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為什麼沒有進入國家中心城市行列?

日日新77055711


題目應該修正一下,應該是長沙為什麼沒有進入國家中心城市行列。

因為國家中心城市是一個綜合考量,不是說你經濟厲害就可以入選,深圳作為四個一線城市之一都沒有入選。

什麼是國家中心城市:官方的城市等級劃分

國家中心城市的關鍵詞:核心、中心、樞紐、門戶、國家使命、國家形象。

國家住建部認為,國家中心城市是我國城鎮體系中最高等級的核心城市,在金融、管理、文化和交通等方面都發揮著重要的中心和樞紐作用,在推動國際經濟發展和文化交流方面也發揮著重要的門戶作用。

而國家發改委認為,國家中心城市是指居於國家戰略要津、肩負國家使命、引領區域發展、參與國際競爭、代表國家形象的現代化大都市,把考慮的維度說得更加具體。

2010年,國家住建部明確提出了五大國家中心城市,他們是北京、天津、上海、廣州和重慶。

2016年5月至2018年2月,國家發改委及住建部先後發函支持成都、武漢、鄭州、西安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至此,國家九大中心城市定下來了。九大城市中只都是省部級的直轄市或者副省級城市,只有鄭州是地級市,而且上一年度並未進入GDP萬億俱樂部。

我們有理由相信,國家中心城市還將擴大範圍,而且對城市的級別和經濟總量沒有硬性要求,更多的是綜合實力的考量。

長沙為什麼不提創建國家中心城市了?

國家中心城市設立不只是考慮經濟地位,還有戰略地位,政治、軍事、交通、文化、人口、對外交往的考慮,以及是否有輻射的功能,長沙輸在區位。

根據相關政府文件,之前已經明確提出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有廈門、長沙、南京、杭州、青島、濟南、瀋陽等七座城市。這些城市,無論哪一座城市入選,都可以找出足夠的理由,都不會太讓人意外。

但是具體來看,還有他們各自不同的實際情況。南京、杭州的實力毋庸置疑,但是因距離上海太近,區位上沒有獨特的優勢,暫時不會獲批;廈門的體量尚不足以支撐國家中心城市的定位;青島和濟南還需要時間的考驗;瀋陽作為東北的希望,下一獲批的呼聲很高。



而長沙2017年就進入了萬億俱樂部,經濟總量比鄭州要大;人均GDP方面,2017年長沙為13.5388萬元,而鄭州僅為長沙的2/3。長沙完全有實力進入國家中心城市。


中原城市群

但是在人口規模方面,鄭州比長沙多出僅200萬,在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方面,鄭州也要比長沙高出200多億遠來,鄭州引領的中原城市群人口規模有一億多人,因此,鄭州在城市的承載力、輻射範圍方面比長沙要強不少。而且長沙因為距離廣州和武漢都不遠,造成了大樹底下不長草的劣勢。最後,從地區均衡的角度來說,中部地區有了武漢和鄭州,長江中游城市群有了武漢,長沙短期內入選國家中心城市的難度較大。


長沙中游城市群

長沙也許是認識可能性不大,而且深圳、南京、杭州 、蘇州、青島、無錫經濟排在長沙前面,同樣沒有入選。因此,長沙轉而進行更加務實的“三個中心”創建(國家智能製造中心、國家創新創意中心、國家交通物流中心),只有在練好自己的內功的時候,在國家話語體系中才更有分量!

口號喊得震天響,不如擼起袖子加油幹!


老左說長沙


我來答吧。我剛剛從長沙回來,比較深入地在長沙工作和生活了五個月之久,應該不會黑湖南,也不會高抬湖北、河南、江西、安徽等同在一個區域的其它城市。

首先,題主所問要糾正一下,什麼叫“湖南為什麼沒有進入國家中心城市行列?”,提問都問錯了,先生。湖南是省,不是市,沒有中心省之說,只有中心城市之說,要麼問“湖南的長沙為什麼沒有進入國家中心城市行列?”或者就是“長沙、株洲為什麼沒有進入國家中心城市行列?”

其次,湖南地處中部,清朝乃至更早一點都是湖廣行省也就是今天湖南、湖北兩省合稱中的一部分,就是說湖南、湖北原先就是一家的,就叫湖廣省;是因為清末統治者怕這個湖廣省做大了,尾大不掉,才將他分開為湖南、湖北兩個省的,就以洞庭湖為界,拿起來一分,洞庭湖以北為湖北、洞庭湖以南為湖南;也難怪統治者害怕,民間有語云,湖廣熟、天下足。就是說,湖廣的魚米之鄉要是收穫了,天下人的衣食就可以滿足了。如果說江南是原先的錢袋子,那麼湖廣就是原先的糧袋子了。湖廣時期,國家的中心城市就是在武漢也就是今天的武昌府的位置的,張之洞治下的湖廣省府就是武昌的,那時就建了中國最早的鋼鐵聯合企業漢冶萍公司,就有了武漢大學的前身、也是近代中國建立最早的國立大學, 1893年設立的自強學堂,張之洞都督府的軍隊、後勤、商貿中心也都在武漢的漢口和武昌的前身江夏,基本沒有長沙什麼事的。

第三、解放初期呢,就是在1949年至1954年這五年,國家搞過六大行政區的建制,六大行政區政府或軍政委員會對其所轄的省、市、區實施領導和監督,這六大行政區呢包括了東北、華北、西北、華東、中南、西南六個大的區域,其中中南就包括了湖南、湖北、河南、江西、廣東以及廣西,即現在的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廣東、海南以及廣西壯族自治區七省區。當時的中南局第一書記、中南軍政委員會主席、中南軍區司令員都由林彪一人擔任 。中南局的首府就在武昌,那麼,為這樣一個大的首腦機關配套的科、教、文、衛以及軍、警、公、交設施也就都設在了武漢了,長沙即使發展得再牛,還能比廣州以及後面的深圳牛?

第四、十一五、十二五時期乃至現在,國家對湖北、武漢的投入是遠遠大於湖南和長沙的,比如萬里長江第一橋,比如二汽、比如武鋼,再比如三峽、比如南水北調;一個二汽就是一座十堰市、一個武鋼就是一個青山區。就是在當代,廣州軍區的空軍、還有很多的後勤設施也都在武漢,武漢的光谷也是國家戰略性的高科技企業集聚區,武漢的九省通衢的交通優勢,中科院分支機構最多和世界在讀大學生第一名的科教優勢,長沙能比嗎?就是長沙GDP超過武漢了,又能怎麼樣?更何況武漢是中國第九個現在是第七位的GDP過萬億的城市呢?

第五、客觀的說,長沙是個非常不錯的城市,比之原先中南局的廣州、深圳差點,跟武漢是伯仲之間的,而且中某種意義上來說,長沙的活力、後來居上的優勢更為明顯,完全是改開以後發展起來的幾家企業,比如遠大、比如三一、比如中聯、比如九芝堂、比如火宮殿,教育方面,比如中南大學、湖南大學、國防科技大學,都比武漢的民企和武漢後續發展的大學強,來勢也更猛、更具發展的潛力,武漢有過一段很酸楚的徘徊不前的十年,長沙沒有,武漢是汲取全省的資源在湖北一城獨大,長沙也沒有,湖南的各個地級市都發展比較平衡,株洲的中車、衡陽的核工業、常德捲菸都沒有遷移到長沙,長沙縣還是長沙縣,也沒有化為長沙市的一個區,還有,長沙的服務業、娛樂業、文化產業一點都不輸武漢,應該是比鄭州、南昌、合肥、南寧都要強,都要有活力的省會城市了。

第六、先讓武漢為中心,過後長沙再稱雄!我祝願長沙越來越好,起碼現在是中部地區僅僅比武漢差點的副中心城市吧?


坐看雲起於此時


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目前我國共有九座“國家中心城市”,分別是位居華東地區的上海;華北地區的北京、天津;華中地區的武漢;中原地區的鄭州;西南地區的重慶、成都;西北地區的西安以及華南地區的廣州。至於湖南則整體位於“華中武漢”和“華南廣州”兩座中心城市之間。

其實就我個人認為,湖南沒有城市進入“國家中心城市”的序列,並不是因為其經濟原因。相比之下湖南省省會長沙去年的經濟總量已經突破萬億,而相反被入選為“國家中心城市”的河南省省會鄭州和陝西省省會西安的經濟總量均低於長沙的經濟總量。由此可見,能否入選成為國家中心城市,其城市的經濟實力只是衡量的標準之一,但很明顯並不是最重要的衡量標準。

而就我個人觀點,長沙目前沒有成為“國家中心城市”,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其自身地理位置的原因和其自身城市影響力不足所導致。就比如說湖南規劃的“長株潭”一體化發展戰略,這幾年並無實質性的進展。這樣一來就更不用說長沙對省內其它城市經濟發展的影響力。當然武漢、鄭州和天津等城市也面臨自身城市影響力不足等問題。就比如說武漢經濟影響力勉強覆蓋到湖北鄂東地區,至於鄂西地區的城市經濟發展重擔還主要以襄陽、宜昌兩座城市為主。

再者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目前我國九座“國家中心城市”當中,武漢和廣州距離長沙都不算太遠。而根據數據調查統計,長沙距離武漢和廣州分別只有三百四十公里和六百四十公里。再加上長沙還處於兩座城市正中間,更是讓其自身的城市影響力發展陷入瓶頸當中。

無獨有偶,類似的事情還發生在“長三角”核心城市南京和杭州身上。南京、杭州都是我國老牌的發達省會城市,但兩座城市均不是“國家中心城市”。至於答案顯而易見,無非是因為兩座城市距離上海太近。而俗話說得好:“背靠大樹好乘涼”,但也有一句話叫做:“大樹底下不長草”。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國家中心城市”的設立只是為更好地幫助地區的經濟發展,而湖南則處於武漢、廣州兩座“國家中心城市”的輻射範圍之內。相信未來隨著武漢、廣州兩座“國家中心城市”的建設,其城市經濟影響力也愈發強勁,自此湖南也會隨之而邁上經濟發展的快速通道。


抵制抵制地域黑


評中心城市並沒有卵用,三十年前評計劃單列市和副省級城市,評上了的還不是有許多爛泥扶不上牆的,所以發展還是要靠自己本身,有好的營商環境,省市政府的支持和幫扶,辦公有效率,公平公開公正,自然而然就會快速地成長,打鐵還須自身硬。

而且因為一些因素,長沙一直以來都沒有得到過支持,以前還一直被打壓,比如說,長沙沒有鐵路局,當年勞動路鐵路橋要拓寬,鐵路橋跨過鐵路,所以涉及到鐵路局,不簽字你就沒法動工,市政早就計劃了,鐵路局拖你三年五載,你還只能等。還有長沙並不像武漢一樣擁有大量國企,來滿足市民就業,工程機械和媒體及新聞出版等六大千億產業鏈,是長沙政府自己從小企業扶植起來的,在扶植企業這點來說做得還是不錯的,如果國家投入一些大的央企和財政上的補貼,長株潭早就合併了,拿長株潭來說吧,中央是批准了,批下的是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社會綜合建設配套。什麼意思呢?就是政策沒有,資源不給,你自己用民間的社會融資去玩,玩起來了算你有本事。長株潭成品字型,中間相差二十公里,合併有多難,幾乎再造一個長沙城,要再吸引幾百萬的人口,還要有大量的招商引資來解決這些人的就業,沒有國家政策,長株潭只會停留在紙上,因為需要的財力物力都十分大。這也是為什麼從七十年代毛主席時代就計劃了,卻到現在也仍停在紙上。所以去掉這些虛偽的名頭,走自己的路才是正道。


賣智能水泵的老男孩


國家中心城市。

一定要告別單一面積大、人口多、經濟總量大指標體系。

一、國家中心城市。能否輸出思想、文化、產品、資本

二、國家中心城市。能否提供教育、醫療、交通、信息服務

三、國家中心城市。其經濟發展方式是否值得推廣四、國家中心城市。能否代表國家參與國際科學技術競爭。

科學、系統、全面解讀中心城市,看看長沙在國家層面的地位。

中心城市先要細分:

1、行政中心:比如首都、省會。 長沙,湖南省省會,國家級城市群中三角核心城市,中部第一個國家級新區。

2、交通中心:城市地理位置,交通輻射半徑、航空輸送量、高鐵發班數、公路、水運量等。

3、經濟中心:經濟總量、經濟發展方式(經濟發展方式是否值得對外推廣)、對外投資情況。

4、科教中心:985、211高校數量,本科院校學生總量、科技成果的數量及質量。

5、金融中心:資金總量,金融產品。

6、文化傳媒中心:傳媒的發達程度、受眾數量、傳播影響力 湖南廣電新跨越:三家衛星頻道,芒果TV臺網融合新標杆。

7、製造業中心:尤其是高端製造業的水平、總量、特點 中國工程機械第一城、 汽車產業第六城、 全國智能住宅產業化中心

8、服務中心:包括區域性機構,現代服務業發達程度,市場發育程度。

9、創新中心:創新平臺、創新要素 中國六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之一 發明專利省會第四,高新技術產業佔到長沙工業的六成以上份額,成為長沙經濟的核心增長


長沙樂趣事


首先指出一點,提問本身就有問題,不是“湖南”為什麼沒有進入國家中心城市行列, 而是長沙為什麼沒有進入國家中心城市行列?

我早就分析過,我國目前是9個國家中心城市,但是未來至少會有15-20個國家中心城市,以及60-70個區域中心城市。

未來會出現多個強二線城市,會邁入一線城市的行列,同時又是經濟強省的省會、國家中心城市、國家科技創新城市。會形成一個疊加效應,帶動周邊城市的發展。而長沙,毫無疑問,再此城市之列。

1、以下城市都有可能成為國家中心城市

除了目前的京津滬渝,以及成都、武漢、廣州、鄭州、西安這9個國家中心城市之外,我早就在專欄中分析過未來瀋陽、青島、濟南、長沙、合肥、南京、杭州、寧波、廈門、福州、貴陽等城市也有可能邁入國家中心城市。

2、長沙有實力成為國家中心城市

湖南地處中部,交通發達,緊靠珠三角,區位優勢明顯,長沙邁入國家中心城市,不足為奇!

從目前長沙的經濟體量來看,僅次於廣州、成都、武漢、杭州、南京五個省會城市,排在全國省會城市第六位。

總結:

長沙成為國家中心城市只是時間問題,即便是我國只有9個國家中心城市,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必然還會出現至少10個一線城市,長沙無疑再此之列!


蔣昊說經濟


從國家中心城市分佈圖就可以找到答案,四大直轄市和廣州是首批國家中心城市,現在是元老級別了就不在引用作為討論借鑑。

新增的鄭州、武漢、西安、成都四座城市均位於中西部地區。如果算上重慶,那西部地區就有三座國家中心城市。

然而這並不是開啟了同地區多中心的格局,原因在於區劃細分,西部被分為西北和西南兩大地區。
由此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就是同地區
是允許多個國家中心城市的,但是湖南省歸屬於中部崛起戰略區,由於區位優勢明顯,靠近珠三角的地理位置並非難以發展之省。

因此作為均衡經濟大省來統籌佈局,結合長江經濟帶、長江中游城市群、長株潭一體化等戰略規劃,湖南發展前景明朗,發展趨勢強勁有力。

就普通經濟發達地區江蘇、山東、浙江等省均未設立國家中心城市。

儘管同屬於中部的鄭州被“破格”提拔為國家中心城市,但這是有原因的,就算不說,想必大家也心知肚明。而武漢成為中部地區的國家中心,這不算太突然,畢竟此前已被文件列為中部地區中心城市。

長沙與武漢、南昌等城市正在構建“中三角”,有望成為中國第五大戰略城市群。未來還將搶抓“泛珠三角”、“泛大灣區”等國家層面頂級戰略優勢,加快建成中部地區第一強省。

隨著地域優勢戰略浮出水面,湖南自然會以全省範圍內統籌兼顧作為首要任務,大力推動與“泛大灣區”的交流,增強全省城市均衡率,有力提升郴州、永州、衡陽等臨粵城市綜合實力。

加大力度建設長株潭一體化,著力支持邵陽、懷化、常德、岳陽等市建立區域性中心城市。


正能量貢獻者


這個提問有些問題,應該說為什麼長沙沒有入選國家中心城市,而不是湖南!目前國家已經確立了九個中心城市!他們分別是2010年確立的北京,上海,廣州,重慶,天津,以及2016年確定了支持成都,武漢,鄭州,西安建立國家中心城市!

國家中心城市發展定位,不是單一以經濟發展為依據,而是城市發展的綜合實力,包括,政治,經濟,文化,交通,吸引外資,人才引進,對外交流等多方面!此外對於本地區經濟發展有帶動和引領作用!

相比較而言,華中地區,長沙影響力和輻射力,都不及武漢的力量大,這就很容易理解長沙沒有入選國家中心城市!

從未來國家發展規劃看,華東有上海,華北有北京,天津,華南有廣州,華中有武漢,西南有成都,重慶,西北有西安,中部有鄭州,未來唯一缺的就是東北地區!

就城市發展空間而言,瀋陽,哈爾濱,長春,大連最有希望入選!而大連雖然經濟第一,但是輻射力有限,位置因素!而且按照城市發展規劃,長春,哈爾濱,大連僅有六七百萬,瀋陽未來規劃人口到達1千萬,為東北地區唯一特大城市!所以未來瀋陽有望成為第十個國家中心城市!


一米月兒


長沙沒有進入到國家中心城市,無非是因為長株潭城市群沒有發展起來,而對省內其他城市又吸血太多。長株潭就是個進退不得,左右不是的政治產物,湘潭經濟有限,株洲有實業工業,但地理位置不突出,湖南應以長嶽一體化來打破僵局,畢竟岳陽背靠長江,以黃花機場為主體打造空港經濟,以岳陽城陵磯港口為延伸,打造湖南的對外貿易中心,本身岳陽與長沙實際距離也較近,目前芙蓉大道已經直通岳陽湘陰縣城,如果把岳陽至長沙的城鐵開通,相關政策往倆邊傾斜,相信必定會再次助推湖南經濟騰飛。當下岳陽機場通航在即,應給予岳陽更多的支持,成為名副其實的新增長極!(說句題外話,江西昌九一體化發展就還是很不錯的,作為老表而言,領導確實是有遠見,畢竟有港口的城市還是不一樣,縱觀國內外的城市發展,莫不如此。)


雅痞老男人


不入並不是表明可以不出,對國家的影響主要是在出上,不在出上下功夫是入不了的,無論是經濟還是政治,湖南這半個世紀以來都是式微的,湖南影響力的降低主要是教育的失敗,教育的失敗不是學校或家長的失敗,實際上是整個湖南官方教育體系與用人制度的失敗,回頭看一下,恢復高考以來,湖南實際為國家輸出了各行各業的人才,但這些人才的成長大多與湖南沒有太多關係,他們大多是在異鄉成長起來的,因此他們除了蔭家之外,對湖南本鄉的情感是沒有建立起來的,這樣一代人出去了卻少有互相的幫襯與提攜,於是湘幫的影響力就越來越弱,加之主要是蔭家,於是無論是在官場或是在商場的名聲也變得日益不堪,雖然在政經兩個領域湖南人並不乏人,但並沒有反映到對後世湖南的影響上,這一點與自清末到上世紀七十年代之前是有明顯區別的。

湖南人本性上是務實的,但現在的問題是湖南人已經偏激到務必實惠上了,當然這也是另外一種務實,出現這樣的問題最緊要的是湖南存在與東北類似的問題就是人際關係網太強,無論是政還是商,都夾雜著顯而易見的以人為主的關係網,而不是以事為主的關係網,如果不在教育上讓湖南人改變以人為主的關係網到以事為主的關係網上來,湖南將再一次實邊緣化,重新回到明以前湖南這塊地域的那個狀態,就是無論是文化,政治還是經濟都是繞開湖南走。

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正視湖南的實際情況,除了人,湖南什麼都沒有,要讓湖南在城市化社會成為有影響的地域,除了送人出去之外,還要請出去的湖南人回來,這樣才是提升湖南影響力的方法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