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錄∣資本和剩餘價值(十三)

摘錄∣資本和剩餘價值(十三)

(四)剩餘價值

摘录∣资本和剩余价值(十三)

1.最後從流通中取出的貨幣,多於起初投入的貨幣

G—W—G過程所以有內容,不是因為兩極有質的區別(二者都是貨幣),而只是因為它們有量的不同。最後從流通中取出的貨幣,多於起初投入的貨幣。例如,用100鎊買的棉花賣100鎊+10鎊,即110鎊。因此,這個過程的完整形式是G—W—G'。其中的G'=G+△G,即等於原預付貨幣額加上一個增殖額。我把這個增殖額或超過原價值的餘額叫做剩餘價值。可見,原預付價值不僅在流通中保存下來,而且在流通中改變了自己的價值量,加上了一個剩餘價值,或者說增殖了。正是這種運動使價值轉化為資本。

(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第176頁)

2.資本家不僅要生產價值,而且要生產剩餘價值

資本家所關心的是下述兩點。第一,他要生產具有交換價值的使用價值,要生產用來出售的物品,商品。第二,他要使生產出來的商品的價值,大於生產該商品所需要的各種商品即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為了購買它們,他已在商品市場上預付了寶貴的貨幣——的價值總和。他不僅要生產使用價值,而且要生產商品,不僅要生產使用價值,而且要生產價值,不僅要生產價值,而且要生產剩餘價值。

(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第217-218頁)

3.勞動力的價值和勞動力在勞動過程中的價值增殖,是兩個不同的量

包含在勞動力中的過去勞動和勞動力所能提供的活勞動,勞動力一天的維持費和勞動力一天的耗費,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量。前者決定它的交換價值,後者構成它的使用價值。維持一個工人24小時的生活只需要半個工作日,這種情況並不妨礙工人勞動一整天。因此,勞動力的價值和勞動力在勞動過程中的價值增殖,是兩個不同的量。資本家購買勞動力時,正是看中了這個價值差額。

(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第225頁)

4.價值增殖過程不外是超過一定點而延長了的價值形成過程

價值增殖過程不外是超過一定點而延長了的價值形成過程。如果價值形成過程只持續到這樣一點,即資本所支付的勞動力價值恰好為新的等價物所補償,那就是單純的價值形成過程。如果價值形成過程超過這一點而持續下去,那就成為價值增殖過程。

(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第227頁)

5.機器是生產剩餘價值的手段

像其他一切發展勞動生產力的方法一樣,機器是要使商品便宜,是要縮短工人為自己花費的工作日部分,以便延長他無償地給予資本家的工作日部分。機器是生產剩餘價值的手段。

(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第427頁)

6.使各種經濟的社會形態例如奴隸社會和僱傭勞動的社會區別開來的,只是從直接生產者身上,勞動者身上,榨取這種剩餘勞動的形式

因為工人在生產勞動力日價值(如三先令)的工作日部分內,只是生產資本家已經支付的勞動力價值的等價物,就是說,只是用新創造的價值來補償預付的可變資本的價值,所以,這種價值的生產只是表現為再生產。因此,我把進行這種再生產的工作日部分稱為必要勞動時間,把在這部分時間內耗費的勞動稱為必要勞動。這種勞動對工人來說所以必要,是因為它不以他的勞動的社會的形式為轉移。這種勞動對資本和資本世界來說所以必要,是因為工人的經常存在是它們的基礎。

勞動過程的第二段時間,工人超出必要勞動的界限做工的時間,雖然耗費工人的勞動,耗費勞動力,但並不為工人形成任何價值。這段時間形成剩餘價值,剩餘價值以從無生有的全部魅力引誘著資本家。我把工作日的這部分稱為剩餘勞動時間,把這段時間內耗費的勞動稱為剩餘勞動。把價值看做只是勞動時間的凝結,只是對象化的勞動,這對於認識價值本身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同樣,把剩餘價值看做只是剩餘勞動時間的凝結,只是對象化的剩餘勞動,這對於認識剩餘價值也具有決定性的意義。使各種經濟的社會形態例如奴隸社會和僱傭勞動的社會區別開來的,只是從直接生產者身上,勞動者身上,榨取這種剩餘勞動的形式。

(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第250-251頁)

本文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論政治經濟學》一書的第一編“直接生產過程”。

摘录∣资本和剩余价值(十三)
摘录∣资本和剩余价值(十三)

讀懂馬列 掌握真理

歡迎長按二維碼關注

摘录∣资本和剩余价值(十三)

以徹底的理論說服人

歡迎長按二維碼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