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億紅包,央行年內第三次降準!

4月3日盤後,中國人民銀行對中小銀行定向下調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共釋放長期資金約4000億元;且自4月7日起將金融機構在央行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從0.72%下調至0.35%。

央行年內三次降準累計釋放長期資金約1.75萬億元。對此,公募基金表示,定向降準符合預期,但下調超額準備金率超預期,央行此舉有助於提振市場信心。配置上,醫療及消費板塊備受推崇。

定向降準符合預期

本週二(3月3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召開,要求進一步實施對中小銀行的定向降準。週五(4月3日)央行降準如期而至。

招商基金解讀稱,央行呵護市場,助於提振市場信心。市場對於中小銀行的定向降準預期較為充分。而本次也額外降低了超額準備金利率,此舉超市場預期,主要目的在於防止大量超儲在銀行沉澱,鼓勵銀行加大信貸投放力度,增加降準對實體經濟的切實支持作用。

對股票市場來說,本次定向降準釋放了加大逆週期調節力度的信號,在兩會之前整個市場對刺激政策的預期依然還是不錯的,同時央行也在不斷呵護市場,有助於提振市場信心。

萬家基金也表示,

本次央行定向降準符合市場預期,但下調超額準備金率超過市場預期。利率走廊下限被打開,未來進一步的寬鬆舉措值得期待,雖然存款基準利率下調會比較審慎,但其他寬鬆路徑仍然較多,股市有望迎來改善。

此外,長盛基金點評稱,下調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超出市場預期,為08年以來首次下調,旨在鼓勵銀行提高超額準備金利用效率。近期銀行間資金面寬鬆,流動性充裕,貨幣環境利好債券。

醫療板塊受推崇

長城基金首席經濟學家、宏觀研究部總監向威達認為,各國的貨幣擴張與財政擴張一定會有助於維護民生和疫情防控,對於緩解金融恐慌造成的流動性問題也有直接作用,但能否帶動各國股市和A股迅速企穩反彈則需要觀察。歐美各國疫情擴散大概在4月中旬見頂。而在此之前,各國股市包括A股將以持續震盪找底為主要格局。

展望後市投資方向,向威達繼續建議投資者短期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把資產配置向內需收縮集中,

短期逢低重點關注農業、食品等必需消費和醫藥醫療。

招商基金賈成東也表示,當前海內外市場應區別看待,國內市場有自己的內生動力,且基本面將逐季改善,投資者不應過度悲觀。隨著疫情逐漸好轉,前期被過分殺跌的受衝擊較大的優質資產或將再度出現戰略配置價值。

行情的主導邏輯,預計逐漸從流動性驅動向業績驅動轉換,行業配置上看好內需驅動的醫藥和消費板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