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透過燈籠的前世今生,觀其深遠蘊意

似乎燈籠自誕生以來,它便與元宵節產生了密不可分的聯繫

,而“建元看別上元燈,處處迴廊鬥火層”等古代詩句中對元宵節燈籠璀璨奪目的美景描寫,也使得我們如痴如醉,不禁產生出嚮往的念頭。據相關資料顯示,燈籠起源於兩千多年的西漢時期,其存在的歷史不可謂不源遠。那麼,在這漫長的時間內,它又經歷過哪些變化與發展呢?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透過燈籠的前世今生,觀其深遠蘊意

一、燈籠的故事與形式

1、歷史故事與神話傳說

據相關資料顯示,中國燈籠是世界上發明最早的便攜式照明工具,就連甲骨文中的“東”字,也似乎是由燈籠的形狀演變而來。在《宋書》中也曾有過“床頭有土鄣、壁上掛葛燈籠。”的記載,表明了當時燈籠的普及程度。雖然到現在,燈籠已不再用作日常照明物品,但每當春節前後、元宵來臨之際,中國人便又會打起燈籠,重溫古代氛圍,傳承鄉土情懷

說起燈籠,打燈籠這一傳統習俗必不可少,而有關它的來歷,在各種神話傳說與故事中,大致分著三種說法。其中,第一種說法與姜子牙有著密切的聯繫。傳說,當姜子牙完成封神任務之後,自己卻沒有司職,在天庭無處可去,只能趁著某位神仙不在時,替他補班,如此才有自己的一席安身之地。但當大年三十之際,各路神仙全都歸位之後,他卻又變得無處可去。

人間百姓可憐他,便點燃一盞燈,讓他在燈上待一晚。久而久之,這一行為變成了習俗,在中國民間廣泛流傳。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透過燈籠的前世今生,觀其深遠蘊意

第二種說法與東漢明帝劉莊有關。劉莊聽聞佛教有著在正月十五點燈敬佛的說法,加上他自己也有著提倡佛教、宣揚佛法的心思,便下令全國百姓也都在正月十五這天晚上點燃花燈,共同慶祝。打燈籠這一習慣也衝破了宗教的限制,開始在全國普及。而後隨著唐朝的國力鼎盛,人們的享樂之心漸起,正月十五打燈籠這一行為也愈發變得火熱,“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帝京”,真實寫照無比絢麗。宋朝時期在經濟的繁榮下對這一習俗則更加重視,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習俗。

第三種說法則完全是神話傳說。由於古代的人們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射殺了一隻神鳥,天帝震怒之下,要求三天後焚燬人間。天帝之女不忍看人類受傷,便悄悄下凡告訴了他們。而當眾人得知這一消息之後,便決定在那天打起燈籠、點燃鞭炮,營造出一番人間火海的景象。果不其然,天帝在看見一片火紅之後,誤以為人間已被點燃,便就此作罷,不再追究。這一神話故事表現了古代人們在面對自然時的無奈與敬畏

。但若從人們逃過一劫這一方面來看,卻又反映了人們的聰明才智和對生存下去的美好希望。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透過燈籠的前世今生,觀其深遠蘊意

2、大致形式

燈籠是一種籠狀燈具,在古代多用細篾圍成一個框架,然後用紙或紗這類的透明物體來連接,使內部蠟燭在燃燒的時候能看見火光,同時還多配有支架或提手,方便攜帶。

在不同的地方,製作燈籠所選用的材料也有所不同。如藁城式燈籠便是採用的鐵絲網作為主要材料,形成骨架,再以顏色絢麗的布料作為主要原料,增加美觀度。其實,燈籠隨著時間的發展,主要用途早已不是簡單的照明,而是為了把玩與欣賞,在歷史上也有過好燈籠被作為皇家貢品的故事流傳。

燈籠在設計上面也明確體現了人與其的交互性。宮廷內的燈籠由於需要體現皇家的威嚴,圖案一般比較簡潔,風格也顯得單一。相比之下,民間的燈籠顯得更加美觀。人們一般採用具有美好寓意的的圖案來作為燈籠外部的裝飾,如鯉魚和蓮花的圖案便代表了“年年有餘”。在動物類的圖樣的鯛科中,也以生肖類為主。另外,人們也將一些來源於神話或者是生活中的情節作為主題雕刻在燈籠上面。也因此,燈籠在一定程度上作為了文化的載體而存在。

在燈籠的製作過程中結合了眾多元素,如剪紙、繪畫、紙紮等各種傳統文化。

而在燈籠製作的流派主要可分為四大派系,分別是宮廷派、民間派、藝匠派和現代派。其中,宮廷派自然是為皇家服務,以六角宮燈最為著名,結構嚴謹,用料上乘,圖案精美,幾乎代表著宮燈藝人們的最高水準。民間派則是民間的藝人隨著自己的技術、想法而做成的燈籠,也許在製作的精美度上比不過宮廷派燈籠,但在風格上卻總能獨樹一幟,顯示出獨特的美觀效果。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透過燈籠的前世今生,觀其深遠蘊意

藝匠派是由專門製作燈籠為生的手工藝人組成。由於從事這一行業的多為對燈籠的熱愛者,所以他們在製作燈籠時也格外用心,做出來的成品質量自然也非同一般。同時,他們也會在長時間的琢磨中開創出新的燈籠樣式以吸引顧客,增強燈籠的新穎性。至於最後一種的現代派,產生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主要是依靠電動、聲控等科技手段來製作燈籠。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燈籠在大量使用時的安全性,促進了燈籠的存在與發展。

二、燈籠產生的文化寓意

1、詩詞歌賦--國家強盛的興奮與殷切希望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以燈籠為主題的詩詞歌賦可謂數量巨大,正是因為這些詩句,現在的我們才能在腦海中想象出一幅古代賞燈情況的盛宴。其中,又以唐朝和宋朝對燈籠情況的描寫最為多見與優美。“錦裡開芳宴,蘭缸豔早年。褥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接漢疑名霎,依樓似月懸。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一詩充分描寫了花燈燃起、人們提著燈籠到處遊玩的熱鬧場景,勾勒出一幅絢麗多彩的畫面。當然,花燈只是形式,

其中蘊含的卻是人們對國家強盛的興奮與殷切希望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透過燈籠的前世今生,觀其深遠蘊意

2、燈謎--增強人與節日之間的互動性

有關謎語的描述,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的《國語》裡面,便已有了雛形:有秦客廋辭於朝,大夫莫之能對也。而在後來的《武林記事》中“以絹燈剪寫詩詞,時寓譏笑,及畫人物,藏頭隱語,及舊京諢語,戲弄行人”的描寫則明確指出了將謎語書寫在絹燈上,

燈籠和謎語第一次聯繫在了一起。發展到了後期,燈謎這一形式便出現了。這種形式極大增強了人與節日之間的互動性,使得元宵節更加具有趣味性。同時,人與人之間也能通過這種方式來傳達相思、興奮等情感。

3、喜慶--美好希望與祝願

由於元宵節位於春節前後,這使其也沾上了喜慶的因素。在佛教教義當中,多以燈作為穿破黑暗的象徵性元素,所以當打燈籠成為普遍習俗之後,這一寓意也被擴大,表達了人們戰勝邪惡的理念。而春節在傳統神話當中更是一個戰勝年獸的慶祝儀式,兩相結合之下,使元宵節顯得更為隆重。而位於燈籠內部的燭光由於紙紗等物體的遮擋,也使其顯得柔和,如沐冬日,獨具美感。在唐代,官府更是重視燈節,人人張燈結綵,慶賀新年,同時體現出對下一年的美好希望與祝願。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透過燈籠的前世今生,觀其深遠蘊意

4、象徵意義--國泰民安,繁榮昌盛

燈籠在傳統文化中所象徵的理念也是多種多樣。宮燈代表著婚禮喜慶,竹篾燈則表示喪葬哀事,而由於“燈”與“丁”顯得讀音有些相近,所以也代表了希望人口興旺的美好祝願。另外,古代私塾開學之時,家長們會為孩子準備一盞燈,並由老師親自點亮,象徵前途一片光明。在國家層面上,彩燈相慶、花燈閃爍,越是熱鬧則越顯得隆重,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是“國泰民安,繁榮昌盛”的象徵。當初朱元璋在南京建都之際,便有過在秦淮河上燃放水燈的行為,場景蔚為壯美。永樂年間甚至在北京設有燈市,熱鬧非凡。

5、電影藝術

在張藝謀導演的《大紅燈籠高高掛當中》,燈籠被賦予了封建統治的寓意。電影當中,陳府的姨太太們每個傍晚時分都要站在自己的屋子前,等待象徵老爺寵幸的紅燈籠的到來。作為電影的主人公,頌蓮在經歷最開始的彷徨、不甘之後,開始為了紅燈籠的到來而與其她姨太太產生爭鬥。而在

爭奪紅燈籠的過程當中,一條又一條鮮活的生命喪失了生存的機會,極力代表了封建專制下對人們尤其是女性的壓迫。雖然頌蓮是大學生,象徵了新時代的到來,但這股力量在當時的社會情況下,卻又顯得那麼無助與弱小,只能屈服於大紅燈籠。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透過燈籠的前世今生,觀其深遠蘊意

三、總結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紅與光都代表了吉祥,而燈籠則恰巧可以完美地將這兩個元素結合起來,它可以在傳統文化中佔據重要地位自然也不奇怪。雖然隨著時代發展,燈籠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能起到的作用越來越小,甚至大多時候只能作為傳統文化的載體而出現,但我們依舊需要將這一物品傳承下去。

1.《探析燈籠文化在產品設計中的傳承與發展》

2.《宋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