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野外生存手册》—美军野外生存保存肉类食物的技巧

海里的食物

图:史蒂文·达文波特

如果你身处海边的话,找到足够的食物填饱肚子撑过一段时间应该不难。只要不用担心喝水的问题,大可以放心地吃。

植物

海藻在每一处海域里都很常见,是很不错的蛋白质、植物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来源。除了有一小部分细叶海藻会引起肚子疼之外,大部分都可以食用。阔叶海藻形似莴苣叶,常常漂浮在海面上,这种海藻不会引起人体不适。漂浮的海藻群同样为小鱼和螃蟹提供了庇护所,只要晃一晃,就能把它们赶出去。海藻需要用足够量的淡水洗干净,可以生吃,也可以干燥之后吃,口感比较酥脆。

《美军野外生存手册》—美军野外生存保存肉类食物的技巧

宽叶海藻

浮游生物

浮游生物这个词用来指在水面上或是接近水面漂浮着的各类型的海洋和淡水生物,它们因为太小,不能游动,所以主要是随着潮汐、海浪和风力四处迁移。

尽管在岸边更容易见到浮游生物,但其实它们广泛存在于海水和淡水中。

浮游生物主要分为三类。

● 浮游植物——微小植物和细菌

● 浮游动物——微小的动物

● 大型浮游生物——大的鱼卵和幼虫,以及浮游无脊椎动物

所有浮游生物都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是一种非常好的食物。因为它们漂浮于水面,所以很容易捕捞,只要将一张渔网系在木筏后拖行就可以。要取得最佳捕捞效果的话,渔网移动的速度应该比波浪稍快。浮游生物呈灰色,有些像面糊,种类不同,味道也各不相同。可以生吃、风干后吃,或是碾碎了吃。如果你发现捕捞到的新鲜浮游生物身体带刺,那么碾碎后再吃是个不错的选择。

在温暖的季节里,大量浮游植物会分泌有害物质(仅次于它们复制速度之快和数量之大),导致水的颜色发生变化,产生“赤潮”。这种毒素对海里的生物和人一样都有危害,而且多数时候毒性很强,有致命的危险。基本上,从产生“赤潮”的水中捕捞到的鱼类、螃蟹和虾,如果它们没有生病或是死去,就可以食用。而贝类(牡蛎、蛤蜊、贻贝、娥螺、扇贝等)的组织里会聚集“赤潮”毒素,所以当水中爆发“赤潮”或是爆发“赤潮”之后的1个月之内,它们都不能吃。消化这些毒素会导致麻痹性贝类食物中毒,有可能终生不愈。所以为了避免将来后悔,还是安全最重要:“赤潮”时期水里的鱼或软体动物都不要吃为好。

藤壶

只要时间够长,你的小筏子底下一定会出现藤壶。尽管它们有像壳一样的藏身处,看起来像是软体动物,但它们实际上属于甲壳动物(和龙虾、螃蟹和小虾类似)。新生的藤壶以浮游生物为食,幼虫期看起来就像是缩小的小虾米。它们一边生长,一边随着海水四处漂荡,寻找一个地方搭建自己像壳一样的家。如果小藤壶觉得你的橡皮救生筏还不错,就会以此为目标,分泌出一种像胶水一样的物质让自己牢牢黏在船底,然后开始建窝。由于它们藏在筏子的底面,很难被捉到,而且还容易损坏筏子,所以最好的方法是在救生筏四周系上一些塑料薄膜,藤壶会依附在漂浮的薄膜上,捕捉起来也更方便。塑料还能起到躲避鲨鱼的作用,减少鲨鱼擦过筏子侧面时可能引起的问题。

世界上所有温带和热带水域里都有海龟。在超过250种的海龟当中,只有大约5种是有毒的。这5种海龟身体里的毒素有可能致命,具体原因我们还不知道,但是很多人认为这和它们食用有毒海藻有关。

毒海龟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海洋,特别是在炎热的季节。吃过有毒海龟肉的人,大约有一半会丧命,而且一只海龟到底是否有毒,我们无从分辨。假如你仍旧打算冒着中毒的风险以海龟为食,记住千万不要吃肝脏,海龟的肝脏内聚集着高浓度的维生素A,对人体有害。小一点儿的海龟可以通过用棍棒击打,或者用钓的办法捕捉。吃海龟之前必须把壳去掉,从它们腹部侧面下刀即可。海龟壳最好不要丢弃,以备不时之需,在很多时间它可能会派上用场。

鱼在各种水域里都很常见,你只管甩出钓鱼线去钓就好了,不过前提是确认你的救生套装里备齐了各种的渔具。

哪些鱼可以食用

大部分鱼都可以食用,但绝不是所有鱼都可以!深水鱼一般没有毒,但是在深水里也可能会捕到有毒的鱼,所以一切都不是绝对的。为了减少吃到有毒鱼肉的风险,还是来看看以下几条基本原则吧。

一、有毒的鱼大部分长得要么方头方脑,要么圆乎乎的,浑身裹着像硬壳一样的皮,长着骨板或是骨刺。它们大多有着像小胡萝卜一样的嘴,小小的腮,小小的腹鳍,有的没有腹鳍(如下图)。

《美军野外生存手册》—美军野外生存保存肉类食物的技巧

河豚是有毒的

二、梭子鱼和红鲷鱼已被证实带有鱼肉毒,这种毒素对人体有害但一般不致命。鱼肉毒是由于鱼吃了带毒的东西,毒素在体内聚集,然后人又吃了这种鱼而引起的。生活在浅水或是环礁湖里的鱼最为危险。毒素最初源自一部分能够引起“赤潮”的海藻。

三、鱼身发黏,气味难闻,颜色可疑的鱼(腮的正常颜色应该是粉红色,且鱼鳞很健康),以及用手指按压鱼肉后会留下凹痕的鱼,都是不能吃的。

四、不要吃鱼的内脏,大部分鱼的内脏都有毒。

五、从赤潮中或是赤潮前后打捞的鱼不能吃!

——摘自《海边及海上生存法则》

如何保存和烹制野生动物的肉

图:史蒂文·达文波特 肯·达文波特

烹制方法

将肉类制熟能够起到杀死寄生虫和消毒的目的,而且口感也会更好,能让人食欲大增。烹制方法多种多样,不过有的从营养角度来说会更好一点儿。用水煮是最好的,不过得把汤也给喝了才行,因为在煮的过程中,肉里的营养大部分都跑到汤里去了。肉干最美味,但是油炸可算是最不推荐的一种烹制方法了,因为在炸的过程中会流失很多营养。

水煮

煮是最好的方法之一。如果没有锅,可以就地取材,临时制作一个。比如可以用中间凹陷成碗状的石头,但是不能用那种含水量高的石头,因为它可能会爆炸。或者找一块厚实而中间凹陷的木头,把它悬挂在火上方,也可以当容器用。如果你的锅不能悬挂在火上,那么也可以选石头。方法是将一堆木炭烧到很热,往里面加入许多石头,等到石头被烧热了,把装食物和水的容器放在热石头旁边,将烧热的石头放进去,直到水开始沸腾。为了让水持续沸腾,可以在容器上盖上树皮或临时制作的盖子,除了从容器里取石头或是往里面放石头之外,要一直盖着盖子。用这种加热方式,水不会剧烈沸腾,只会缓慢但是稳定地冒出气泡。

焙烤

焙烤是仅次于水煮的烹饪肉类的方法,分为以下几种不同的方式。

泥焙

泥焙的时候,不需要去鳞、去皮,或是对鱼或禽类事先做任何表面处理,在之后剥去干泥巴的时候,鳞片、皮肤和羽毛这些东西会一块儿被剥掉。用带黏性的泥巴把鱼或是鸟儿紧紧包裹起来,裹得越紧就越能保存水分,烤出来的肉不会很干。中等大小的鸟儿或是鳟鱼一般需要烤上15~20分钟,具体时间视炭火的温度而定。

包叶烤

用无毒的绿叶把肉裹起来,放在炽热的木炭上烘烤,能够将肉烤熟,同时能起到保护作用,还能给肉增加风味。烤贻贝或是蛤蜊时,一般会用海藻包裹,烤到它们的外壳打开就说明熟了。不要用带苦味的叶子。

坑闷

坑闷适合烤大块的肉,因为泥土能够把热量充分封住。挖一个比要烤的肉块稍微大一点儿的洞,要能装下肉块、石头基座和掩盖物。在洞的底部和四壁垫上石头,注意不要用含水量高的石头,防止它们爆炸,然后在这层石头上点火。

在洞口放上充足的绿色枝条,上面再放一层石头(这是加热后用来盖在食物上的石头),这样可以留下往坑里添加燃料的空间。绿色树枝烧尽了,会露出了灼热的炭层,把落下的石头拿开,往炭火里继续放入绿色的嫩树枝,然后铺上一层潮湿的绿草或无毒的树叶。把肉和蔬菜放进去,用更为潮湿的草或是树叶盖上,上面铺上一层薄薄的土,再铺上热石头。最后用泥巴把洞口封住。小块的肉要烤上1~2小时,大的则需要5~6小时,甚至是几天。

石板烧烤

把一块平坦的石头放在火上或是火焰旁边,要避免用含水量高的石头,以防爆炸。石头烤热后,就可以当成炸锅来用了。

烧烤

如果肉比较小,可以直接在炭火上烧烤,这种方式非常实用。在开始烤之前,先把肉用火焰灼一遍,这样能保持肉里面的水分和主要的营养。然后,用又细又直而且足够坚硬的树枝做无毒的串肉扦,将扦子沿着动物的脊柱下方一路穿过去。将肉块悬挂在炭火上面,不论用什么材料,只要能挂起来就可以。

食物的保存

让猎物活着

尽可能让猎物活到你打算吃的时候,这样肉肯定是新鲜的。小的啮齿动物或是兔子会吸引大型肉食性动物,所以要小心保护起来,不然等不到你吃,它们已经成了丛林狼的美餐。当然,如果你本来就打算用它们当诱饵,那就另当别论了。

晒干

把肉切成又长又薄的肉条,放在太阳下暴晒。用铁丝或绳子把肉条系在两棵树之间,保持在其他动物够不到的高度。将铁丝从每块肉的上端穿过,另一头系在另一棵树上。如果用绳子的话,先把绳子系好,然后把肉块一一搭在上面,肉块和肉块之间不互相触碰为好。晒干的时间可能从1天到数天,视湿度和气温而定。当肉变黑变硬,就说明晒干了。

《美军野外生存手册》—美军野外生存保存肉类食物的技巧


将肉类晒干后能够长期保存。留待将来食用

烟熏

将肉切成又长又薄的肉条,并且按照以下方法搭一个熏肉架。

把三根棍子绑在一起,做成一个6英尺高的三脚架。

把铁丝或是绳子绕着三脚架分层绑好,最低的那层离地面至少50厘米高。

如果是用铁丝,则要先把它从肉条的上端一片一片地穿过,然后系在另外一根棍子上。如果是用绳子,则应该先把绳子绑好,然后把肉搭在上面,而且肉条之间最好不要接触。

在三脚架外面套上遮盖物,你可以就地取材,比如说用雨衣之类的。

遮盖物和肉之间最好不要有所接触,而且为了保持空气流通,应该在三脚架的顶端留个小的开口。

《美军野外生存手册》—美军野外生存保存肉类食物的技巧

用烟熏法可以快速制作能长期保存的熏肉

搜集一些绿色落叶树的树枝,比如桤木、柳树、白杨之类的。可以把这些树枝砍断成小块,也可以把大块削成条。

在三脚架旁将这些木块点燃,当它们形成炭火层后,就将三脚架挪到火的正上方。如果需要的话,还可以继续准备炭火。

制作熏肉时,要把小块或小条的绿色木块放进热的炭火里去。绿色木头一旦燃尽就会冒烟。明火会破坏冒烟的过程,所以尽量不能让木材燃出火焰来。如果产生了明火,需要及时扑灭,但是小心不要把炭火层弄得太乱。不断加入小木块,直到肉变得又黑又硬即可,整个过程需要24~48小时。

——摘自《野外生存》

血肠和干肉饼

格雷格·达文波特

血肠

杀死猎物后,在它的脖子上割开一个口子,用容器把血液收集起来。把所有的残肉和血混合,用温火慢慢煮,煮到像肉饼一样黏稠,就可以进行下一步了。中型和大型动物的肠用来制作血肠皮再合适不过了,不过必须事先把肠里里外外都清洗,并且在热水里彻底洗净之后才能用。把肠切成15~20厘米的小段,用线把每段的一头绑住,然后把煮好的血和肉塞到肠皮里,塞紧,但是注意不要撑破——然后把开口的那头也绑起来。最后,用烟熏的办法处理血肠,具体步骤和上面所提到的熏肉一样。

熏制的时间因为各种因素而不同,不过一般为6~12小时。只要你发现血肠变干,并且很像是店里买来的肠那样密实,就说明熏好了。

干肉饼

用脱水的肉、脱水果酱和牛油或羊油(一种动物脂肪,主要是腰部和肾脏部位的硬脂)做成的干肉饼,特别适合长时间保存后食用。把浆果捣碎成饼状,干燥后和同样是干燥并捣碎的肉干混合起来,加上动物脂肪。把混合物滚成一个球,储存在封闭的容器里,避免动物和昆虫的接触。一般情况下,干肉饼能够储存好几个月。

——摘自《野外生存》

鱼的烹饪

美国陆军

不要吃那些已有腐败迹象的鱼,就算是经过烹制也无法保证腐败的鱼肉可以食用。

变质的鱼迹象为:

● 眼睛凹陷。

● 气味难闻。

● 颜色可疑(鱼鳃应该是红色或粉红。鱼鳞应该是明显的灰色,没有褪色)。

● 用手指按压鱼肉之后会留下凹痕。

● 正常鱼类的身体是潮湿的,但腐败的鱼是黏糊糊的。

● 刺激性的气味。

吃变质或腐烂的鱼会引起腹泻、腹痛、呕吐、瘙痒、麻痹,或嘴里会有一股金属的腥味。这些症状会在吃鱼之后1~6小时突然出现,一旦上述症状出现,应进行催吐。

鱼死后很快就会开始腐烂,特别在炎热的天气里。所以抓到鱼之后,要尽快做好烹制的准备。除去鱼鳃和脊柱下的较大血管,身长超过10厘米的鱼要取出内脏,除去鱼鳞或鱼皮。

你可以把一整条鱼穿在一根棍子上,置于明火上方烤制。不过,带皮煮是最好的方法,因为这样能最大限度地保留住营养成分,脂肪和鱼油都在皮肤下面,而且煮着吃还能得到鲜美的鱼汤。烹制植物类食物的所有方法对鱼都适用。可以把鱼包进一团黏土,埋在炭火堆里,等黏土变硬后,打开黏土壳,制熟的鱼肉就摆在你面前了。当鱼肉开始剥落就说明肉已经熟了。如果你打算把鱼储存起来以备后需,可以做成熏鱼或炸鱼。熏制前,要割下鱼头,取出脊椎。

就地取材的厨具和餐具

美国陆军

很多材料都可以用来当作炊具、餐具和储存食物的容器。

用木块、骨头、动物的角,或是其他类似材料可以做碗。一个中间凹陷的木块可以用作木碗,在里面装上食物和足够的水,将木头容器悬挂在火的上方,在水和食物里加入烧热的石头,并且不断用热石头替换木碗里变凉的石头,直到食物煮熟。

注意

内部有封闭空气的石头不能用,比如石灰岩和砂岩,被加热时可能发生爆炸。

你也可以利用树皮和树叶按照此方法制作容器,不过,这些容器必须保持潮湿,或是不能让火苗燃烧得太高,否则容器在水线以上的部分容易被烧着。

竹子也可以当作容器,只需要把两头竹节中间的部分挖空即可。

警告

封闭的竹子加热时可能会引起爆炸。

刀叉和勺子

可以用木头削出刀叉和勺子来,不过最好选择不含树脂的木块,这样吃东西的时候就不会顺便尝到树脂的味道,也不会弄脏食物。不含树脂的木头有橡树、桦树等硬木树。

注意:有的种类的树,其树皮本身会分泌糖浆或是像树脂一样的液体,有的是被切割时会分泌,这样的木材都不能选用。

龟壳或是木头可以做锅。就像前面提到过的碗一样,用热石头放在凹陷的木块里即可。竹子是用来做厨具的最佳材料。

如果你使用的是龟壳,必须先把龟壳的上半部分彻底煮沸,然后可以用它在火上加热食物和水。

水壶

大型动物的胃可以用来做水壶。把胃彻底冲洗干净,然后把底部绑紧,敞开上面的开口,然后想办法系上即可。

——摘自《美军生存指南:陆军战地参考便览21~76》

《美军野外生存手册》—美军野外生存保存肉类食物的技巧


用来烹煮食物的容器


《美军野外生存手册》—美军野外生存保存肉类食物的技巧


《美军野外生存手册》—美军野外生存保存肉类食物的技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