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书法,应该先学行书,还是楷书?为什么?

教书笔记


最近有朋友问我,学书法的时候,应该是先学楷书,还是先学行书,为什么呢?

清代冯武在《书法正传》中很早就对这个问题做了非常精妙的论述:

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未有未能立而能行,未能行而能走者也。

楷书就好像一个人能站着,行书就好像一个人能走,草书就好像一个人能跑,不能站,就想跑、走,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初学书法先学楷书,这是必须的。

因此,大部分人在书法入门的时候,都是以楷书来入门的,这一点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以楷书来入门并不意味着你在入门的这一个阶段仅仅就学楷书就可以了,而是要兼顾其他书体的学习,这样的话才能够让你的书法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和锻炼。

北宋著名书法家苏轼在《论书》中认为:

凡世之所贵,必贵其难。真书难于飘扬,草书难于严重,大字难于结密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馀。

这里的“严重”,和我们今天说的“严重”不是一个意思,苏轼在这里指的是书法所呈现出来的“严肃厚重”的感觉。如果有人能在写行书、草书的时候,写出“严肃厚重”感觉来,那是非常不容易的,而如果有人能在写楷书的时候写出行草书的飘逸潇洒,那也是不容易的。

因此,我们如果想要达到这样的高境界,就要结合楷书、行书两者的长处,将他们内在各自的优势发挥出来。

我们从来没有见过一个书法家,他只会写行书而不写楷书;同时也没有一个书法家,他只写楷书不写行书的。如果真的有,那么只能说他是一个不合格的书法家。一个合格的书法家,必须是楷行草都擅长。

实际上,如果我们长期只写楷书的话,就会让我们的楷书书法陷入呆板的状态,一个人长期只学楷书,就好像一个人这一段时间只吃一种食物一样。

我们知道,为了维持人体机能的正常运转,我们每天都会要摄取大量的食物来满足我们自身机体的营养需要,而如果长期只摄入单一的食物,就会造成机体功能的下降,营养不良等诸多问题。我们学习书法也是这样,如果我们长期只学习一个书体,那么就会造成我们在书法艺术上的造诣越走越窄,因为你可提升的空间就只有那么大,随着你不断的把空间给填满,你提升的空间也会变的越来越小。

而我们对于行书的学习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帮助我们来纠正一下在楷书学习上的毛病和弊端,楷书和行书好像我们在饮食中的荤菜和素菜一样,必须搭配着来,才能够发挥他们各自的妙处。楷书的优点是比较的端庄秀雅,但是它的缺点是容易把它写成僵硬死板的状态,而行书的优点是灵活不呆板,但是他的缺点是如果没有楷书根基的话,就会显得非常的油滑浮躁,没有根基,不厚实,不扎实。

很多人在学习赵孟頫书法的时候,都会遇到这个问题。因为赵孟頫的楷书中,行书的成本比较多,而当一个书法爱好者没比较好的楷书基础,一上手就开始学赵孟頫楷书的时候,实际上就相当于在学习经过行书化了的楷书,那么他的这个楷书在书写的时候是非常吃力的,因为你找不到一个应该发力的点,所以你写出来的赵体书法就显得轻飘飘的,而且结体上也非常的难看,很多书法爱好者和书法前辈都建议初学者不要一开始学书法的时候就学赵孟頫,这其实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但是也有书法爱好者他们在学习欧体的时候,就会遇到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他们将欧体越写越呆滞,没有活力、生气。起源因就在于楷书是非常素雅端庄的,但是我们在书写的时候,容易陷入呆板的状态。尤其是欧体楷书,欧阳询在他的楷书书法中注入了很多法则,这些法则一旦违背,就不可避免的让整个字失去精神。当初学者一下子还不能够灵活的处理楷书中严谨的法度的时候,就会机械照搬,或者说死命遵从这些法则,从而造成比较僵硬死板的艺术造型。

而其解决的方法,就是将这两种书体结合在一起,也就是行书和楷书的学习结合在一起,这样的话两者相互交换,可以优势互补,弥补各自的不足。

正如明代书法家项穆在《书法雅言》中说的:

真以方正为体,圆奇为用;草以圆齐为体,方正为用。正能含奇,奇不失正。

这句话就是对我上述观点最好的诠释。

由此观之,我们在学习楷书的时候,最好一开始先学习楷书。一段时间之后,有了楷书基础,然后稍稍涉猎行书,最终达到楷书和行书并行的阶段。

看到这,可能很多人会问:

那我应该如何吸取他们各自的长处,来推动我书法的进步呢?

实际上书法的进步不是有我们主观意志决定的,而是要看你对书法书体的学习、了解程度。当你能够吸取、接受一个书体的精华,那么在你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会不自觉的运用这些技巧和法则,也就是他们各自长处的结合是一个潜移默化、慢慢进步的过程。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欢迎你与我一同进行讨论,坚持对书法与艺术的严肃思考。

参考资料:明代 项穆 《书法雅言》清代 冯武 《书法正传》北宋 苏轼 《论书》

松风阁书法日讲


学习书法原本没有一定之规,也没有规定要从哪一种书体入手。比如,有人专攻金石,就可以从甲骨文、钟鼎文等入手。喜欢隶书的朋友,则可以直接写汉碑。而喜欢北碑的爱好者,直接写龙门,或者张猛龙等碑刻,也是一条门径。我有个朋友专写简牍,以楚简作品多次入国展。

但是,题主所闻的是先学行书,还是先学楷书。这属于另外一条学习书法的路数,这条路数通常以帖学为范本,是比较大众化的学习书法的途径。而且,按照这个路数学习书法,比较容易把字写得很美观,符合大众审美。还能够把书法应用于实际,硬笔字水平也能随之得到很大的提高。

那么,踏上这条学书之路的第一步,应该先学楷书,然后再学行书。理由如下:

第一,符合中国书法的发展脉络。自从有了中国文字,就有了中国书法。所谓书法,就是写字的方法,或者写字的法则、法度。一个字怎么写,有几笔几画,怎么结架,是书法最基本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才是书法的审美。中国书法从甲骨文起步,经历了篆籀(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的大致几个阶段。现代书法理论认为,篆籀、隶书、楷书都有各自的“草书”。对于这一点,我想补充一句,这些字体同样有自己的“行书”。

在“真草隶篆”四大书体,草书包括章草和今草。章草几乎与楷书同时从隶书中演化出来,今草则比楷书出现的时间要稍晚一些,大致还在行书之后或者几乎同时。因而,当楷书出现后,也就有了自己的行书和草书(今草)。这就形成了一种笔法关系:楷书—行书—今草。说明一点,今草的诞生也有章草的“功劳”,但是,学习章草未必可以直通今草。章草已经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书体,以今草为主的书家,大多要单独学习章草,使自己的草书更有古韵。

从楷书到行书,这条线索非常清楚。所以,学习书法应当先从楷书入手。

第二,历代书法大家都从楷书入门。中国书法有一个重要的过渡时期,就是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这个时期的楷书、行书、今草基本成型,两晋时期的书法基本上以这个时期为楷模,造就了王羲之、王献之等大量书法大家。

(王羲之临写的宣示表[左])

以二王为代表的书法圣手,也是从楷书入手,开始学习书法的。王羲之临习过钟繇的《宣示表》,王献之则学习父亲的《黄庭经》、《乐毅论》。怀素在《王献之王洽王珣书评》中说:“又尝书《乐毅论》一篇与献之学,后题云赐官奴,即献之小字。献之所以尽得羲之论笔之妙。”可见,古人学习书法,是先从楷书入手的。即便是二王这样的书法圣手,也是从楷书一笔一画入门。

王献之也是楷书高手,他的《玉版十三行》是学习楷书的高级范本之一。

此后的古代书家,也是按照这条路数,先习楷书,再学习行书和草书。比如欧阳询、颜真卿、黄庭坚、文征明等。下列图片分别是这些前辈大师的作品:

(欧阳询《梦奠帖》)

(颜真卿《争座位》)

(黄庭坚《金刚金》)

(文征明楷书)

由上图可见,欧阳询、颜真卿的行书也是超一流水准。之所以如此,是他们的楷书非常的高妙,位居中国楷书四大家之列。而黄庭坚、文征明的行草书冠绝当时,也大受历代书家追捧。原因也是黄庭坚、文征明的楷书同样美妙绝伦。历代大书家都有一手非常漂亮的楷书,广大爱好者不妨多看看,学书应当先长见识。

举一个例子说明。我教学生学习书法,以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入帖,然后上溯到《怀仁集大唐三藏圣教序》。如果把欧阳询楷书学到家了,以楷书笔法去临写圣教序,就简单得多,很容易上手。古人说:做楷如行,做行如楷,就是这个道理。同样,今草也有楷书笔法,今草的使转之中必须蕴含楷法,否则就变成潦草字而法度不严。

总而言之,就帖学而言,楷书是基础,先把楷书基础打牢固,才能循序渐进,学习行书和草书。这里还得提一提二王书法,《淳化阁帖》中所收录的二王行草书,其笔法的楷书痕迹非常明显。学书(帖学)当首先入晋法,否则,难得大雅。若习小字,就从钟繇、二王楷书入门,直接可等魏晋殿堂。学大字则师法唐楷,然后上溯魏晋行草。

当然,明末以来,书法另辟蹊径,从金石、汉隶、北碑等入门,拓展了书法路数,形成了与帖学并驾齐驱的碑学书法。而引碑入帖、引帖入碑,则是当代书法家面临的一大课题,同时,也造就了一批大家。


绿野萍踪01



先学楷书吧,这是比较传统的做法,既然是传统,说明是经过一定的历史时期所验定的首选入门书体。再说楷书的楷字本身就是楷模的意思,据卢中南的《楷书教程》说:楷书中的楷是法式典范的意思。因楷书其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书。并说:所谓的楷模是指它具有楷法示范作用和制约因素,较之其它字体,标准比较多,具有一定的典范性,同一性规定性,可以作为楷模。但又说并不能说它有一个楷字,就一定高于其他字体的楷模了。我们现在说的多理解为楷则即规矩工整的意思。从这个意义说,仍然是入门之首选,但并不意味着是入门的唯一范式。比如隶书或行楷书。比较起来仍然是以楷书为学习书法入门之首选,原因之一就是,楷书点画不相连贯,结构规矩规范,法度谨严,便易入的规矩章法。在就是从实用角度看,楷书因其规矩森严易于释读,从楷书学起,即便于学习书法也有利于日常应用,特别是儿童的学习汉字。从楷书入门,便易之处大于其它书体。当然这里也有楷书是社会通用字体的原因,不过本质上还是楷书的规矩和规整的优越与其他书体。在就是楷书的发展成熟较其它字帖晚,楷书就技法知识方面来说,是一种更成熟的字体,可以说成熟到自此以后在没有其它书体的出现。我们知道,楷书以前的书体一直在演变发展中,从刻画符号到大篆,小篆,隶书,简椟,草书,行书,楷书。楷书的形成不是凭空而来,是在传承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因此,可以说楷书集成了以前书法技法的菁华,然后才形成的楷书。初学楷书有三大便宜之处。一是实用;二学到相对全面的书法技法,自由度大,可上可下;三是学的规矩,和培养良好严谨的习惯。当然隶书也有这个特点,不过在实用性方面没有楷书更普及。



根据以上理解,毫无异议,初学打基础和入门当然以楷书为首选。不过也不是绝对的,比如隶书,行楷也不是不可以。只要有好的老师教,都可以。再就从学习书法和使用相结合上说楷书是首选。

如果我们抱着学习书法,成为书法家,靠书法吃饭,是要诸体都有有所临摹学习的甚至诸体兼善为最好。从其它书体学起,最终仍然需要学习楷书技法。无论如何,翰墨书道认为,楷书仍然是第一选择。


翰墨书道


    想 回答好这个问题,应先弄明白下面这个问题,即:学习书法最最基础的知识和能力是什么?

窃以为:学书法最最基础的是用笔方法。

具体用笔方法是:提锋按锋、中锋行笔、藏锋露锋、侧锋挫锋、折锋转锋、停稳发力等等。(详细论述见以往答题中)。这些技法是根本的学问和能力,就是最最基本功。这些基本功在哪些书体中能清晰的看出来并学到呢?

答案是:正书!

"正书"包括楷书、隶书、小篆、魏碑等书体。

"正书"有如下特点:

一、起止清楚。正书起、行、收笔明晰可见,节奏以单个笔画为单位,可视性高,容易研究,容易入门。而且以上基本笔法明晰其中,不像行书草书笔法隐伏而复杂,让初学无从下手。古人云:“真如立,走如行,草如飞”,欲识一人,其人端立时最佳。

二、接近生活。正书一笔一画,同现代生活用字(教科书、报刊等)最接近;而且通俗易识,学以致用的周期最短,极易调动激发练习者的兴趣和积极性。不像行草书字形变幼难测,节奏复杂难以把握。

而正书中以楷书又最近生活、最讲基本功(二王、褚虞颜柳欧赵等),基功最丰富最明晰。

综上可知,楷书入门是捷径!

学通楷书,再练行草,如婴儿学会站立后再学走路跑步一样顺畅。











馨泉丁毅书法工作室


根据个人喜好,我喜欢行草,所以就从草书练起。

我是从邓散木的草书字帖开始练习的,之后又学习了书谱,现在又开始练习赵孟頫的行书,在练习草书的同时我也又练习楷书,一开始练习欧体,现在跟老年大学学习颜体。

如果喜欢草书,最好找一本现代人的草书字帖开始入门,之后一定练习孙过庭的书谱。

要学习楷体,就随你爱好学习,欧体,颜体,柳体都可以。

学书法不一定从楷书练起,但没有楷书的功底是不行的,要学行草,也需要认真临帖,即便你楷书写得再好,也不等于你会行草,各有各的笔法,都需要长期刻苦临帖。



司汉科


学书法从什么书体入手?这个问题是初学者常常困惑的问题。现的正规艺术院校书法专业的教学顺序是基本按照书体出现的先后顺序来进行的。也就是从篆字开始,然后隶书、楷书、行书、草书,这是系统学习。对于业余爱好者来说没有必要,也没有这个精力。




从书写技巧上来说,楷书和行书没有必然的继承关系,行书和楷书几乎是同时出现的,这两种书体的外形结构相近,但行笔方法不同,审美情趣与标准也不同。楷书在古代主要是用于孩童启蒙、官样文章、科举考试等正式场合,而行书这是多见于书信、文稿和专门的艺术创作形式。

楷书行书作为入门的书体都可以,但是要避免一些误区。很多初学者对于楷书的认识片面,认为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那样的唐代楷书才是正宗的楷书。其实,楷书丰富多彩,唐代楷书发展到极致,欧阳询、柳公权的楷特点太突出,装饰性太强,学了以后很难形成自己的风格,也就是书法里说的入帖容易出帖难。所以,启功、林散之等大师一再说学楷书要学魏晋楷书,最起码要学隋代的智永,就是为了还原楷书的本来面目,避免形成唐代那种死板僵化的楷书。

行书学习的误区主要是用楷书思维写行书。行书要能“行”起来,并不是简单的把楷书写快了,而是有规则的快写,一是借鉴草书方法,使用部分简化符号替代繁琐的偏旁部首和结构,二是改变笔顺使得行笔顺畅。行书在字法上是很讲究的,想怎么样写就怎么样写是不行的,主要还是通过长时间临帖来解决这些问题。


张伟评论


最好先学楷书。很多人说楷书是基础,学不好楷书就学不好行书,不全是这样。楷书是一种书体,真行篆隶草五体之一,历史上书体出现和形成的顺序大致是先篆,后隶,再章草(隶书的快写),再今草(张芝),再后是楷与行,魏晋时的楷,主要是小字,区别于唐代的中楷,魏晋时行书达到巅峰,楷书则在唐代才达到成熟完善。所以,楷书是基础,至少是唐以后的说法,你不可能要求二王及以前的书家也将楷书作为基础,楷书写不到欧颜柳赵的程度,就写不好行书,这显然与史实不符。另外,把楷书说成基础,也贬低了楷书作为五体中独立的一体的地位,它有自己独立的艺术标准、成就尺度,它可以不依附于其它书体,欧颜柳赵的楷书高度,既是书法史上的里程碑,也是后世宗法的楷模。

那么什么是书法的基础?显然不是哪一种书体,而应该是五体都以之立基的笔法、结构(字法),既有共性,又有各体的独特性。(至于章法和墨法,是高一个层次的功课),千万别忽略了各种"书体"中又有不同流派(即"书家体")的现实情况而纸上谈兵、不求深入,举个例子,从颜楷或柳楷直接过渡到二王行书,笔法和结构都不是想当然地水到渠成的,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有几十年楷书功力、一写行书就露怯、正屋学的拳到厢屋不会使的,不乏其人。

那么为什么说楷书和行书相比,最好从楷书先开始学呢?正因为楷书(主要是唐楷)它的出现较晚,法度完备,各种前人的笔法或简化或公式化而总结成了规律性的东西,就更便于掌握,理解毛笔怎么用,跟日常硬笔写字有什么不同,所以更容易入门,如果一上来就学行书,笔法和字法都较楷书灵动、变化多,所以比较难于掌握,但是也不排除悟性高的人直接从习练二王行书法帖中抓住书法的牛鼻子,所谓取法乎上。另外,楷书的功力对行书的线质有补益作用,楷与行可以互补,行书好的人,可以时时写写楷书,让行书的灵动补益楷书,不至于刻板,反之亦然,行书不至于油滑。启功说,楷书当如行书写,行书当如楷书写。

其实从隶书入门也很好,现在书法理论和实践的深入发展,已经打破晚近以来的一些成见了,甚至,先学篆书也未尝不可,篆书结字平正,中锋用笔,圆转藏锋,线条如锥画沙,极大地便于掌握执笔、运笔、控笔技术和笔笔送到的意识以及对线条质感的认识和追求。王羲之的行书尺牍,有些是还保留着篆籀笔意的,在没有唐楷的年代,他也是从篆隶来的。


何如习字练拳


如果只是为了玩的开兴及了解书法为主的,随便从任何字体学起,一切以开心为主就好。

而我对孩子们的要求确是从《石鼓文》学起,目的为让孩子们从小打下用笔与运笔的扎实基础,因为“篆书”是对控笔稳定性要求最高的字体。

我必须要强调的是,书法从大字练起的为妙,为了用笔的稳定性!

就说我的学生(初中生),一年左右的《石鼓文》大字学习,基本上理解了用笔方法与运笔节奏后(宁可写错,不许修改),这个孩子今天开始了用小字临帖吴昌硕的《心经》……牛逼的是这只是每星期只来我处学习时所写的成绩。

我已经多次关照孩子们的父母亲,如果每天在家能化十分钟书写的话会进步飞快的……我的学生中,类似这种天赋的孩子起码有4个[呲牙][呲牙][呲牙]



吕永亮


学习一定是要依著本性,找到适合的风格、顺眼的字帖、可以遵循的老师,这些都需要自己去寻找,并且要用心思索,绝对不要人云亦云,蒙着头去学习只会浪费时间,并且会将原来的热忱渐渐的浇熄。

我自己是比较喜好二王风格,但是早期并不是这么明确的了解,所以全面通盘的学习是让我能知晓各种风格的差异性,这需要越早越好,而且时间不宜拖太长,所以大量的全面学习是初学者所要留意的,如果在跟老师学习中,就需要自己加强练习各种法帖,不要老是靠人家来教,除非你是有专门的老师来时时注意你的学习,否则只能多靠自己了;但是如果已经有点年纪,可能就无法有这么多的时间来全面学习,那就要跳跃的学习了。

临摹是第一步

书谱有言:"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想办法看清楚每个笔画的细节,包含起笔的角度、轻重、速度等等,乃至于过程、收笔,以及连续下一字,都需要留心。绝对不是大概就好,动不动就要表现自我,这种阿Q精神,其实是种逃避及鸵鸟心态。

多看好的书论,将法帖仔细端详,想尽办法看出每个细节,这样才有可能写得跟原帖一样(目标),什么是好的书论,这需要自己去判断了。

临帖的方式,以隶书来说,我先将重要的乙瑛、史晨、礼器、华山等都练习,参酌清人的临帖及书论,最后才看看现代人的作品,找出适合我的用笔方式,偏向朴拙的质感,是我较喜欢的质感,因为汉隶都是刻本,而从后代的临摹,大概可分成光滑与朴拙两种,邓石如就以表现光滑厚重为佼佼者,而我比较喜欢如杨岘般的斑驳质感,这是在全面学习后再来做判断,不要一开始就下评断,这样往往会有遗珠之憾的。


花韵花卉


学习行书之我见

一、先大楷

建议先学唐楷,比如欧阳询九成宫。把笔法、笔画、结构的规律充分的了解和掌握。

二、再小楷

学好大楷以后,不要直接学行书,直接学行书会非常生硬、别扭。

建议学小楷。然后大量抄经,抄经时,速度可以加快,用笔可以适当放松、放开、随意些。然后,你会发现,许多字不经意的就连了起来,活跃了起来。

为什么?

因为,古代没有印刷、打印,全靠手写,而小楷又是通行字体,公务繁忙了以后,人们就会在以前非常严谨的小楷基础上,写的快起来了。

然后,就自然的过渡到行书了。

三、学行书

当大小楷已经掌握了以后,可以从圣教序入手,以后再学其他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