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延養老保險“紅包”開搶

稅延養老保險“紅包”開搶

醞釀多年的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近日開賣。國產大飛機C919首飛機長蔡俊,獲取了中國首張稅延養老保險保單。業內人士指出,稅延養老保險體現了讓利於民的原則,讓人們在購買養老保險為晚年生活提供保障的同時,可以減輕個人當下的稅收負擔。對打算購買的居民來說,這是一個頗有含金量的“紅包”。目前稅延養老保險在中國剛剛起步,未來,隨著中國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養老需求的持續增長,其發展潛力不小。 什麼是稅延養老保險

像馬先生一樣存在疑問的不在少數。對此,業內人士指出,根據試點方案,取得工資薪金、連續性勞務報酬所得的個人,其繳納保費時,在月收入的6%、最高不超過1000元範圍內的錢不用交個人所得稅。此外,賬戶資金收益暫不徵稅;領取商業養老金時,25%部分予以免稅,其餘75%部分按照10%的比例稅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除了可以降低個人當下的稅務負擔,銀保監會還算過一筆賬:假設一名參保人從30歲開始購買稅延養老保險,每月拿出1000元投保,產品保證收益率是複利3.5%。等60歲退休時,總共繳納保費36萬元,但賬戶價值變成了61.8萬元。通過精算,一個月可以領到2746元。

那麼,這樣的保險具體可以怎麼買呢?據介紹,現在一般可以選擇企業統一投保或者企業組織、員工自己購買,個人也可獨立投保。但同時專家提醒,個人投保者要及時到稅延養老平臺網站下載稅延養老扣除憑證並提供給扣繳單位,這樣才不會影響其享受稅收優惠。

可選購19款產品

太平洋人壽在上海簽發中國首張稅延養老保險保單、泰康養老用半天時間承保了約60單稅延養老保險、個人稅延養老保險信息平臺正式開通運行……從6月7日開始,上海市、福建省(含廈門市)和蘇州工業園區等3個試點地區陸續開啟了稅延養老保險產品的銷售“大幕”。

“在我這個年齡,為退休生活做好財富管理規劃已是一個必須要考慮的問題。不得不承認的是,僅僅依靠社保退休工資,退休後的生活水平會有一些落差。稅延養老保險的出臺,對我最大的吸引力就在於既能享受稅收政策的優惠,又為未來的退休生活準備了一份額外的收入。”日前購買了太平養老稅延型養老保險產品的韋女士如是說。

目前,已有太平洋人壽、中國人壽、平安養老、新華人壽、太平養老、泰康養老等6家保險機構共19款稅延養老保險產品獲得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批覆同意。這19款產品總體屬於3類:收益確定型產品(A類),提供確定收益率(年複利);收益保底型產品(B類),提供保底收益率(年複利),同時可根據投資情況提供額外收益;收益浮動型產品(C類),按照實際投資情況結算收益。

未來發展潛力不小

為了促進稅延養老保險試點順利開展,銀保監會還會同財政部、人社部、稅務總局發佈了產品指引,以此規範稅延養老保險產品開發設計。產品指引提出,稅延養老保險產品開發應當遵循“收益穩健、長期鎖定、終身領取、精算平衡”的原則,滿足參保人對養老賬戶資金安全性、收益性和長期性管理要求。同時,參保人在開始領取養老年金前,可進行產品轉換,包括同一保險公司內的產品轉換,或跨保險公司的產品轉換。

銀保監會介紹,本次稅延養老保險試點,自2018年5月1日起,試點期限暫定為一年。試點結束後,根據試點情況,結合養老保險“第三支柱”制度建設的有關情況,將有序擴大參與的金融機構和產品範圍。

對於稅延養老保險未來的前景,購買了新華人壽稅延養老保險產品的秦先生認為,從長期來看,稅延養老保險產品考驗保險公司的長期服務水平與能力。

褚福靈表示,各保險公司應充分把握住這次試點的機會,重視開發適合的稅延養老保險產品、提高服務的便利度、做好恰當的宣傳,不斷贏得消費者的信賴,促進自身長期可持續的發展。“未來,隨著中國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養老需求的持續增長,稅延養老保險還是有不小發展潛力的。”褚福靈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