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善任的张居正,却为何弃之不用清正廉明的海瑞

张居正是明朝万历年间的改革家,不管是“一条鞭法”还是“”万历新政“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能够名垂青史除了自身的能力,跟他用人的方式也有关系。

但世人却对他终生不重用海瑞产生了疑惑,毕竟海瑞在那个时代口碑不错,颇受百姓爱戴,本着不拘一格注重才能用人的张居正却因何封杀他?


知人善任的张居正,却为何弃之不用清正廉明的海瑞


张居正用人讲究实用不图虚名

张居正用人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注重那种稳重踏实的人选,不需要这个人有多大的名声,多高的名望,只要能踏踏实实办事就能被重用,说这一点并不是说海瑞做事情不踏实,而是当时的海瑞在官场算是一股清流,道德高尚不与人同流合污,在老百姓的心里将他奉为清正廉明的象征,而他也以非常严苛的道德操守要求自己,在明朝正好是理学盛行时期,这样的固化模式并不利于官员成长,反而会成为一种束缚,比如同样一件事情,可能在海瑞手里去办的话会循规蹈矩,严格按照既定模式发展,但对张居正来说,要变法实行新政,需要两种人,一种是能够踏实做事听从指挥的人,另一种是能够不拘一格推陈出新的人,很显然海瑞不满足这两点,虽然他确实是一个好官,但是更像一个道德楷模,太过理想化反而缺少了实用性。


知人善任的张居正,却为何弃之不用清正廉明的海瑞


海瑞的性格让张居正难以重用

在明朝的官场海瑞算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存在,他做官期间对那些地方上的贪官污吏和地方恶霸都不留情面整治,百姓称他为”海青天“,所以不管他调令到哪个地方,人们都会有所收敛,担心被他抓住把柄查办。但他又是一个理想化的人,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还认死理,但凡他认定的事情不会随意更改,比如他觉得百姓是弱者,地主是强者,如果出现矛盾,必定是向着弱者,所以这种固化的思考模式也会形成弊端,到后来他统辖的地方几乎没有有钱的富商或者是富裕的地主,自然税收就会减少,虽然说为百姓谋福利是应该做的,但是因为海瑞做事情太过一板一眼,所以最终让他在官场树立了不少劲敌,很多人都时不时的弹劾他,将他视为眼中钉,最后被罢免。当时张居正正在用人之际,有人推荐海瑞,毕竟有群众基础,而且又是一个正直的好人,但张居正却不这样认为,他觉得海瑞做官太过讲究原则,不懂得变通,是一个好人,但是不一定适合做官,如果重用他,把他放到一定的位置,最后依然按照自己的方式来,那对于改革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基于这样的缘由,海瑞终生没有被张居正重用。


知人善任的张居正,却为何弃之不用清正廉明的海瑞


整体来说,张居正不重用海瑞不是因为他没有才能,而是出于大局考虑,尽量能做到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发挥最大的优势为国家服务,至于海瑞则如张居正所说,好人未必能做好官,在职场中生存看重的除了能力和品格之外,还要能有超高的情商和随机应变的本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