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苦與最樂

人生什麼是苦呢?貧嗎?不是。

失意嗎?不是,老嗎?死嗎?都不是。

人若能知足,雖貧不苦。若能平心,失意不苦。生老病死也是自然現象,也不要過分在意,明白這個道理也不苦。

在成年人的世界裡,苦與樂是並存的,壓力和釋放如果得不到很好的平衡,就會使你度入一個深淵,一個焦慮的人生,很難讓你從苦中解脫,只會讓你越陷越深,除了自救,他人愛莫能助。

最苦與最樂

認識一個朋友,他的外在條件非常好,學歷也不錯,自己經營一家電子公司,對他來說,事業如火中天,家庭也幸福美滿,唯獨讓他梗梗於懷的是他的母親。

他從小生活在單親家庭,他和母親的感情非常好,媽媽也對他照顧的無微不至,傾盡心血來培養他,他也很爭氣,沒有讓媽媽失望,考了好的學校,畢業後在一家大型電子公司上班。他本人也非常努力,後來憑著自己的學識專長和聰明,自己成立了一家小型電子公司,並且做的很優秀,沒幾年就買了一套大房子,還憑著自己的能力娶妻生子,之後不久也把鄉下的老母親接到了城裡自己身邊,讓老人家享受天倫之樂,這一切,看似非常圓滿,應該也是大家眼中的苦盡甘來吧。

就在母親來城裡不久,發生了一場意外,徹底讓他失去了心中的最樂。

一次母親在外出散步時,被一輛違規的卡車撞倒,當場就死亡了,沒留下一句遺言。我那朋友接到這個消息,當時就後悔的要命,他一直都說是他的錯,他不該把母親接到城裡,如果在鄉下,母親也不會死;如果那天自己不去公司,陪母親去散步,母親可能也不會死,如果,如果……

此後每天他都生活在痛苦的自責中,事業也一落千丈,妻子也受不了他的那副落魄樣,抱著兒子回孃家了。

最苦與最樂

每每看到他的那副自責樣,我都忍不住勸他:“別總是那樣自責,人的生死是有定數的,閻王要你三更死,你決活不過五更,我們永遠不知道意外和明天那一個先來,你在怎麼痛苦也挽回不了你的母親,好好打起精神,面對活人,不要讓你身邊的人在為你擔心才是真。”

後來再遇這個朋友的時候,已經是四年後了,他向我講了之後他的事。他說當年他都悔恨的差不多要追隨母親而去,因為媽媽是他小時候在這個世界上唯一感覺到溫暖的人,本來是要接她來享福的,可沒想到後來會這樣,他天天活在痛苦中。

有一天,他突然醒悟,他還有兒子,還有妻子,還有人要依賴他,他身上的責任不光光是母親,還有更多的親人。於是他又重新振作起來,把瀕臨倒閉的廠子又經營的有聲有色,生活沒有虧待他,他及時從焦慮的自責中走了出來,沒有愧對妻兒,估計他那在天上的母親也會欣慰,畢竟她也希望自己的兒子幸福吧。

最苦與最樂

生活中,只要我們不放棄自己,生活就沒有最苦與最樂,因為我們都有能力決定自己的方向,如果偏要把別人拉到你的生活軌跡上,或者你又要強行的進入別人的世界,最終的結果無非兩種,要麼在自己的世界裡等死,要麼在別人的世界裡被扯得四分五裂。

您的關注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