共享服务集中的是流程,当地留有会计,这是最大的区别。而以前的会计集中核算后,当地没有会计岗位,结果进一步制造了业财分离,直接面对的会计法律责任是由分离后的主体承担,直接用账上的数字来做管理会计工作。

集中的更集中分散的更分散带来的会计架构的变化是,菱形的组织架构,两头尖中间大,业财融合的会计必须要多,而不是低端的重复性劳动会计,他们将被信息化数据化智能化所替代,或者这一块低端会计劳动被外包服务。

在我们现在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岗位上,税务筹划和财务管理的专业几乎用到的很少,因为财务管理的背后是金融工程,财务管理是金融知识基础的铺垫,因为行政事业单位对资金的需求不强烈,因此财务管理成为一个并不重要的专业和职能部门。

  • 财务共享中心的趋势

但凡一个集团提出加强集团管控,提高核算效率,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必然会做两件事情,第一是核算集中第二是资金集中,核算集中产生了财务共享,资金集中产生了财务公司,财务公司未来的发展是司库,财务共享中心未来的发展是数据中心和智能化中心,这是未来的趋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