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不僅能擺脫口罩的束縛,還能解鎖“古今同頻”智慧

“城市化進程帶來的矛盾正成為城鄉規劃必須正視的首要問題,其中單體數量遠大於城市數量的鄉村,成為各路規劃師展現才華的重要舞臺。”

伴隨著多年經濟急速發展,造成城市快速地向鄉村擴張,並不斷向鄉村索取資源,而鄉村發展則處在暫停鍵的附近徘徊,資源利用率低、人口流失、用地空置、鄉村特色文化消失等矛盾問題。

鄉村不僅能擺脫口罩的束縛,還能解鎖“古今同頻”智慧

鄉村振興戰略提出的目的是平衡這種失速的結構,重新構建雙向交流的通道。在這一過程中,鄉村遊憩空間作為一個橋樑,擔負起溝通城鄉的重責。

相比傳統旅遊度假區的發展,鄉村遊憩空間最大的優勢在於其地域標籤化。在《鄉土中國》一書中提到,“以農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態,遷移是變態”,也就是說鄉村人的“老根是不常動的”,這就形成了鄉土社會。

千差萬別的地域孕育了各具特色的鄉村風格,作為設計師只有對當地的資源刨根問底,用非常巧妙的方法去創造它,然後才能把原有的鄉村資源留下,滿足旅遊和休閒帶來的各種需求。

鄉村不僅能擺脫口罩的束縛,還能解鎖“古今同頻”智慧

如何讓遊客在鄉村遊憩空間中獲得真實、完整的鄉村體驗,許多操盤手、規劃師不斷的在試圖創造一種新的生活方式來回答,但是很難。

鄉村遊憩空間不僅僅是空間的體驗,最重要的是把鄉村真實的一面呈現出來。大美兒童世界作為鄉村遊憩空間重塑的典型代表,來看一看它是如何在鄉村創造出最美妙的樂園。

鄉村不僅能擺脫口罩的束縛,還能解鎖“古今同頻”智慧

大美兒童世界對鄉村遊憩空間的設計靈感來源於辛棄疾的《清平樂∙村居》:“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這首宋詞簡單明瞭的幾句便道出了中國傳統鄉間勞作、親子、自然環境等場景,圍繞人與人、人與自然的關係真實反饋原汁原味的生活

在大美兒童世界的操盤實踐中突出了教育屬性的自然樂園,真正激活了鄉村休憩空間的魂。

鄉村不僅能擺脫口罩的束縛,還能解鎖“古今同頻”智慧

自然為本:遵循《清平樂》中空間肌理營造,融入自然,打造無邊界、無圍牆式教育,以顏色設計和環境規劃借勢周邊環境為基本落腳點。

鄉村不僅能擺脫口罩的束縛,還能解鎖“古今同頻”智慧

韓建翠溪谷大美兒童世界——位於北京房山大山腳下的兒童遊樂園,依山傍水,環境優美,場地廣闊。

樂園為體:研究各年齡段兒童的喜好,摒棄“拿來主義”,用現代手法重新演繹傳統營造,自主設計拓展兒童身心的體驗項目。

鄉村不僅能擺脫口罩的束縛,還能解鎖“古今同頻”智慧

教育為魂:從入園到結束的每一個環節皆透露著教育特性,在遊玩體驗中喚醒對鄉村的認知。這種認知散落在樂園原創無動力設施中,把傳統文化與兒童的好奇心、家長的似曾相識結合,只為在自然中做一個真實的遊憩空間。

鄉村遊憩空間的重塑以構建人與自然、人與人和諧共生的遊憩場景為目標,從尊重鄉村自然肌理、延續鄉村文化肌理及迎合人的遊憩需求的層面出發,聚焦打造樂園式空間紐帶,注入教育屬性,讓兒童及其背後的家庭找尋故鄉的家教鄉風民俗。

——藍海點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