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數學史13-現代數學-走向蓬勃發展的新時期

1949年11月即成立中國科學院。1951年3月《中國數學學報》復刊﹝1952年改為《數學學報》﹞,1951年10月《中國數學雜誌》復刊﹝1953年改為《數學通報》﹞。1951年8月中國數學會召開建國後第一次國代表大會,討論了數學發展方向和各類學校數學教學改革問題。

建國後的數學研究取得長足進步,50年代初期就出版了華羅庚的《堆棧素數論》﹝1953﹞、蘇步青的《射影曲線概論》﹝1954﹞、陳建功的《直角函數級數的和》﹝1954﹞和李儼的《中算史論叢》5集﹝1954-1955﹞等專著,到1966年,共發表各種數學論文約2萬餘篇。除了在數論、代數、幾何、拓撲、函數論、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數學史等學科繼續取得新成果外,還在微分方程、計算技術、運籌學、數理邏輯與數學基礎等分支有所突破,有許多論著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同時培養和成長起一大批優秀數學家。

60年代後期,中國的數學研究基本停止,教育癱瘓、人員喪失、對外交流中斷,後經多方努力狀況略有改變。1970年《數學學報》恢復出版,並創刊《數學的實踐與認識》。1973年陳景潤在《中國科學》上發表《大偶數表示為一個素數及一個不超過二個素數的乘積之和》的論文,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中取得突出成就。此外中國數學家在函數論、馬爾可夫過程、概率應用、運籌學、優選法等方面也有一定創見。

1978年11月中國數學會召開第三次代表大會,標誌著中國數學的復甦。1978年恢復全國數學競賽,1985年中國開始參加國際數學奧林匹克數學競賽。1981年陳景潤等數學家獲國家自然科學獎勵。1983年國家首批授予18名中青年學者以博士學位,其中數學工作者佔2/3。1986年中國第一次派代表參加國際數學家大會,加入國際數學聯合會,吳文俊應邀作了關於中國古代數學史的45分鐘演講。近十幾年來數學研究碩果累累,發表論文專著的數量成倍增長,質量不斷上升。1985年慶祝中國數學會成立50週年年會上,已確定中國數學發展的長遠目標。代表們立志要不懈地努力,爭取使中國在世界上早日成為新的數學大國。

1950年,華羅庚毅然放棄了在美國優越的工作條件和優厚的生活待遇,舉家返回祖國,從此便將全副精力投身於祖國建設。首先重組中國數學會,籌建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分別擔任了理事長和所長職務,把工作的重點轉到培養青年數學家與發展中國數學事業上來。在數學所的工作中,他組建了多個學科的研究室,撰寫了《數論導引》、《典型群》(與萬哲先合作)和《多複變函數論典型域上的調和分析》等著作,帶領青年人開創新的研究領域,並親自給他們講課,指導他們修改論文和論著。1958年,中國科技大學創辦後,他先後擔任了數學系主任、副校長,並寫了《高等數學引論》第一卷、《從單位圓談起》等著作,為培養青年人嘔心瀝血。

從1965年開始,華羅庚將工作重心放到數學在工農業生產的普及方面。他選擇了以改進工藝為主的優選法和以改善組織管理為目的的“統籌法”,並加以普及。他撰寫的以這兩種方法為內容的小冊子,深入淺出,普通工人也能讀懂。他還身體力行,幾乎跑遍全國加以宣講。這在中外數學界可說絕無僅有,無怪乎在1980年的國際數學教育會議上,華羅庚所做的大會報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普及數學方法的若干個人體會”贏得了與會人士最熱烈的掌聲。

華羅庚曾寫過不少文章向青年人傳授治學經驗和學習方法,他提出“聰明在於積累,天才在於勤奮”,勉勵青年人勤奮學習、工作。他把讀書學習和打好基礎形象地概括為“由薄到厚”、“由厚到薄”的過程。“由薄到厚”是學習、接受的過程,即讀書過程中加上了自己的理解和體會、書就越讀越“厚”了。“由厚到簿”是消化、提煉的過程,即把所學的東西經過咀嚼、消化、融會貫通,提煉出關鍵性的問題,掌握其精神實質,這樣書又變得越來越“薄”了。

華羅庚十分關心和支持數學教育事業。50年代初,他親自主持編寫了我國第一套中學數學教材。華羅庚熱心倡導在中學開展數學競賽活動。從1956年至1979年,他多次擔任北京市和全國中學數學競賽委員會主任並親自主持命題、監考、閱卷和評獎等工作。特別是競賽前,他常親自給學生作報告,並將報告內容整理出版了兒童通俗讀物,如《從楊輝三角談起》、《從祖沖之的圓周率談起》、《從孫子的神奇妙策談起》、《數學歸納法》等。不僅向中學生傳授數學知識,還對他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華羅庚是享有國際盛譽的數學家,對現代數學做出了重大貢獻。他一生共發表論文約200篇,專著10本,其中有8本被國外翻譯出版,有些可列入本世紀經典著作之列。另外他還撰寫了10餘部科普作品。1983年,世界最著名的科學著作出版社--德國的斯普林格出版社出版了《華羅庚論文選集》,1984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又出版了《華羅庚科普著作選集》。他曾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第六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副院長,中國數學會理事長和名譽理事長。他還被選為美國科學院的國外院士(1982年),第三世界科學院的院士(1983年)以及德國巴伐利亞州科學院院士(1985年)。

華羅庚把-生都獻給了數學事業,1985年,74歲高齡的華羅庚東渡日本。6月12日當他正在做學術報告講完最後一句話的時候,心臟病突發。當晚22時,這位中國最傑出的數學家、著名的社會活動家永遠離開了我們。華羅庚實現了他自己“鞠躬盡瘁而已”的誓言,在科學講壇上光榮地奮鬥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脫穎而出,飲譽海外,培養青年,造福祖國,這就是這位傳奇式數學家所走的道路。他的精神將永遠激勵後人去攀登科學高峰。

陳景潤(1933.5——1996.3)是中國現代數學家。1933年5月22日生於福建省福州市郊的一個郵政局職員家裡,家境不好,勉強讀到高中,未畢業即以同等學歷考入廈門大學(1949年)。曾報名參加軍幹校未獲準。廈大學習條件好,同班只4名學生,倒有4位教授和1個助教。1953年畢業,去北京當中學教師。1954年,廈門大學校長王亞南將陳景潤調回廈門大學數學系資料室當資料員。陳景潤是華羅庚的《堆壘素數論》和《數論導引》第一批忠實的讀者。陳景潤的第一篇論文是關於華林問題,被送往華羅庚處,結果陳景潤在1957年再次調到北京,在中國科學院數學所工作。陳景潤198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中國古代數學史13-現代數學-走向蓬勃發展的新時期

陳景潤

這曾是一個舉世震驚的奇蹟:屈居於六平方米小屋的陳景潤,借一盞昏暗的煤油燈,伏在床板上,用一支筆,耗去了幾麻袋的草稿紙,居然攻克了世界著名數學難題“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創造了距摘取這顆數論皇冠上的明珠(1+1)只是一步之遙的輝煌,被國際數學界譽為“陳氏定理”。

1966年5月,中國數學家陳景潤宣佈證明了“1+2”,他的論文摘要發表在《科學通報》上。因為沒有發表詳細的證明過程當時他的這一成果並未得到國際上的承認。前輩數論專家閔嗣鶴仔細審閱了陳景潤的長達200頁的論文原稿,確認證明無誤,但建議他改進、簡化。文革中,正當別人熱衷於造反有理、鬥私批修時,陳景潤在極其艱難的政治氛圍和生活環境中,蟄居6平方米的陋室.七易寒暑,寫了幾麻袋的草稿紙,堅持不懈地繼續研究。 1973年,陳景潤在《中國科學》上正式全文發表了他的著名論文"大偶數表為一個素數及不超過兩個素數和乘積之和"。這一輝煌成就立即在國內外數學界引起了強烈的反響,被認為是“篩法的光輝頂點”。英國數學家哈勃斯丹(H.Halberstam)和德國數學家李希持(H.Richet)合著的數論著作《篩法》當時正在排印,他們見到陳景潤的論文後,立即增補了專章,以“陳氏定理”為標題,基本上全文轉載了陳景潤的論文。

5月21日,本來是個普通的日子,但在萬佛園和數學界而言,卻是一個非常的日子,在這一天的早上,一代巨匠,著名的數學家,中國的驕傲--陳景潤院士的骨灰在肅穆的陵園儀仗隊的護衛下和廣大愛戴他的同事、領導、學生和本來不相識的人們的簇擁下,安放在象徵著他一生奮鬥的終極,和至今仍是無人可及的數學成果“1+2”的造型墓中,第二天就是他的64歲生日。

 陳景潤生於1932年,早年畢業於廈大,曾經回到家鄉福州靠擺書攤度日,後調回廈大從事研究工作。在十生浩劫中遭遇"拔白旗"的磨難,1960年去大連洗刷試瓶以"洗刷思想"受到了嚴重迫害。

1975年,正值“文革”動亂之際,鄧小平同志一度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他力排眾議,以挽狂瀾於既倒的扭轉乾坤之勢,重整山河。在“高天滾滾寒流急”的日子裡,這位偉人犀利深邃的目光,同樣沒有忘記給處於逆境之中的陳景潤投去深情的一瞥。面對著惡毒攻擊陳景潤等科學家“走白專道路”的一派胡言,鄧小平拍案而起,斥責:“什麼白專道路,總比佔著茅坑不拉屎強!”當他了解到陳景潤頑強拼搏的傳奇式經歷和出類拔萃的業績後,無限感慨地說:像陳景潤這樣的“世界上公認有水平的”科學家,“中國有一千個就了不得”。

 1978年平反,2月17日《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同時轉載了《人民文學》上的報告文學《歌德巴赫猜想》。同年受到國際數學家大會的邀請,作45分鐘的學術報告。1982年獲國家科委自然科學一等獎。並再次受到國際數學家大會邀請作45分鐘的學術報告。1992年榮獲首屆華羅庚數學獎,1995年1月獲1994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獎。

1996年在美國講學期間因心臟病病逝,享年63歲。

他的一生是奮鬥的一生,是執著追求的一生,他用生命換來了《哥德巴赫猜想》這一研究成果,他是使中國在世界數學界成為巨人的開拓者,是值得我們為榮和學習的人,他更是妻子的愛人,孩子的好父親和學生們的好老師。讓他在這一具有特殊意義的墓碑下安息吧!

陳景潤院士墓由1+2造型構成,灰紅黑代表他在不斷向更深的領域攀登,1與2重疊表示了和的關係,其中還蘊含著先生的未盡事業就是1+1的問題,整個墓佔地3平方米,背靠青山,左臨桃林,右有如意湖,湖光山色交相輝映,時適中秋夕陽紅霞掛在山間,周圍山坡紅葉層層更顯優雅,深逐和恬靜。

陳省身(Shiing-shen Chern,1911.10.28-2004.12.3) 數學家。美國國籍。生於中國浙江嘉興。1930年畢業於南開大學,1934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研究院。1936年獲德國漢堡大學博士學位。1937年任西南聯合大學教授。1943年任美國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研究員。1946年任中央研究院數學研究所代所長。1949年任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1960年任伯克利加州大學教授。1981-1984年任美國國立伯克利數學科學研究所首任所長。1984-1992年任天津南開數學研究所所長,1992年起任名譽所長。中央研究院首屆院士(1948),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1961),英國皇家學會外籍會員(1985),法國科學院外籍院士(1989),意大利林琴科學院外籍院士(1988)。曾獲美國國家科學獎(1975),沃爾夫數學獎(1984)等。

中國古代數學史13-現代數學-走向蓬勃發展的新時期

陳省身

陳省身是20世紀的偉大幾何學家,在微分幾何方面的成就尤為突出,是Gauss,Riemann與E.Cartan的繼承者與拓展者。證明了一般的Gauss-Bonnet定理;建立微分纖維叢理論,並引入陳示性類,由此創立了整體微分幾何;引進了幾何的G結構,研究其等價問題;創立了複流形上的值分佈理論;為廣義的積分幾何奠定了基礎等。

陳省身還是一位傑出的教育家,他培養了大批優秀的博士生.他本人也獲得了許多榮譽和獎勵,例如1975年獲美國總統頒發的美國國家科學獎,1983年獲美國數學會“全體成就”靳蒂爾獎,1984年獲沃爾夫獎.中國數學會在1985年通過決議.設立陳省身數學獎.他是有史以來惟一獲得數學界最高榮譽“沃爾夫獎”的華人,被稱為“當代最偉大的數學家”.被國際數學界尊為“微分幾何之父”.韋伊曾說,“我相信未來的微分幾何學史一定會認為他是嘉當的繼承人”.

幾年來,他為祖國數學界舉辦三項大活動:一是在中國召開每年一次的國際微分幾何、微分方程會議;二是開辦暑期數學研究生教學中心;三是每年派20名中國數學研究生赴美國參加“陳省身項目”的研究。

菲爾茲獎得主、華人數學家丘成桐這樣評價他的老師:“陳省身是世界上領先的數學家……沒有什麼障礙可以阻止一箇中國人成為世界級的數學家.”

2004年11月2日,經國際天文學聯合會下屬的小天體命名委員會討論通過,國際小行星中心正式發佈第52733號《小行星公報》通知國際社會,將一顆永久編號為1998CS2號的小行星命名為“陳省身星”,以表彰他對全人類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