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會玩樂丨踏青“渝”人古道,打卡重慶的千年鄉愁

美食,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美景,承載著人們精神生活的享受。重慶人民對美食、美景有著出了名的喜愛。春來了,在本期“老街會玩樂”中,將帶您瞭解重慶人們記憶之中揮之不去、滿是鄉愁的——“黃葛古道“,講述不為人知的重慶古道的傳奇故事,為您推薦重慶踏青好去處。

清風黃葛,樹蔭濃郁,古道長亭,山城人們,拖家帶口,踏青遊玩,攀高望遠。黃葛古道,是重慶知名度最高的一條古道, 也是重慶文化底蘊最厚重的一條古道,凝鍊千載巴渝文化。古道始於唐朝,直到明清,一直處於鼎盛時期,有著近千年的歷史,曾是歷代川黔商賈的必經之地,被譽為重慶的“絲綢之道”。古道承載著代代重慶人的記憶,傳說故事刻印在古道上的青石上,綠苔間,瓦礫中,一寸一景裡,穿過歷史的痕跡,將歲月的年輪,點點滴滴刻印在了人們的心裡。


老街會玩樂丨踏青“渝”人古道,打卡重慶的千年鄉愁

古道,由來已久,指的是古時人們行走的道路。《隋書.地理志》稱“古道繁織、逶迤遠上”;唐代詩人李端的“古道黃花落,平蕪赤燒生”;李白的“樂遊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古人對古道的描述,不僅說明了古道在中國具有悠長的歷史,還描繪出古道詩意的風景,道出了古道人生的冷暖和苦樂。

重慶的古道有多少?有的說有十大古道,也有的稱有二十條左右,究竟有多少,誰也說不清楚。但是按大方向來分,總括有四條:即往西的成渝古道;往北的嘉陵古道;往東的川鄂峽路;往南的川黔古道。在這四大古道中,保存最完好的就數通往雲貴的黃葛古道。


老街會玩樂丨踏青“渝”人古道,打卡重慶的千年鄉愁

黃葛古道,得名於古道旁的百年老樹——黃葛樹。黃葛樹,別名黃桷樹,在佛經裡被稱之為神聖的菩提樹,壽命很長。在重慶的大街小巷,百年以上的大樹幾乎比比皆是。“黃葛”一詞最早見於北魏酈道元《水經注》的記述:“江水逕陽關,又東右逕黃葛峽,又右逕明月峽。”黃是“老樹“之意。”葛“在《詩經》中就已有存在,《詩經·周南·樛木》曰:“南有樛木,葛藟累之……。” “葛”由“老樹葛藟”演化而來。宋、清以來,各地方都有記載,說明巴蜀之地一千五百餘年前就有黃葛樹了。

老街會玩樂丨踏青“渝”人古道,打卡重慶的千年鄉愁

黃葛古道起始於南濱路的渡口,是很多重慶人熟悉的一條古道,也是很多重慶人踏青都會選擇去的一條古道。古道呈丫字型蜿蜒而上,在山頂黃葛椏口匯合,全長約4公里。再往前走,經老廠鋪、過泉山椏、下三百梯出界,直到雲、貴。古道清幽,被歲月磨得光潔,斑斑駁駁之處,點點青苔鮮活。數百年來,無數背夫和馬幫曾在這條古道上流轉,無數的名人墨客在這條古道上低吟淺唱。

“野徑行無伴,僧房宿有期。塗山來去熟,唯是馬蹄知。”據史料記載,白居易被貶謫忠州(今忠縣)作刺史時,路經渝州(今重慶),聽說長江旁的南岸及塗山(今南山)的美景之美,遂下船登岸,沿一條依山的郊野小路攀登,夜晚借宿在道路旁的一座廟宇內,應和尚所求,寫下此詩。歷史已經久遠,無法考據,如若真是,那麼詩中提到的郊野小徑,便是現在的黃葛古道。詩中提到的馬蹄聲,就是說的黃葛古道上來往馱運貨物的馬幫。

老街會玩樂丨踏青“渝”人古道,打卡重慶的千年鄉愁

黃葛古道,是由青石板一階一階鋪成,到底有多少階,不可知。石是取自山中堅硬的山石,人工琢刻成石板或石條。石板鋪於路面,石條砌成石欄,依山就勢鋪出一條古道。道寬四至五米,不僅行人可走,還能通行馬幫馱重的騾馬。

老街會玩樂丨踏青“渝”人古道,打卡重慶的千年鄉愁

至今,在重慶還傳唱著一首關於古道,關於馬幫的民謠:“儲奇門過海棠溪,抬頭望見百鬥梯,牛兒打架鹿角場,鵝石板蓋鋪界石……走起走起到貴州”。這首民謠見證了,當年古道的樣貌,也記錄了馬幫行走古道的路線圖。

老重慶商業發達、物資豐富,客商將川江採集而來的貨物,打包裝運,乘渡船到南岸的渡口,換上騾馬或人力,由此開始漫長的徒行苦旅。經黃葛古道,在到達雲貴之後,換回珠寶、茶葉和藥材等,再從原路返回,過黃葛古道,回到重慶城區。這一來一往,風吹雨打,一路的艱辛,一路的希冀。其中的悲喜,只有走在古道上的人才清楚。

老街會玩樂丨踏青“渝”人古道,打卡重慶的千年鄉愁

走在古道上的各幫騾馬隊各有各的名號,有用居住地取名號的,如晏家灣、劉家坡、陳家場馬幫。有以姓名或綽號取名號的,如王暴眼、厥牙巴、大喉嚨馬幫等。馬幫的標誌各具地域特色,如雲南馬幫馱貨上路後喜歡插紅旗,而貴州馬幫喜歡打緑旗,旗幟上用五顏六色的絲線繡著各自的名號。趕馬人馱貨上路,少則十多天,多則四五十天,要自備乾糧,自帶碗筷、簑衣、斗笠、騾馬的草料等。

老街會玩樂丨踏青“渝”人古道,打卡重慶的千年鄉愁

古道沿途有正驛站和小驛站,能為趕馬人提供服務。正驛站也稱大站,備有馬房、槽道、水草,為馬伕和騾馬提供食宿。古道上最大、客流最多的大站數老廠驛站,也是現在遺存下來的最後的馬幫房。小驛站只管馬伕騾馬住宿,不提供餐飲和騾馬草料等,均由馬伕自理。

到了民國抗戰時期,重慶作為陪都,黃葛古道上的南山,成為了國民黨決策指揮的中心。古道通往雲貴,自然而然成為了戰略物資的重要運輸通路,成為遠征軍將士入緬作戰的必經之路,成為了戰時躲避戰亂的隱蔽居所,孔祥熙、于右任、連戰等眾多名人都曾居住於此。其中最被人樂道的是臺灣女作家三毛,1943年就出生在黃葛古道上的黃桷埡。由此還有了這樣一首順口溜“黃桷埡,黃桷埡,黃桷埡下有個家;生個兒子會打仗,生個女兒寫文章”。


老街會玩樂丨踏青“渝”人古道,打卡重慶的千年鄉愁

上世紀三十年代初,川黔公路替代了古驛道的功能,自古穿行於川黔鹽茶古道的馬幫逐步成了歷史記憶。直到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中期,黃葛古道依然還在使用。每逢週日,黃葛椏口的老街,山下的居民便上山趕集,在古道上,有徒步的、有挑棒棒的,人來人往、很是熱鬧。山上有清澈的山泉,走過古道的人都會在路邊雙手掬上,喝上一口,清涼解渴,浸入心脾。八十年代後期,黃龍公路通車,黃葛古道從此歸於沉寂,從人們的視野和腳下漸漸消失了......。

老街會玩樂丨踏青“渝”人古道,打卡重慶的千年鄉愁

現在,黃葛古道作為休閒步道,古道上可探遊的太多。 1000多級臺階蜿蜒山間,從海棠溪拾階而上,山勢逐漸陡峭,走過天梯雲棧,爬上老君坡,直到黃葛椏口,一路可看到楊家山、白莎墓、老君洞、文峰塔、老街民居、三毛故居和德國使館等多個自然和人文景觀。坐在玉皇殿頂樓走廊的長凳上看日落重慶,這種感覺難以言述。隱匿於茂林修竹深處的黔南義莊,和古道若即若離,另闢蹊徑翻山越嶺再與官道相接,充滿了神秘色彩。

老街會玩樂丨踏青“渝”人古道,打卡重慶的千年鄉愁

黃葛古道上,還保留了許多原味原汁的重慶老味道。有家不錯的牛肉館,有家200多年曆史的醪糟,有泉水雞,泉水豆花,老火鍋店,等等。春天來了,爬上黃葛古道,到山上挖野菜,合著麵糊煮熟吃,那叫一個美味。爬坡累了,依門而坐,來一杯蓋碗茶,與主人擺幾句驛道和馬幫的龍門陣,也是相當暢快的。

老街會玩樂丨踏青“渝”人古道,打卡重慶的千年鄉愁

參天的黃葛古樹下,青石板路被往來人群磨得水亮,彷彿記錄著這條古道的歷史與輝煌。斗轉星移,日月交替,如今,馬幫不在,客商不來,古西南“絲綢之路”也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之中。即便如此,這裡也依舊是重慶最負盛名的古道——黃葛古道,於重慶人而言,是刻骨銘心的鄉愁,是揮之不去、深入骨髓的記憶。

老街會玩樂丨踏青“渝”人古道,打卡重慶的千年鄉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