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自杀之谜:5封遗书曝光!精神分裂?江郎才尽?或生活无能?

海子自杀之谜:5封遗书曝光!精神分裂?江郎才尽?或生活无能?

“我不能放弃幸福,或相反,我以痛苦为生”。春暖花开的海岸可以是海子生命里动人的幸福,苦难也可以是他赖以生存的最直接养分,作家的文字如果足够动人,那就需要足够深刻的感悟。

每个人都想去感悟快乐,但海子却最终沉浸在痛苦里,留下五封遗书,最终卧轨自杀,留下无数悬念让后人去挖掘和猜测。

一 吟唱出一个时代的诗人

196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的海子,原名其实叫查海生。海子是个天才,不仅是因为他后来成为文学家才这样说,海子其实从小到大都天赋异禀得像个传奇,四岁时他就能去参加“毛泽东语录背诵比赛”,考上北京大学法律系时,海子也才15岁。

海子自杀之谜:5封遗书曝光!精神分裂?江郎才尽?或生活无能?

海子在1981年结识了后来成为《十月》主编的骆一禾。第二年,海子开始拿起笔开始创作他的诗歌,直到1984年《亚洲铜》免试,海子真正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在世俗里去渴望意境超绝的美好,敬畏着生命,也敬畏着死亡,诗人的浪漫,都在浸润在了海子的身上。

海子的浪漫是矛盾的,但他的矛盾和他的浪漫一样的迷人。海子的专业是法律,并且出生在了那样一个朴实的年代,现实主义的烙印在海子的思想上印得很深。

但他又用极度的浪漫主义去描绘自己的情感,他歌颂英雄,谱写史诗,将情感用最神圣的唱法去歌颂给这个世界。文学的创作,没有现实主义,会立不住脚,缺少了浪漫主义会失去很多味道,海子倔强地将两者揉进他的创作里,给读者最别致的感悟。

八零年代对于是诗歌来说,是一个烙印深刻的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的激情与淳朴的人民碰撞出的是最浪漫的词句。而海子,对于这个诗歌的黄金年代来说,又是一个最特别的角落,他代表着那个年代最浪漫的先锋性

。他和他的诗歌是如此特别的存在,以至于在他死后,很多文学家都认为,中国诗歌的先锋性也随着他的离开而消失了。

海子自杀之谜:5封遗书曝光!精神分裂?江郎才尽?或生活无能?

二 “离奇”的五封遗书

海子对于任何事情都会有深刻的思考,对于自己的死,他也深深地去思考过,在他奔赴死亡之前,他留下了五封遗书。第一封,强调了常远和孙舸两个人要对他的突然死亡负刑事责任,

他断言他一系列精神分裂的幻觉幻听症状都是他们两人搞的鬼。第二封则是再次强调了他们两人用“幻听”的方式对他进行了语言威胁,将内心沉郁的大部分原因也归咎给了他们。

第三封是写给爸爸、妈妈、弟弟的,这封信更是嘱托家人要找常远为他的死报仇,更加离谱的是,他还嘱托家人在复仇之前要练好气功。

第四封,海子选择写给骆一禾的,这时候骆一禾已经是《十月》的主编,除了再次重申常远的“罪恶”,海子在自杀之前还不忘嘱托老友帮他整理一下自己的诗稿,并且用稿费帮他还钱,从这个小细节可以看出海子本质上那种淳朴的可爱

海子自杀之谜:5封遗书曝光!精神分裂?江郎才尽?或生活无能?

第五封是投递给校领导的,他向校方控诉了常远和孙舸对他的精神折磨,嘱咐校方无论如何也要追究他们对自己死亡的责任。

但从这些没头没脑的遗书,几乎就能够断定海子有严重的精神分裂了,但因为他的控诉态度太过于坚决,有关部门还是对海子提到的人进行了调查。其中被海子反复控诉的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的常远,更是因此专门递交了书面材料。这份材料涉及的证人很多,每件事情都是有迹可循的,可信度是比较高的。

常远在报告中提到,他和海子的交往从未产生过什么矛盾,他们是可以聊的上话的朋友,他知道遗书上的内容是,完全是一种不可思议的态度, 因为实在是找不出原因,也没有任何的预兆。

如果要说唯一的疑点的话,还是“气功”,长远最后一次见到海子时,海子刚从西藏回来,这之前海子已经十分喜爱气功一类的东西了,这次去西藏也是为了“修炼”。专门讲气功提出来讲,不仅是因为这有关自己与海子的最后一次见面,还有一个原因是,海子是常远听到的第三个可能因为“

气功”而产生幻觉的事情了。

海子自杀之谜:5封遗书曝光!精神分裂?江郎才尽?或生活无能?

三 追寻不尽的“真相”

虽然一切证据都将海子自杀的真相指向为精神分裂,但对海子死因的追究从未停止过。诗人需要有追求才能创造出更好的作品,但那时候的海子在自己的领域已经站稳了金字塔尖,有人认为他正是成就太高,反而找不到进步的动力了,创作进入瓶颈,这种“江郎才尽”的痛苦情况将海子折磨出了精神分裂。

再浪漫的人,也无法摆脱生活种种折磨,关于海子的死,还有很多人猜测海子是否是因为生活无能。在爱情上,海子一直是一个失败者,他留不住爱的人,自己对于爱情也是极度地洁癖,这几乎决定了他永远无法在爱情上找到人生的幸福。生活的确不止有情情爱爱,但就算是最基本的工作,对于海子来说都是折磨。

海子自杀之谜:5封遗书曝光!精神分裂?江郎才尽?或生活无能?

诗人的心都是旷野的鸟,他们需要自由,需要去找寻自己的天空,但是海子从19岁参加工作开始,做的都是一些稳定得死板的工作,海子想要辞职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但他的父亲坚决不允许他就这样抛弃自己的铁饭碗。海子父亲的思维,完全是那个年代农民最淳朴的思维,淳朴到了迂腐的地步,以至于海子父亲坚持认为海子辞职就是丢掉了读书人的体面。

生活的每一记重击,都狠狠地打在了海子的心头,1989年3月26日,海子捧着《圣经》、《瓦尔登湖》、《孤筏重洋》、《康拉德小说选》四本书握在了铁轨上,这一刻的海子,不 同于当时写下遗书愤怒地去控诉他人的样子,他只留下了九个字,“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

也许海子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突然跳出了生活长久以来带给他的阴霾,又或许,他选择了用自己最后的浪漫和纯真,去与世界和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