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鸿宇:在故乡的草原上盖一座属于自己的房子

文|老布 图|受访者提供

在内蒙古额尔古纳河以东的茫茫草原上,孑然伫立着一座孤独的黑色方舟,犹如大海里的灯塔。那是个遥远而宁静的所在,最近的“邻居”也在两公里外;仅一河之隔的对岸,是俄罗斯的异域风光。

它“必须生长在自然场域里”、“通体黑色的立方体”、“7.7*7.7”、“一个人独处”……建造者陈鸿宇对这座“理想方舟”所抱有的纯粹、质朴、或有些许古怪的执念,亦是“众方纪”个性的体现。

陈鸿宇:在故乡的草原上盖一座属于自己的房子

故乡的房子

很多人认识陈鸿宇,是通过《理想三旬》这首歌。2015年,陈鸿宇创办了音乐厂牌“众乐纪”,他和唐映枫成为搭档,共同打造了《理想三旬》,极具辨识度的低沉嗓音闯入了无数人的耳膜。此时,他已经北漂5年。

在即将迈入北漂10年之际,陈鸿宇迎来了自己的“三旬”之年。没有刻意为之,但所有重要的时刻却都在这一年水到渠成。他发行了自己的第四张创作专辑,名字就取“三旬”;他第一次在工人体育馆举办个人演唱会,定格人生另一个高光时刻;他还在家乡额尔古纳建造了一座独特的房子“众方纪”,存放了自学生时代起就萌生的梦想。

早在去年5月,陈鸿宇就说过,巡演完后要回老家盖房子。但直到9月他才施施然回到额尔古纳,准备起“众方纪”的收尾工作。

陈鸿宇:在故乡的草原上盖一座属于自己的房子

额尔古纳在蒙语里的意思是“奉献”。这里的夏天满天繁星,牛羊成群;冬天白雪皑皑,空气里弥漫着烤肉的香味。陈鸿宇在这里生活了15年,后来便一直在外面求学。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的歌里不止有理想,还有关于他爱的故乡,以及故乡的一切。

在新歌《梦乡》中有句歌词,“童年光景有无,时光可别贪图,梦醒怎去寻味,梦中趣处”,似乎就是他内心寻梦的真实写照。故乡大概是他灵魂深处明亮而安宁的火焰,在他三旬而立的年月里,发着风吹书页的嚓嚓声响。

陈鸿宇:在故乡的草原上盖一座属于自己的房子

回到家乡,回到草原,陈鸿宇褪去了明星的光环,欢乐得像个孩子。在这里,他可以继续童年的幻想。

2000年,11岁的陈鸿宇被《鲁滨逊漂流记》里的“孤独力”所着迷,它赋予了个体可能性,去实现自我超越和延展自身的意识。自那一刻,便萌生了一个梦想:在故乡草原上盖一座属于自己的房子。

房子可大可小,但是一定要离自然更近一点,养养动物种种花种种树,每年闲下来的时候便回去住一段时间,有远道而来的客人也可以在这里小憩一会儿,在山林原野处再回味这里的春夏秋冬。

陈鸿宇:在故乡的草原上盖一座属于自己的房子

孤独的礼物

但是当陈鸿宇真正开始建造这栋房子时,一切朝着相反的方向进行着。

从2017年起,这里的草原上便开始建一栋奇怪的建筑。一座边长7.7米的纯黑色“盒子”孤独地长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上,没有小动物,没有花花草草,方圆两公里之内没有人烟,唯有日月和风雨相伴。

陈鸿宇把它称作“孤独的礼物”。“‘众方纪’的存在是为了讨论‘关系’,与他人,与万物,与自己,但却是以孤独的方式。众,人;方,空间;纪,时间。在同一时空下,只有‘众方纪’和你。但在不同时间里,⼜将与他人的轨迹相互交汇,这将由众方纪和你一同完成。”

陈鸿宇:在故乡的草原上盖一座属于自己的房子

众方纪由建筑主体“母星”和一座“卫星”构成。母星是一栋边长7.7米的黑色立方体建筑,是陈鸿宇个人生活的一个创作居所,在居所空闲时,也将作为“众方纪”驻留计划的创作空间,开展系列交流活动。同时,从母星中将会流浪出一颗2.7米的卫星。它游牧各处、沉淀各处、感知各处。与更多土地交汇,与更多的人相遇。

在这个黑色方形空间,里面去除了所有人类赖以获取信息的工具:网络、手机、书籍甚至是钟表,但给予了居住者进行输出的载体,纸、笔、钢琴、吉他……众方纪每次只能容纳一人独居,每个来到这里的“孤独家”都将直面自己的内心。

陈鸿宇:在故乡的草原上盖一座属于自己的房子

自设计到施工,众方纪用了两年多的时间最终完成,陈鸿宇总在演出间隙飞回家乡,搬搬砖,监监工。2019年9月,这座建筑终于完工。尽管有着清晰的建造思路,但陈鸿宇并不知道这个空间终将把他带向何处。在为期三天的体验里,从无聊、烦躁、几近奔溃,到静下心来享受这份孤独,众方纪给自己带来的感受超出陈鸿宇原来的设想,他似乎看到建筑像具有生命力般的张力。

陈鸿宇说,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在无间歇、无极限运转的 24/7 式世界里,难得的独处是珍贵的礼物,是给灵魂的假期,有着无可替代的价值。

众方纪试图构想一座都市人可以抽身城市藩篱、享受片刻自我的精神方舟,为现代生活延展多一种的思维和可能性。

作为众方纪的主人,也是第一位独处者,陈鸿宇留下了一个字条,上面写着:在这儿的每个第一念头,都是宝贝。

陈鸿宇:在故乡的草原上盖一座属于自己的房子

金色的梦想

2019年11月,陈鸿宇第一次在北京工人体育馆举办个人演唱会。他将众方纪搬上了舞台,在舞台上,在这一方天地,他将故事框进来,将歌声唱出去。

对于华语音乐人而言,北京工体是个颇具标杆意义的演出地标。对于陈鸿宇来说,这更像是一次梦想实现的过程。

2015年9月的一天,陈鸿宇和好友马雨阳在路过工体时被两位粉丝认了出来。彼时,首张专辑《浓烟下的诗歌电台》还未正式发布,但他已凭借音乐作品小有名气,“以后我也要来开一场,”当天他写下了这么一则微博,像是人生的一处伏笔。

陈鸿宇:在故乡的草原上盖一座属于自己的房子

在陈鸿宇的歌中,《金黄色》与其以往的风格不太一样,但听过的人,都忘不了。这首歌讲了城市与人的关系,很多人怀抱金黄色的梦涌进城市,而在他们的一生里,这个城市可能都不属于他们。

“那个时候的我也做着梦,这个梦看起来是那么美好、自由,但是遥不可及。我就在城市的庞大的身体里,但却又离它很远,那种亲密的距离感让人特别矛盾。”陈鸿宇说。

或许如今的我们也在做着金黄色的梦,也许就快要坚持不下去,谁都想美梦成真,但就如陈鸿宇所言:“成长是一段孤独的旅程,我们都是一只刺猬,向着心中的理想努力吧,如果你真的想去做一件事,你终会用自己的方式将它实现。”

陈鸿宇:在故乡的草原上盖一座属于自己的房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