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遊馬桑溪

昨天天氣晴好,在家看著窗外炫目而久違的陽光,突然想出去走走。做旅遊的有個最能檢驗自己是否還愛這個行業的方式,就是自己還有沒有想出去的衝動。因為如果哪天,你自己都發自內心的對外面的山山水水不再眷念,旅遊,可能在你心目中就只是一個賺錢養家的工作了。萬幸,我還殘存一點......


閒遊馬桑溪


經過四個紅綠燈,就輾轉來到了這個身份證上登記才滿兩歲,實際年齡可能上千年的古鎮:馬桑溪。現在據說又準備把它改名成大渡口古鎮,有的又說叫“義渡古鎮”。


閒遊馬桑溪


大渡口在重慶主城這個大家庭裡,無論是成立時間還是區域面積或者人口數量都是應該排在最末,但卻從來沒有“百姓愛么兒”的感覺。每天微信公眾號上鋪天蓋地的“重慶XX區要火了”,“你知道XX區明年會變什麼樣嗎?”之類的帖子比比皆是,屏幕戳爛了都看不到關於大渡口的利好消息。這個區即將要修重慶X站了,那個區又規劃建設什麼場館了,而大渡口近年一直就在默默地修公園,栽樹,打造生態環境。就像家裡老大、老二都出去賺錢養家,老么則在屋裡捯飭花鳥、喂金魚玩。所以生活在這樣一個環境裡,感覺......特愜意。

馬桑溪古鎮重建應該是2016年的事,17年開街至今,除了週末,平時裡遊客了了。信步在石板街上,看著道路兩邊的花花草草,偶爾還會有一列綠皮火車從身旁鐵路呼嘯而過。在這個凡囂塵上的城市裡覓得這一處清靜之所,也算難得。


閒遊馬桑溪


大渡口之名,源自長江邊的知名義渡,而大渡口的歷史從石器時代先人便已在此地留下印記,自戰國至秦漢,唐宋到明清,以馬桑溪古鎮為代表的長江渡口記錄著這裡千百年來的歷史傳承。近代以來,大渡口又因重鋼而興,因工業而盛,創造了抗戰時期和建國以後中國重工業建設的一段輝煌。隨著重鋼遷至長壽,大渡口以往的主要經濟支柱不在,卻留下了一堆當年重鋼工業生產汙染造成的遺留問題。

重鋼的原址現在修成了重慶工業博物館,在這片斑駁的園區裡,真實的保留下當年重慶鋼鐵為了保衛祖國,抗擊日寇做出的卓越貢獻的痕跡。也記錄著它為了新中國重建做出的點點滴滴。


閒遊馬桑溪


在古鎮的一旁建有一個嬌小的兒童樂園,零星的擺放著一些孩童們的遊樂設施,這樣大人們可以在江邊喝茶、聊天,孩子們也能自得其樂。

閒遊馬桑溪


閒遊馬桑溪


在古鎮裡有一個“網紅”咖啡館,是以一節綠皮火車為基礎修建的,旁邊還矗立著一隊神態各異的雕塑,真實再現當年大家搭乘綠皮火車奔赴外地,在火車站上的熱鬧場景。

閒遊馬桑溪

整個馬桑溪古鎮並不太大,慢慢悠悠的花上半個小時就能把它走上一個遍,轉得乏了,在街邊的小店點上一碗豆花,再配上一籠粉蒸羊肉。這種搭配與這個天氣真是很配哦。


閒遊馬桑溪


閒遊馬桑溪


吃完回家,繼續摳腦殼,想想春節去哪好......我愛我家,我也愛大渡口。真希望他繼續這樣提籠架鳥的發展下去,不當CBD。出門就是公園,也不堵車,多好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