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書法,應該先學行書,還是楷書?為什麼?

教書筆記


最近有朋友問我,學書法的時候,應該是先學楷書,還是先學行書,為什麼呢?

清代馮武在《書法正傳》中很早就對這個問題做了非常精妙的論述:

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未有未能立而能行,未能行而能走者也。

楷書就好像一個人能站著,行書就好像一個人能走,草書就好像一個人能跑,不能站,就想跑、走,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初學書法先學楷書,這是必須的。

因此,大部分人在書法入門的時候,都是以楷書來入門的,這一點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但是以楷書來入門並不意味著你在入門的這一個階段僅僅就學楷書就可以了,而是要兼顧其他書體的學習,這樣的話才能夠讓你的書法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和鍛鍊。

北宋著名書法家蘇軾在《論書》中認為:

凡世之所貴,必貴其難。真書難於飄揚,草書難於嚴重,大字難於結密無間,小字難於寬綽而有餘。

這裡的“嚴重”,和我們今天說的“嚴重”不是一個意思,蘇軾在這裡指的是書法所呈現出來的“嚴肅厚重”的感覺。如果有人能在寫行書、草書的時候,寫出“嚴肅厚重”感覺來,那是非常不容易的,而如果有人能在寫楷書的時候寫出行草書的飄逸瀟灑,那也是不容易的。

因此,我們如果想要達到這樣的高境界,就要結合楷書、行書兩者的長處,將他們內在各自的優勢發揮出來。

我們從來沒有見過一個書法家,他只會寫行書而不寫楷書;同時也沒有一個書法家,他只寫楷書不寫行書的。如果真的有,那麼只能說他是一個不合格的書法家。一個合格的書法家,必須是楷行草都擅長。

實際上,如果我們長期只寫楷書的話,就會讓我們的楷書書法陷入呆板的狀態,一個人長期只學楷書,就好像一個人這一段時間只吃一種食物一樣。

我們知道,為了維持人體機能的正常運轉,我們每天都會要攝取大量的食物來滿足我們自身機體的營養需要,而如果長期只攝入單一的食物,就會造成機體功能的下降,營養不良等諸多問題。我們學習書法也是這樣,如果我們長期只學習一個書體,那麼就會造成我們在書法藝術上的造詣越走越窄,因為你可提升的空間就只有那麼大,隨著你不斷的把空間給填滿,你提升的空間也會變的越來越小。

而我們對於行書的學習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幫助我們來糾正一下在楷書學習上的毛病和弊端,楷書和行書好像我們在飲食中的葷菜和素菜一樣,必須搭配著來,才能夠發揮他們各自的妙處。楷書的優點是比較的端莊秀雅,但是它的缺點是容易把它寫成僵硬死板的狀態,而行書的優點是靈活不呆板,但是他的缺點是如果沒有楷書根基的話,就會顯得非常的油滑浮躁,沒有根基,不厚實,不紮實。

很多人在學習趙孟頫書法的時候,都會遇到這個問題。因為趙孟頫的楷書中,行書的成本比較多,而當一個書法愛好者沒比較好的楷書基礎,一上手就開始學趙孟頫楷書的時候,實際上就相當於在學習經過行書化了的楷書,那麼他的這個楷書在書寫的時候是非常吃力的,因為你找不到一個應該發力的點,所以你寫出來的趙體書法就顯得輕飄飄的,而且結體上也非常的難看,很多書法愛好者和書法前輩都建議初學者不要一開始學書法的時候就學趙孟頫,這其實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但是也有書法愛好者他們在學習歐體的時候,就會遇到另外一個問題,就是他們將歐體越寫越呆滯,沒有活力、生氣。起源因就在於楷書是非常素雅端莊的,但是我們在書寫的時候,容易陷入呆板的狀態。尤其是歐體楷書,歐陽詢在他的楷書書法中注入了很多法則,這些法則一旦違背,就不可避免的讓整個字失去精神。當初學者一下子還不能夠靈活的處理楷書中嚴謹的法度的時候,就會機械照搬,或者說死命遵從這些法則,從而造成比較僵硬死板的藝術造型。

而其解決的方法,就是將這兩種書體結合在一起,也就是行書和楷書的學習結合在一起,這樣的話兩者相互交換,可以優勢互補,彌補各自的不足。

正如明代書法家項穆在《書法雅言》中說的:

真以方正為體,圓奇為用;草以圓齊為體,方正為用。正能含奇,奇不失正。

這句話就是對我上述觀點最好的詮釋。

由此觀之,我們在學習楷書的時候,最好一開始先學習楷書。一段時間之後,有了楷書基礎,然後稍稍涉獵行書,最終達到楷書和行書並行的階段。

看到這,可能很多人會問:

那我應該如何吸取他們各自的長處,來推動我書法的進步呢?

實際上書法的進步不是有我們主觀意志決定的,而是要看你對書法書體的學習、瞭解程度。當你能夠吸取、接受一個書體的精華,那麼在你進行藝術創作的時候,會不自覺的運用這些技巧和法則,也就是他們各自長處的結合是一個潛移默化、慢慢進步的過程。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認識,歡迎你與我一同進行討論,堅持對書法與藝術的嚴肅思考。

參考資料:明代 項穆 《書法雅言》清代 馮武 《書法正傳》北宋 蘇軾 《論書》

松風閣書法日講


學習書法原本沒有一定之規,也沒有規定要從哪一種書體入手。比如,有人專攻金石,就可以從甲骨文、鐘鼎文等入手。喜歡隸書的朋友,則可以直接寫漢碑。而喜歡北碑的愛好者,直接寫龍門,或者張猛龍等碑刻,也是一條門徑。我有個朋友專寫簡牘,以楚簡作品多次入國展。

但是,題主所聞的是先學行書,還是先學楷書。這屬於另外一條學習書法的路數,這條路數通常以帖學為範本,是比較大眾化的學習書法的途徑。而且,按照這個路數學習書法,比較容易把字寫得很美觀,符合大眾審美。還能夠把書法應用於實際,硬筆字水平也能隨之得到很大的提高。

那麼,踏上這條學書之路的第一步,應該先學楷書,然後再學行書。理由如下:

第一,符合中國書法的發展脈絡。自從有了中國文字,就有了中國書法。所謂書法,就是寫字的方法,或者寫字的法則、法度。一個字怎麼寫,有幾筆幾畫,怎麼結架,是書法最基本的要求。在此基礎上,才是書法的審美。中國書法從甲骨文起步,經歷了篆籀(大篆、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的大致幾個階段。現代書法理論認為,篆籀、隸書、楷書都有各自的“草書”。對於這一點,我想補充一句,這些字體同樣有自己的“行書”。

在“真草隸篆”四大書體,草書包括章草和今草。章草幾乎與楷書同時從隸書中演化出來,今草則比楷書出現的時間要稍晚一些,大致還在行書之後或者幾乎同時。因而,當楷書出現後,也就有了自己的行書和草書(今草)。這就形成了一種筆法關係:楷書—行書—今草。說明一點,今草的誕生也有章草的“功勞”,但是,學習章草未必可以直通今草。章草已經成為一種相對獨立的書體,以今草為主的書家,大多要單獨學習章草,使自己的草書更有古韻。

從楷書到行書,這條線索非常清楚。所以,學習書法應當先從楷書入手。

第二,歷代書法大家都從楷書入門。中國書法有一個重要的過渡時期,就是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這個時期的楷書、行書、今草基本成型,兩晉時期的書法基本上以這個時期為楷模,造就了王羲之、王獻之等大量書法大家。

(王羲之臨寫的宣示表[左])

以二王為代表的書法聖手,也是從楷書入手,開始學習書法的。王羲之臨習過鍾繇的《宣示表》,王獻之則學習父親的《黃庭經》、《樂毅論》。懷素在《王獻之王洽王珣書評》中說:“又嘗書《樂毅論》一篇與獻之學,後題雲賜官奴,即獻之小字。獻之所以盡得羲之論筆之妙。”可見,古人學習書法,是先從楷書入手的。即便是二王這樣的書法聖手,也是從楷書一筆一畫入門。

王獻之也是楷書高手,他的《玉版十三行》是學習楷書的高級範本之一。

此後的古代書家,也是按照這條路數,先習楷書,再學習行書和草書。比如歐陽詢、顏真卿、黃庭堅、文徵明等。下列圖片分別是這些前輩大師的作品:

(歐陽詢《夢奠帖》)

(顏真卿《爭座位》)

(黃庭堅《金剛金》)

(文徵明楷書)

由上圖可見,歐陽詢、顏真卿的行書也是超一流水準。之所以如此,是他們的楷書非常的高妙,位居中國楷書四大家之列。而黃庭堅、文徵明的行草書冠絕當時,也大受歷代書家追捧。原因也是黃庭堅、文徵明的楷書同樣美妙絕倫。歷代大書家都有一手非常漂亮的楷書,廣大愛好者不妨多看看,學書應當先長見識。

舉一個例子說明。我教學生學習書法,以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入帖,然後上溯到《懷仁集大唐三藏聖教序》。如果把歐陽詢楷書學到家了,以楷書筆法去臨寫聖教序,就簡單得多,很容易上手。古人說:做楷如行,做行如楷,就是這個道理。同樣,今草也有楷書筆法,今草的使轉之中必須蘊含楷法,否則就變成潦草字而法度不嚴。

總而言之,就帖學而言,楷書是基礎,先把楷書基礎打牢固,才能循序漸進,學習行書和草書。這裡還得提一提二王書法,《淳化閣帖》中所收錄的二王行草書,其筆法的楷書痕跡非常明顯。學書(帖學)當首先入晉法,否則,難得大雅。若習小字,就從鍾繇、二王楷書入門,直接可等魏晉殿堂。學大字則師法唐楷,然後上溯魏晉行草。

當然,明末以來,書法另闢蹊徑,從金石、漢隸、北碑等入門,拓展了書法路數,形成了與帖學並駕齊驅的碑學書法。而引碑入帖、引帖入碑,則是當代書法家面臨的一大課題,同時,也造就了一批大家。


綠野萍蹤01



先學楷書吧,這是比較傳統的做法,既然是傳統,說明是經過一定的歷史時期所驗定的首選入門書體。再說楷書的楷字本身就是楷模的意思,據盧中南的《楷書教程》說:楷書中的楷是法式典範的意思。因楷書其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書。並說:所謂的楷模是指它具有楷法示範作用和制約因素,較之其它字體,標準比較多,具有一定的典範性,同一性規定性,可以作為楷模。但又說並不能說它有一個楷字,就一定高於其他字體的楷模了。我們現在說的多理解為楷則即規矩工整的意思。從這個意義說,仍然是入門之首選,但並不意味著是入門的唯一範式。比如隸書或行楷書。比較起來仍然是以楷書為學習書法入門之首選,原因之一就是,楷書點畫不相連貫,結構規矩規範,法度謹嚴,便易入的規矩章法。在就是從實用角度看,楷書因其規矩森嚴易於釋讀,從楷書學起,即便於學習書法也有利於日常應用,特別是兒童的學習漢字。從楷書入門,便易之處大於其它書體。當然這裡也有楷書是社會通用字體的原因,不過本質上還是楷書的規矩和規整的優越與其他書體。在就是楷書的發展成熟較其它字帖晚,楷書就技法知識方面來說,是一種更成熟的字體,可以說成熟到自此以後在沒有其它書體的出現。我們知道,楷書以前的書體一直在演變發展中,從刻畫符號到大篆,小篆,隸書,簡櫝,草書,行書,楷書。楷書的形成不是憑空而來,是在傳承的基礎上逐步形成的,因此,可以說楷書集成了以前書法技法的菁華,然後才形成的楷書。初學楷書有三大便宜之處。一是實用;二學到相對全面的書法技法,自由度大,可上可下;三是學的規矩,和培養良好嚴謹的習慣。當然隸書也有這個特點,不過在實用性方面沒有楷書更普及。



根據以上理解,毫無異議,初學打基礎和入門當然以楷書為首選。不過也不是絕對的,比如隸書,行楷也不是不可以。只要有好的老師教,都可以。再就從學習書法和使用相結合上說楷書是首選。

如果我們抱著學習書法,成為書法家,靠書法吃飯,是要諸體都有有所臨摹學習的甚至諸體兼善為最好。從其它書體學起,最終仍然需要學習楷書技法。無論如何,翰墨書道認為,楷書仍然是第一選擇。


翰墨書道


    想 回答好這個問題,應先弄明白下面這個問題,即:學習書法最最基礎的知識和能力是什麼?

竊以為:學書法最最基礎的是用筆方法。

具體用筆方法是:提鋒按鋒、中鋒行筆、藏鋒露鋒、側鋒挫鋒、折鋒轉鋒、停穩發力等等。(詳細論述見以往答題中)。這些技法是根本的學問和能力,就是最最基本功。這些基本功在哪些書體中能清晰的看出來並學到呢?

答案是:正書!

"正書"包括楷書、隸書、小篆、魏碑等書體。

"正書"有如下特點:

一、起止清楚。正書起、行、收筆明晰可見,節奏以單個筆畫為單位,可視性高,容易研究,容易入門。而且以上基本筆法明晰其中,不像行書草書筆法隱伏而複雜,讓初學無從下手。古人云:“真如立,走如行,草如飛”,欲識一人,其人端立時最佳。

二、接近生活。正書一筆一畫,同現代生活用字(教科書、報刊等)最接近;而且通俗易識,學以致用的週期最短,極易調動激發練習者的興趣和積極性。不像行草書字形變幼難測,節奏複雜難以把握。

而正書中以楷書又最近生活、最講基本功(二王、褚虞顏柳歐趙等),基功最豐富最明晰。

綜上可知,楷書入門是捷徑!

學通楷書,再練行草,如嬰兒學會站立後再學走路跑步一樣順暢。











馨泉丁毅書法工作室


根據個人喜好,我喜歡行草,所以就從草書練起。

我是從鄧散木的草書字帖開始練習的,之後又學習了書譜,現在又開始練習趙孟頫的行書,在練習草書的同時我也又練習楷書,一開始練習歐體,現在跟老年大學學習顏體。

如果喜歡草書,最好找一本現代人的草書字帖開始入門,之後一定練習孫過庭的書譜。

要學習楷體,就隨你愛好學習,歐體,顏體,柳體都可以。

學書法不一定從楷書練起,但沒有楷書的功底是不行的,要學行草,也需要認真臨帖,即便你楷書寫得再好,也不等於你會行草,各有各的筆法,都需要長期刻苦臨帖。



司漢科


學書法從什麼書體入手?這個問題是初學者常常困惑的問題。現的正規藝術院校書法專業的教學順序是基本按照書體出現的先後順序來進行的。也就是從篆字開始,然後隸書、楷書、行書、草書,這是系統學習。對於業餘愛好者來說沒有必要,也沒有這個精力。




從書寫技巧上來說,楷書和行書沒有必然的繼承關係,行書和楷書幾乎是同時出現的,這兩種書體的外形結構相近,但行筆方法不同,審美情趣與標準也不同。楷書在古代主要是用於孩童啟蒙、官樣文章、科舉考試等正式場合,而行書這是多見於書信、文稿和專門的藝術創作形式。

楷書行書作為入門的書體都可以,但是要避免一些誤區。很多初學者對於楷書的認識片面,認為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那樣的唐代楷書才是正宗的楷書。其實,楷書豐富多彩,唐代楷書發展到極致,歐陽詢、柳公權的楷特點太突出,裝飾性太強,學了以後很難形成自己的風格,也就是書法裡說的入帖容易出帖難。所以,啟功、林散之等大師一再說學楷書要學魏晉楷書,最起碼要學隋代的智永,就是為了還原楷書的本來面目,避免形成唐代那種死板僵化的楷書。

行書學習的誤區主要是用楷書思維寫行書。行書要能“行”起來,並不是簡單的把楷書寫快了,而是有規則的快寫,一是借鑑草書方法,使用部分簡化符號替代繁瑣的偏旁部首和結構,二是改變筆順使得行筆順暢。行書在字法上是很講究的,想怎麼樣寫就怎麼樣寫是不行的,主要還是通過長時間臨帖來解決這些問題。


張偉評論


最好先學楷書。很多人說楷書是基礎,學不好楷書就學不好行書,不全是這樣。楷書是一種書體,真行篆隸草五體之一,歷史上書體出現和形成的順序大致是先篆,後隸,再章草(隸書的快寫),再今草(張芝),再後是楷與行,魏晉時的楷,主要是小字,區別於唐代的中楷,魏晉時行書達到巔峰,楷書則在唐代才達到成熟完善。所以,楷書是基礎,至少是唐以後的說法,你不可能要求二王及以前的書家也將楷書作為基礎,楷書寫不到歐顏柳趙的程度,就寫不好行書,這顯然與史實不符。另外,把楷書說成基礎,也貶低了楷書作為五體中獨立的一體的地位,它有自己獨立的藝術標準、成就尺度,它可以不依附於其它書體,歐顏柳趙的楷書高度,既是書法史上的里程碑,也是後世宗法的楷模。

那麼什麼是書法的基礎?顯然不是哪一種書體,而應該是五體都以之立基的筆法、結構(字法),既有共性,又有各體的獨特性。(至於章法和墨法,是高一個層次的功課),千萬別忽略了各種"書體"中又有不同流派(即"書家體")的現實情況而紙上談兵、不求深入,舉個例子,從顏楷或柳楷直接過渡到二王行書,筆法和結構都不是想當然地水到渠成的,根本不是那麼回事。有幾十年楷書功力、一寫行書就露怯、正屋學的拳到廂屋不會使的,不乏其人。

那麼為什麼說楷書和行書相比,最好從楷書先開始學呢?正因為楷書(主要是唐楷)它的出現較晚,法度完備,各種前人的筆法或簡化或公式化而總結成了規律性的東西,就更便於掌握,理解毛筆怎麼用,跟日常硬筆寫字有什麼不同,所以更容易入門,如果一上來就學行書,筆法和字法都較楷書靈動、變化多,所以比較難於掌握,但是也不排除悟性高的人直接從習練二王行書法帖中抓住書法的牛鼻子,所謂取法乎上。另外,楷書的功力對行書的線質有補益作用,楷與行可以互補,行書好的人,可以時時寫寫楷書,讓行書的靈動補益楷書,不至於刻板,反之亦然,行書不至於油滑。啟功說,楷書當如行書寫,行書當如楷書寫。

其實從隸書入門也很好,現在書法理論和實踐的深入發展,已經打破晚近以來的一些成見了,甚至,先學篆書也未嘗不可,篆書結字平正,中鋒用筆,圓轉藏鋒,線條如錐畫沙,極大地便於掌握執筆、運筆、控筆技術和筆筆送到的意識以及對線條質感的認識和追求。王羲之的行書尺牘,有些是還保留著篆籀筆意的,在沒有唐楷的年代,他也是從篆隸來的。


何如習字練拳


如果只是為了玩的開興及瞭解書法為主的,隨便從任何字體學起,一切以開心為主就好。

而我對孩子們的要求確是從《石鼓文》學起,目的為讓孩子們從小打下用筆與運筆的紮實基礎,因為“篆書”是對控筆穩定性要求最高的字體。

我必須要強調的是,書法從大字練起的為妙,為了用筆的穩定性!

就說我的學生(初中生),一年左右的《石鼓文》大字學習,基本上理解了用筆方法與運筆節奏後(寧可寫錯,不許修改),這個孩子今天開始了用小字臨帖吳昌碩的《心經》……牛逼的是這只是每星期只來我處學習時所寫的成績。

我已經多次關照孩子們的父母親,如果每天在家能化十分鐘書寫的話會進步飛快的……我的學生中,類似這種天賦的孩子起碼有4個[呲牙][呲牙][呲牙]



呂永亮


學習一定是要依著本性,找到適合的風格、順眼的字帖、可以遵循的老師,這些都需要自己去尋找,並且要用心思索,絕對不要人云亦云,蒙著頭去學習只會浪費時間,並且會將原來的熱忱漸漸的澆熄。

我自己是比較喜好二王風格,但是早期並不是這麼明確的瞭解,所以全面通盤的學習是讓我能知曉各種風格的差異性,這需要越早越好,而且時間不宜拖太長,所以大量的全面學習是初學者所要留意的,如果在跟老師學習中,就需要自己加強練習各種法帖,不要老是靠人家來教,除非你是有專門的老師來時時注意你的學習,否則只能多靠自己了;但是如果已經有點年紀,可能就無法有這麼多的時間來全面學習,那就要跳躍的學習了。

臨摹是第一步

書譜有言:"察之者尚精,擬之者貴似"。想辦法看清楚每個筆畫的細節,包含起筆的角度、輕重、速度等等,乃至於過程、收筆,以及連續下一字,都需要留心。絕對不是大概就好,動不動就要表現自我,這種阿Q精神,其實是種逃避及鴕鳥心態。

多看好的書論,將法帖仔細端詳,想盡辦法看出每個細節,這樣才有可能寫得跟原帖一樣(目標),什麼是好的書論,這需要自己去判斷了。

臨帖的方式,以隸書來說,我先將重要的乙瑛、史晨、禮器、華山等都練習,參酌清人的臨帖及書論,最後才看看現代人的作品,找出適合我的用筆方式,偏向樸拙的質感,是我較喜歡的質感,因為漢隸都是刻本,而從後代的臨摹,大概可分成光滑與樸拙兩種,鄧石如就以表現光滑厚重為佼佼者,而我比較喜歡如楊峴般的斑駁質感,這是在全面學習後再來做判斷,不要一開始就下評斷,這樣往往會有遺珠之憾的。


花韻花卉


學習行書之我見

一、先大楷

建議先學唐楷,比如歐陽詢九成宮。把筆法、筆畫、結構的規律充分的瞭解和掌握。

二、再小楷

學好大楷以後,不要直接學行書,直接學行書會非常生硬、彆扭。

建議學小楷。然後大量抄經,抄經時,速度可以加快,用筆可以適當放鬆、放開、隨意些。然後,你會發現,許多字不經意的就連了起來,活躍了起來。

為什麼?

因為,古代沒有印刷、打印,全靠手寫,而小楷又是通行字體,公務繁忙了以後,人們就會在以前非常嚴謹的小楷基礎上,寫的快起來了。

然後,就自然的過渡到行書了。

三、學行書

當大小楷已經掌握了以後,可以從聖教序入手,以後再學其他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