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你狠”——原來大蒜是洋貨,小蒜才是國產

文\\艾慄斯

大蒜,一種看似不起眼的鱗莖類植物,既可以看作蔬菜,也可以用作調味品。與其他顏色鮮豔、汁水飽滿的蔬果相比,大蒜真的是很低調的一種存在。

“蒜你狠”——原來大蒜是洋貨,小蒜才是國產

然而前一陣颳起的“蒜你狠”之風,大蒜一躍成了緊俏品,價格讓人高攀不起時,大家才幡然醒悟,原來我們的日常飲食生活中少了大蒜還真不行。

“蒜你狠”——原來大蒜是洋貨,小蒜才是國產

你就看吧——東北大哥吃燒烤,得配一個剝蒜小妹;北方人過年吃餃子,得有一盤臘八蒜才是講究人家;北京人的銅爐刷羊肉再鮮,也得嚼兩顆糖蒜爽口提味;山東人的大蔥大蒜配燒餅,吃起來也格外帶勁;西北面湯裡和牛肉一樣浮在高湯上的,是排鋪得齊齊整整的蒜瓣......就連海派的上海人,炒莧菜時必需同時請下鍋的也是大蒜。如果細數菜名中綴著“蒜蓉”、“蒜泥”、“蒜香”的佳餚,那就更是包含東南西北各地菜系,數量無窮無盡——仔細一想,大蒜可以跟除了米飯以外的任何食材搭配,無論牛羊、雞鴨、魚蝦、蔬菜、乃至麵食,都不在話下。“蒜你狠”真的是名不虛傳。

“蒜你狠”——原來大蒜是洋貨,小蒜才是國產

說大蒜不與米飯搭配也不妥貼。西晉時候的百姓就習慣就著大蒜吃白米飯,當然,這也是當時“民生之多艱”的一個體現。《太平御覽》中就記載了西晉晉惠帝逃難路上沒得多選,只能跟百姓一樣粗茶淡飯的經歷。

“成都王穎奉惠帝還洛陽,道中於客舍作食,宮人持鬥餘大米飯以供至尊,大蒜、鹽、豉到,獲嘉;市粗米飯,瓦盂盛之。天子啖兩盂,燥蒜數枚,鹽豉而已。”

晉惠帝就著白米飯吃下的蒜又叫“胡蒜”。看到這個胡字你們應該都清楚了,大蒜其實是個外來物。若要問起大蒜的英雄出處,得歸功於出使西域的張騫,是他把連通大蒜在內的石榴、葡萄、香菜等好東西帶回來,在中華美食圈發揚光大。正如西晉《博物志》(卷六)裡記載的:

“張騫使西域還,得大蒜、番石榴、胡桃、胡蔥、苜蓿、胡荽”。

張騫帶回的胡蒜後來又被人叫做大蒜,難道除了大蒜,還有小蒜嗎?你還別說,還真有,並且這小蒜才是我國土生土長的。晉朝郭義恭所著的《廣志》記錄說:“蒜,有胡蒜,小蒜。”晉代崔豹在其編寫的《古今注》中記載:“蒜,卵蒜也,俗人謂之小蒜。胡國有蒜,十許子共為一株,籜幕裹之,名為胡蒜,尤辛於小蒜,俗人亦呼之為大蒜。”

“蒜你狠”——原來大蒜是洋貨,小蒜才是國產

既然小蒜是國產,有關蒜的最早記錄自然也是關於小蒜的。《大戴禮記・夏小正》就有:“十二月納卵蒜,卵蒜者何?本如卵者也。”意思是小蒜的外形小巧如“卵”,因此又被叫做“卵蒜。”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裡同時提到了大蒜和小蒜:“大小二蒜皆八月種。春食苗,夏初食,五月食根,秋月收種。北人不可一日無者也。”

相比於大蒜的辛辣,小蒜的味道較淡。——“根莖俱大而瓣多,辛而帶甘者,大蒜也。”小蒜根莖小、瓣少而辣;大蒜根莖大、瓣多而甘。而要是說到入菜,大蒜的辛辣味道似乎更能化羶腥於無形,因此很快流行開來,逐漸蓋過了小蒜的風頭。

今天的大蒜,已經有了一個成交量上百億的世界市場,而這其中,中國作為世界最大的大蒜產地與出口國,對世界的大蒜供應達到了90%以上。基於大蒜在飲食中的重要價值,“蒜你狠”價格的波動,都牽動世界大蒜美食愛好者的心。

“蒜你狠”——原來大蒜是洋貨,小蒜才是國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