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和梵高,同为画家他在生前成名,努力又敢于突破

首先说明,我对绘画方面的专业知识知之甚少,本文所思所想皆来源于文学作品,仅供娱乐。

梵高

一提到著名画家,很多人都会想到那句话:“生前无人欣赏,死后价值百倍。”这样代表人物谁都能说出几个,当然了最著名的非梵高莫属。

现如今,梵高的作品《星月夜》属于世界十大名画之一,《向日葵》更是家喻户晓。

齐白石和梵高,同为画家他在生前成名,努力又敢于突破

梵高

可在当时,梵高出生于一个贫困家庭,一生都穷困潦倒,生前只卖出去过一幅画,就这一幅画还有可能是他弟弟忽悠的结果。说到这,我想起来某位知乎作者曾评价梵高是实至名归的啃弟一族,因为他从33岁开始,衣食住行和买画材的钱,都是靠弟弟提供的。

齐白石

  • 简介:齐白石,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中年时期开始北漂,以卖画为生,晚年曾和毛泽东共进晚餐,画虾堪称一绝。
  • 改变:不谈最初齐白石只是一名工匠后来转行画画,在绘画方面他也进行了重大改变。他在由木匠转变为画家以后,逐一研究学习了诗书画印,但是都不尽如人意;直到后来定居北京,转变画风,才成为了一代大师
齐白石和梵高,同为画家他在生前成名,努力又敢于突破

齐白石的成名之路

1.行万里路:

  •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句话虽然不一定完全正确,但是在中国很多优秀的诗人作者,都用他们的经历证明了这句话有道理。诗仙“李白”,据不完全统计,他曾游历过18个地方,到过206州县,攀登过80多座山,游览过60多条江河溪流,在那个时代就走了大半个中国。
  • 纵观齐白石老先生的一生,也曾游览过祖国的大好河山。40岁时,选择走出家门开启了游学之旅。就是在这段旅程当中遇见了贵人和师傅,学习多种绘画技法。据说齐白石先生也曾学习过油画,但是因为南方环境潮湿和国内市场等因素,没能继续。(有关这段经历,只是听说,在我搜集到的相关史料中仅提及了一句老先生尝试过西洋画法。)
  • 再回顾一下,中国从古至今涌现出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大多都眼界开阔,身处庙堂之上则为国献策,处江湖之远也都会览物抒情。
齐白石和梵高,同为画家他在生前成名,努力又敢于突破

2.所处圈层

  • 这部分本来想结合时代背景谈谈,但是我在搜集资料和素材时,发现齐白石身边的朋友更有意思,值得一说。之前我们说过梵高出身贫困家庭,属于社会底层人物。齐白石就完全不一样了,虽然也不算出身权贵,自学画以来就和同好为师为友;北平解放以后,参加周总理招待的宴会,结交顶层人事,而后更是走出国家走向世界。
  • 西班牙画家毕加索也曾用毛笔水墨作过中国画,正是模仿齐白石的笔意和画风,更说过:

我不敢去你们中国,因为中国有个齐白石。

  • 在中国,像余秋雨等人更是大赞齐白石的艺术成就。
  • 齐白石曾担任过几所高校的教授,弟子很多,著名的更不少,就连戏剧大师梅兰芳、评剧名家新凤霞也是他的弟子。

3.突破的勇气

  • 齐白石年轻时是个木工,我们可以认为他是为了有更好的发展,才去改行学画;他人生的第二次转变,迈出了舒适圈;第三次转变最为重要,敢于从零开始
  • 第二次转变发生在他40岁时,在这时他选择走出家门,去学习精进自己。这期间可以说,他学习了百家的画作,融汇贯通之后,已然达到
    画什么像什么的境界。
齐白石和梵高,同为画家他在生前成名,努力又敢于突破

齐白石真迹珍品

  • 对齐白石来说,最难的或许就是这第三次转变了。那是他已经小有名气了,理应安享晚年,当一个智慧老人。但是他敢于放弃自己已经获得的成就,从零开始。由此才能更上一层楼。

启示

齐白石之所以会成功,最大的原因还是他自身的努力。齐白石画虾之所以会活灵活现,那是他从小就细心观察的结果;转变画风以后变成大师,也是之前经验作用的结果。

从梵高到齐白石再到余秋雨甚至更多名人,我们不难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努力

努力,也是我们唯一可以控制的因素。作为老师的我,在入职以前就知道要引导孩子进行合理归因,在合理的基础上,把成功或失败归结为努力或不努力的结果。我们大人何尝不是应该如此呢?不要因为几次的失败就产生无力感,自怨自艾;更不要因为几次成功就洋洋得意,以为自己特别聪明。

人的一生就那么长,有趣的活下去,才是胜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