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中考命題改革的歷程:2001~2019年 老師家長們快來了解一下

山西中考命題改革工作,實際是從本世紀初開始的、是與國家新課程改革的節奏始終相隨的,甚至可以說是國家義務教育評價改革與發展的忠實見證者與積極實踐者:從某種程度上說,山西長達18年的考改歷程,就是我國義務教育教學評價改革實踐層面的探索過程的縮影。

山西省中考命題改革的歷程:2001~2019年 老師家長們快來了解一下


山西的考改歷程大體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初步探索階段(2001——2010年)——積極大膽探索,多種經驗並存

本階段概述:為適應當時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山西各地突破傳統束大膽地開始了前所未有的探索與實踐,而且起步是考改與課改“聯手”推進,充滿活力,氣象萬千。但是,這種改革明顯帶有摸著石頭過河的特徵確實是挑戰與國感同在,經驗和教訓並存,這就為山西今後考改的全面發力,提供了寶貴的實踐經驗。

2001年 新一輪義務教育課程改革(簡稱“新課程改革”或“新課改”)啟動,國家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課改理念,山西的部分學校和縣區也開始醞釀落實這一理念,並開始有所動作。同時,山西省中考命題始終堅持“兩考合一考”的考試形式。

2002年 太原市迎澤區、臨汾市曲沃縣作為國家首批新課改實驗區,深度參與了新課改。

2003年 太原市、臨汾市開始單獨命制中考試題,與新課改的要求配套。其他地區由省統一命題。

2004年 以清徐二中、靈石二中為代表的學校自發進入課堂教學改革,學案教學、問題導學教學模式開始出現,並與新課改形成良性互動。


2008年 由於各種原因, 臨汾市在自主命題6年後,將中考命題權交間省裡。同時,以絳縣橫水中學、陽泉十二中、靈石二中、清徐二中為代表的學校,課堂教學改革工作搞得有聲有色、轟轟烈烈,新課堂教學模式逐漸成熟,有的在全國都享有知名度。


2010年 基於同樣的原因, 太原市在自主命題8年後,也將中考命題權交回省裡;至此,全省恢復中考統一命題。


山西省中考命題改革的歷程:2001~2019年 老師家長們快來了解一下


第二階段:全面啟動階段(2011——2015年) ——做好頂層設計, 推出“六個維度”


本階段概述:與全國多地一樣,由於升學競爭愈演愈烈,功利化的應試干擾變本加厲,山西中考試題同樣出現了諸多值得關注的地方。比如題型僵化、套路固定,有所謂“十年不變的說法”;再比如考試理念普遍滯後,形成一套自我封閉且自我滿足的應試審美原則。

在此背景下,2011年冬天,山西省教育廳、山西省教科院抓住課程標準修訂的契機,開始全面啟動中考命題改革,以達成“考改促課改”的戰略意圖一通過中考命題改革的槓桿,撬動全省龐大的基層課改,利用考改倒逼課改,以實現教育內涵發展的戰略構想。


2011年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 (2011年版) 》公佈,山西中考命題改革順勢而為。


2012年 山西省教育廳確立“考改促課改、課改推考改”的工作思路,在全省教研室主任會議上提出中考命題改革的“一箇中心”“三個原則”,即以“扭轉應試傾向,培養具有現代意識、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未來社會合格公民”為中心,堅持“嚴格以課程標準為準”的原則,堅持“穩中求受的原則,堅持“兩增兩減”的原則。“兩增兩減”:“增加探究性、開放性試題,同時提升其命制水平;減少知識性、技巧性試題,同時降低其難度”。


2013年 山西各科中考有關“開放性、探究性”的試題,比例明顯加大,有的試題答案多達數個。為適應這種變化,開始召開全省11個地市的閱卷組長培訓會議,目的就是統思想,以確保閱卷的公平公正。同時,積極練好內功,深入研究以PISA(國際學生評估項目)測試為代表的國際先進的命題理念,以此來整體提升山西中考命題的內在品質。具體來說,就是文科加大人文閱讀的考查,引導學生多進博物館、多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等;理科聯繫實際,特別是加大了理化實驗的考查,此舉的目的就是促使學生平時要重視做實驗,同時還要適當考科學史等。借鑑PISA測試的理念,使山西中考與國際先進的測試方式開始接軌。

2014年 隨著高考新政的出臺,山西省教科院按照山西省教育廳的部署,進一步加強中考命題團隊的建設,出臺了一系列培養、使用、管理等配套方案,並採用每年定期集中命題人員培訓、實戰操練等措施,以此提升學科命題團隊的業務素養。

同年,教育部頒佈《關於全面深化課程改革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省教育廳在教育部文件精神的指引下,頒發《關於深化基礎教育教學改革 創新育人模式的實施意見》的文件,明確提出“ 課程標準是考試命題的唯一依據, 嚴禁超標命題,中考不再印發考試說明”。此舉措可以說走在了全國的前列。

2015年山西中考命題改革進入 “新常態”,主要有四個標誌:其一,由於山西中考不再出考試說明,全省中考命題的依據就是課程標準,引導基層教師平時教學不要把心思花在對考試題型的研究上,要紮紮實實開展基於課程標準的教學;其二,首次明確要求考查課程標準中的“教學、活動建議";其三,將基本素養與能力測試明確作為中考測試的要求;其四,在總結多年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系統提出中考命題的“六個維度”:“①立足學科素養;②加大開放探究;③注重閱讀能力;④關注表達、交流、共享;⑤借鑑PISA測試理念;⑥落實課程標準中的活動建議。”當年,《基礎教育課程》發表《山西中考:五年改革歷程的總結與反思》,首次系統介紹了山西中考命題改革的做法;同年,出版學術專著《當考改遇上課改時》(上、下冊, 山西教育出版社)。

山西省中考命題改革的歷程:2001~2019年 老師家長們快來了解一下


第三階段:深入發展階段(2016 ——2019年) ——落實核心素養,助推升級換代

本階段概述: 2016年9月16日,中國學生髮展核心素養研究成果公佈,在全國產生了巨大反響。山西以此為契機,開始進行中考命題改革新的探索,中考試題的整體道界也因此得到全面提升。最突出的就是總結出助推核心素養落地的“四大手段”:跨學科整合、真實任務情境、不確定性結構、理性思維與批判質疑。

2016年 4月,顧明遠教授帶隊的國務院教育諮詢委員會來晉考察素質教育落實的情況,其間聽取了包括中考命題改革的情況彙報,對山西中考命題改革工作及其成果予以肯定;《人民教育》雜誌2016年第19期發表了《山西: 中考命題改革從根本上推動素質教育落地》一文。同年,山西中考命題“六個維度”得到進一步深化。9月,中國學生髮展核心素養研究成果公佈,教育部頒佈《關於進一步推進高中階段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山西抓住機遇,推出一系列相關舉措,推動核心素養與中考命題改革的對接,並總結提煉出助推核心素養落地的“四大手段”:跨學科整合、不確定性結構、真實任務情境、理性思維與批判質疑等。同年,廣東、青島等兄弟省市的同行專程前來山西學習中考命題的改革經驗。

2017年 中考命題團隊的核心成員總結、提煉出中考命題“六個維度”與中國學生髮展核心素養的“六大素養”(包括十八個基本點)對接表,並編制出“核心素養在紙筆測試中的評價量表”。4月,解讀山西中考命題改革的論文《考試命題體現核心素養引領教學落實育人目標》在《基礎教育課程》上發表。山西省教科院召開“山西中考命題改革新聞發佈會”,積極與社會溝通交流,弘揚考試命題正面效能,為進一步深化山西考改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5月,山西省教科院組織初中各學科召開“山西省核心素養與中考命題改革研討會”,為核心素養與中考命題的有效銜接做好必要且充分的準備。當年,多數學科的中考試題體現素養立意,“跨學科整合”等“四大手段”在命題中得以踐行。


2018年 1月, 齊齊哈爾市教科院帶領各學科命題團隊主要成員78人,專程來山西學習。《山西中考命題改革:基於核心素養落實立德樹人》在《人民教育》(2018年第2期)上發表。專著《核心素養視域下的課程標準教學活動建議指導手冊》(共7冊),由湖南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5月,包頭市、赤峰市等中考命題團隊核心成員前來山西交流。9月,教育部首次組織全國中考試題評估工作,山西參評的數學、歷史等學科得到好評。與此同時,開展關於“山西中考命題改革效能”的大規模調研,形成調研報告。同年,作為“六個維度”之一的“落實課程標準中有關教學、活動建議的實施研究”成果,獲2018年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山西省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特等獎。


2019年 濰坊、 青島、南京、吉林、河南等兄弟省市或來山西或邀請山西相關人員作有關山西中考命題經驗的報告。山西各科中考試題整體水平再上臺階。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山西中考命題“一核·六維·四手段”理論構建成型,成為未來幾年山西中考命題改革的指導方向;《中考改革如何為教育教學賦能——對山西中考命題改革效能的調研分析》在《人民教育》(2019年第2期)上發表。”


以上山西中考命題改革的歷程,始終遵循國家教育方針、政策,在山西省教育廳相關文件精神的指引下,穩中有變,變中求新,持續推進,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