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擇創業方向?

第一講,我們來談談如何選擇創業方向這個話題。

為什麼要把這個話題放在第一講呢?是因為這幾年我結識了很多創業者,也認識了不少想創業的人,這些想創業的人經常會問我一個最基本的問題:“我想去創業,但是不知道做什麼好。”你連方向都沒有想好,怎麼去創業啊?所以,我想通過這一講,來給大家解決,關於創業方向選擇的問題。有了方向,你才能有後面的規劃嘛。那麼,在選擇創業方向的時候,到底有什麼可行的方法呢?

如何選擇創業方向?

首先,我們要在人生積累處尋找創業方向。

我覺得創業這件事,是你以往所有積累的一個爆發,不管是資源積累,還是人脈、經驗積累等等。為什麼呢?因為同樣的一個方向,可能會有很多人看到,那你相對其他人的優勢在哪裡呢?很重要的就是你之前的積累嘛,你是不是比別人更擅長這件事。比如:如果你是工程師,你的積累是用你的專業技術解決問題,那麼我覺得你選擇從解決某個問題的角度去創業是比較合適的。像我自己的積累就是一直在生產對於創業者有價值的內容、鏈接對創業者有價值的資源,以此為創業者服務,在這個方向深耕了很多年,調研了1000多個創業項目,和800多個投資人有過深度的交流,所以我在這個方向創業就是會比其他人更有優勢。

再比如:騰訊的創始人馬化騰在大學的時候就是學計算機技術的,畢業後又進了一家做通信的公司工作了5年時間,一直從軟件開發的工程師做到了開發部門的主管。正是因為之前的積累,他才能創辦騰訊這家公司。要知道,在當時懂計算機的人不太懂通信,懂通信的人不太懂計算機,而馬化騰剛好在這兩個領域都有積累,這就是他的優勢所在。所以,他能夠成功做出了我們熟悉的聊天產品QQ。

第二、選擇創業方向很重要的一點是來源於信息。

掌握市場上最新的各種信息非常重要。所以我建議想創業的朋友,一定要和正在創業或者在創業一線的人多溝通,平時沒事就到處看,到處轉,多留心。比如說:看廣告,一般打廣告比較多的,要麼是很賺錢,要麼是拿了大的投資;再比如:參加各種展覽會,裡面會有各種新的產品。

舉個例子,格蘭仕大家都知道是做什麼的吧?微波爐。在微波爐前面他們是做什麼

的呢?不知道了吧,是電飯鍋。做電飯鍋之前又是做什麼的呢?你們根本沒法想象,在80年代初的時候,格蘭仕是做羽絨服的。那麼在做羽絨服之前,他們又是做什麼的呢?你們肯定更不知道了,他們當時還是個鄉鎮企業,做雞毛扇子。那格蘭仕為什麼能夠從做雞毛扇,到做羽絨服,再到做電飯鍋,最後又變成做微波爐的呢?很重要的一點是信息。他們最初從做雞毛扇轉到做羽絨服,就是因為看到羽絨服的利潤更高、更賺錢。但是隨著進入羽絨服市場的企業越來越多,競爭太激烈,他們就開始思考轉型。怎麼做呢?他們當時去了香港的展覽會,發現電飯鍋這個事情挺有意思,在香港那邊已經被驗證是個有市場、能賺錢的生意。你想想中國這麼多人,每個家庭一個電飯鍋,該是多大的市場,格蘭仕就轉型做了電飯鍋。同樣,這個市場做了幾年以後,競爭又變得激烈了,格蘭仕又去尋找新的方向。又是在展覽會的信息收集中,他們發現微波爐是個很有價值的產品,就再次轉型成功。所以,及時掌握市場上的各種信息,這是個尋找創業方向的好途徑。


如何選擇創業方向?


第三、學會運用孫正義的“時間機器”理論。

所謂“時間機器”,就是已經在比較發達的市場,比如說美國或者中國一二線城市開展的業務,成功驗證了商業模式或者產品的市場價值以後。再把同樣的商業模式或者產品帶到像印度,越南或者中國三四線城市這些還並沒有被開發的市場,這個時候就像是坐上了時間機器,回到了幾年前的美國或者中國一二線城市。所以,你找到了一個發達地區的成功項目以後,完全可以運用“時間機器”理論完成複製。同樣的道理,比如:在一線城市流行的項目,會過半年到二線城市,再過半年到三線城市,再過半年到四線城市。所以,你可以到你的上一級城市,去考察看什麼項目正火。再針對本地特點,做一些改進創新,落地成功的幾率就會大很多。

舉個例子:蘋果手機大家都知道吧,2007年喬布斯推出的蘋果手機很快就在美國火起來。小米手機的創始人雷軍雷布斯是喬布斯的崇拜者,他就在2011年喬老爺子去世的那年,在中國推出了小米手機;同樣,國外的支付寶Paypal(pei pai er)早在1998年就推出了,國內的阿里巴巴在2004年推出了中國的支付寶。

再比如,威士忌酒吧精釀啤酒酒吧一定是最早在一二線城市先流行起來,之後才逐漸擴展到了三四線城市,對於三四線城市的普通創業者,如果能夠及早發現這個機會和市場,就可以在自己生活的城市搶先佔領這個細分市場,佔領本地消費者的認知。


如何選擇創業方向?


第四、永遠記得大樹底下好乘涼。

針對想做生意賺錢的創業者來說,我覺得今天風險最小、門檻最低的創業方向,就是去阿里巴巴、今日頭條等等這些巨頭或者超級平臺搭建好的生態體系中去賺錢去創業。為什麼呢?因為在今天的中國,互聯網層面大的創業機會基本上已經沒有了,你再想去做個大的平臺,非常非常難了。但是,這些已經成型的巨頭也好大平臺也好,他們現在就成了和寬帶服務一樣的互聯網基礎設施,就是幾乎無死角覆蓋全中國。在發達的一、二線城市,人們已經知道或者已經開始充分利用這些互聯網巨頭為我們搭建的平臺來做自己的創業項目,比如做微信公眾號的內容創業者,比如在阿里巴巴淘寶網上直播的形形色色的網紅。但是中國是一個體量巨大的超級市場,大約十億人是在三四五線城市和農村地區生活,圍繞他們,還有很多的商業機會,如何利用互聯網巨頭的影響力結合三四線城市的巨大市場是每一個創業者都應該思考的問題。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去把握這個市場呢?

我的答案就是參與這些巨頭平臺上的的內容創作,參與他們平臺的線下推廣,參與他們佔領三四線城市的戰略佈局。這是很多想創業的人可以抓住的低門檻創業方向。

比如:我們樂客獨角獸就在和阿里的支付寶、今日頭條的抖音等等這些巨頭合作,我們希望打造一個眾創平臺。想創業的人都可以在這裡找到在大樹底下乘涼的好項目。我們可以以支付寶官方合作伙伴的身份去推廣“刷臉支付”,我們可以以今日頭條、抖音官方合作的身份去推廣企業號認證等等,這些項目共同的目標客戶都是小商家。只要你抓住了他們,通過一個產品的成交,建立了聯繫,後面在樂客獨角獸的平臺上還會有更多的好項目、好產品可以推薦給商家,從而幫助你合作的這些商家源源不斷地賺錢,同時也能成就你自己的財富夢想。


如何選擇創業方向?


最後強調一點,選方向是你的本能。

我見過一些創業者,不管他在做的事情我知不知道,只要聽他講,就會覺得總有機會,他熱情萬丈,談到那個方向,他會兩眼發光,非幹不可,還要拉你入夥。我認為一個人在一段時間裡,只會在一件事上進入這種狀態。如果根本沒有這個狀態,外因分析得再透徹,也是別人的創業。

問自己,動力是什麼。有了那個強大如風、把自己吹得站不穩、必須往前跑的動力,答案就不是一道選擇題了。所以,既然你認定了,那就擼起袖子加油幹吧。

最後我總結一下今天的課程,我們可以從這四點考慮創業方向的選擇:

1、 在人生積累處尋找創業方向

2、 選擇創業方向很重要的一點是來源於信息

3、 學會運用孫正義的“時間機器”理論

4、 永遠記得大樹底下好乘涼,儘可能在巨頭的體系下尋找機會。

如果你能學會應用以上四點,你在選擇創業方向上就不會迷茫了。今天的這節課就到這裡,聆聽創業十講,讓你創業不再迷茫,我們下節課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