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中国茶·七大类

中国茶的分类,有不同的分类标准。例如按照成茶的形状来分,有片茶、珠茶、针茶、末茶等。但是比较好理解的分类方法是按照茶叶的颜色和制作方式来对茶叶进行分类,这也是目前日常使用最普遍的一种分类标准。根据这个标准,就形成了我们平常所说的七大茶类。

干货:中国茶·七大类

这七大茶类是:绿茶、红茶、黄茶、白茶、黑茶,这是用颜色分类的前五种,后面还有两种是鸟龙茶和花茶,现在根据最新的国家标准,普洱茶又单独分列出来。


绿茶

绿茶是不经过发酵的茶,通常是将鲜叶经过摊晾后直接下到二百度的热锅里炒制,以保持其绿色,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炒青。但是绿茶的制作方法也有烘青、蒸青等。至于我们为什么称它为绿茶,是因为它绿叶绿汤绿底,也就是干茶色泽发绿、茶汤颜色青绿、叶底颜色柔绿。绿茶是完全不发酵茶,总体的风格是外形造型优美,色泽鲜活,香气清高,滋味鲜爽,是中国消费者饮用最为普遍的一种茶类。

干货:中国茶·七大类

红茶

红茶与绿茶恰恰相反,是一种发酵程度大于80%的茶。在16世纪初福建就创制了红茶的做法。红茶的特点是红叶红汤红底,也就是干茶红中带有金毫、茶汤红浓通透、叶底红匀柔美。红茶的整体风格是色泽艳丽,香气蜜浓,滋味甘美,也是中国茶走向世界的拳头产品之一。

干货:中国茶·七大类

黄茶

黄茶的制法有点像绿茶,不过中间需要闷黄三天,从而形成了黄茶“黄叶、黄汤、黄底”的特点,也就是干茶颜色黄绿、茶汤黄亮清澈、叶底鹅黄诱人。黄茶的整体风格是色泽鹅黄,香气高爽,滋味爽甜,是一种风格独特、令人一尝不忘的茶类。

干货:中国茶·七大类

白茶

白茶基本上就是靠日晒制成的,使用白茶种,鮮叶要求达到“三白”,即嫩芽和两片嫩叶满覆白色茸毛。白茶和黄茶的外形、香气和滋味都是非常好的。白茶干茶如银或如雪覆绿叶,茶汤淡雅高妙,叶底嫩匀明亮、清新自然。

干货:中国茶·七大类

黑茶

黑茶原来主要销往边区,是在已经制好的茶青上浇上水,再经过发酵制成的。黑茶的发酵程度至少在80%以上。整体特点是干茶乌润偏深,茶汤红浓明亮,叶底褐而润带有弹性,整体茶汤闻起来有自然发酵的香气。黑茶因为有着较为完全的发酵过程,所以会伴随产生很多有益菌种,比如谢瓦氏曲霉等,对人体的健康有很大的益处。

干货:中国茶·七大类

乌龙茶

乌龙茶很多人也叫做青茶,是一类介于红绿茶之间的半发酵茶。乌龙茶在七大类茶中工艺最复杂费时,泡法也最讲究,所以喝乌龙茶也被人称为喝工夫茶。传统鸟龙茶最为突出的是叶底具有“绿叶红镶边”的特点,即在整体的绿色叶片的边缘有着红色的斑块。而现代鸟龙茶,因为追求香气的轻妙和茶汤涩度的降低,发酵程度已经较轻,这个特点已不明显。鸟龙茶的整体风格为外形壮硕,色泽砂绿到褐润,汤色橙红明亮,香气复杂、多变、美妙,滋味醇厚,令人回味无穷。

干货:中国茶·七大类

花茶

通常以绿茶为基茶,也有以红茶、乌龙茶、散料普洱为茶坯的,采用香花窨制技术制成的茶,重在花香保留的清爽持久。花茶虽然属于一种再加工茶,但是中国传统医学认为芳香可以开窍,而花茶结合了茶叶和鲜花的功效,深受大众的欢迎。

干货:中国茶·七大类

每大类茶的名茶都有很多,绿茶里有大家熟悉的龙井、顾渚紫笋、碧螺春等;红茶有滇红、宁红等;黄茶有霍山黄芽、君山银针等;白茶有白毫银针、白牡丹等;黑茶有茯砖、六堡茶等;乌龙茶有铁观音、大红袍、水金龟、冻顶鸟龙等;花茶有莲花香片、茉莉花茶等。


普洱茶

普洱茶是比较特殊的一种茶,原来一般都归在黑茶里,现在较多的观点认为,普洱茶应该单独成一类。因为普洱茶有生茶、熟茶之分,生茶靠近绿茶的感觉,熟茶靠近黑茶的感觉,而它又是一种随着时间流逝不断变化的茶,茶种也是以大叶茶为主,所以,单独成类似乎也言之有理。

干货:中国茶·七大类

至于有的人又把茶分为紧压茶、袋泡茶等,这是从茶的制作工艺上来分的,属于分类标准的混淆。事实上,任何茶都可以做成袋泡茶,而除了黑茶、普洱茶、鸟龙茶、白茶,有的茶也是能够以紧压茶的形式存放的。另外,中国早期的贡茶,也有很多烘青的团茶,也是紧压茶的形式。所以,不用过分追究分类,我们平常就以大家约定俗成的分类标准来分类好了。



【雷永丰号】普洱茶始于1716年,传承百年制茶工艺。每天分享茶叶干货,快来关注我们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