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经典《前夜》:叶琳娜是如何被英沙罗夫实力圈粉的(前十章)

重温经典《前夜》:叶琳娜是如何被英沙罗夫实力圈粉的(前十章)

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大家伙都叫他屠格涅夫,而我更愿意叫他一声屠大爷,以示敬仰。屠大爷这一生挺不容易,可以说是颠沛流离,有家也不能回。终身未娶,却喜欢一个有夫之妇。年轻时一时冲动,跟自己的女佣生了一个女孩,是放在祖母家养大的。虽然生活上、感情上都不是很顺序,可是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确实非常高。号称俄罗斯文学三大巨头之一,其他两个我们也很熟悉,一个是托尔斯泰,一个是陀思妥耶夫斯基。

屠大爷的作品很多,这部《前夜》写于1860年,也不是最早的一部。为什么我会选择这一部先读呢,这就要先问问我儿子了。有一天,我跟儿子说,我想读一些世界名著,你帮我选择一下。我儿子在书架前撅着嘴巴看了半天,最后抽出了《前夜》和《父与子》的合订本递给我。我说:你为什么挑这一本?儿子说:因为这本——薄。

好了,闲话少叙,进入正题。

重温经典《前夜》:叶琳娜是如何被英沙罗夫实力圈粉的(前十章)

第一章 我读外国名著的习惯是先快读一遍,之后再精读一遍。为什么呢?因为我看不进去(捂脸)。尤其是外国的文学作品,如果不是很了解他们的姓名结构、历史文化,就很难将自己的情绪带入进去。

像屠大爷这种文学巨匠,跟你玩的就是深沉,根本没考虑一开头就揪住你的小眼睛。掀开第一章全是平铺直叙,之后慢慢的才会进入故事情节。这要是放在我大中华的网文当中,开头一分钟之内你抓不住我的眼球,我立马就换书了,我跟你费这劲呢!怎么说呢,你大爷就是你大爷!人家屠大爷就不怕这个,写的很镇定。用了整整一章的文字来写两个公子哥趴在草地上在那穷白话,这两个无聊的人,一个叫别尔森涅夫:

"二十三岁上下,身材高大,皮肤黝黑,鼻子尖尖,鼻梁微勾,前额高而开阔,宽厚的嘴唇上含着矜持的笑容"

一个叫舒宾:

"他比他的同伴年长三岁,但是看起来要年轻很多;他的胡髭刚刚长出来,颏下才有一层薄薄的卷曲的茸毛。在他清秀的小圆脸上,甜甜的褐色眼睛中,漂亮的翘嘴唇边和一双白白的小手上,有着某种孩子似的惹人喜欢的东西,某种诱人而优雅的东西。"

他们是好朋友,都是贵族的后代。谈的什么呢?无非就是理想啊、事业啊、追求啊、爱情啊,以及一些新闻八卦之类的。当然,这一章看着是没什么意思,可是又很重要。你可以从他们对话的过程中,了解一个大家庭的凤毛麟角,以及其中几个重要人物的线索,后面会陆续登场亮相。或许屠大爷也知道,如果故事很简单的话,前面就不要整得太复杂了,交待交待要紧的,就直接进入正题了。

不过在这里要对屠大爷的风景描述提一笔,确实非常的好,应该可以作为同学们写作的范文。听说俄文版词句更佳,可惜我读不了原著。这是一个叫靳军的老师翻译的,从汉语的角度看也是很好的。请上眼:

"椴树下清凉而宁静;飞进它浓荫中的苍蝇和蜜蜂的嗡嗡声似乎也更轻一些;平整洁净的小草是绿宝石色,不见一点儿金黄;高高的草茎一动不动地兀立着,像中魔般地一动不动;一小束一小束黄色的花朵悬挂在菩提树的低枝上,静静的。醉人的气息随每一次呼吸涌入肺腑的深处,而胸腔也欣然吸入它。远处,从河的对岸直到天边,一切都灿烂辉煌,像是在燃烧;那边不时有微风掠过,吹皱了也加强了那边的闪亮,一层光辉的薄雾在田野上袅袅荡漾,听不见鸟声,它们在酷热时是不唱歌的;而纺织娘正四处喋喋不休。沐浴在清风下,沉溺于寂静中,听到这种热烈的生命之音,你会心旷神怡,它催人入眠,也勾人遐想。"

重温经典《前夜》:叶琳娜是如何被英沙罗夫实力圈粉的(前十章)

第二章 很短,短的让人猝不及防。一个叫卓娅的十八岁少女进入到我们的视线,她是这个庄园的养女,具有俄国血统的德国姑娘。这会儿打着小阳伞出来,是来叫两个公子哥回去吃饭饭的。这一章实在没什么好说的,不过就是引出卓娅这个姑娘出来罢了,因为后面还要交待她。这是一个反面典型,不能不说。你又不能不服气屠大爷的文笔,只是寥寥几笔,就将一个略带害羞的妙龄少女勾画出来:

"她沿着小径向前走,苗条的形体随着步履轻轻摇曳,还不时地用她戴着黑色半截手套的小手把她柔美的长卷发从脸上掠去。"

第三章 也很短,不过信息量却是特别的大。主要交待了三个人,一个是安娜,这个庄园的女主人,年轻的时候也是红花一朵:

"她是个矮小纤瘦的女人,长得眉清目秀,且多愁善感。"

在一次舞会上把一个青年军官迷住了,这个青年军官就是安娜以后的老公尼古拉,当时这小伙也不赖:

"他相貌英俊,身材魁梧。"

他们的结合,真的是因为安娜个人的魅力在发挥作用吗?真的不是,是尼古拉这个势利眼在年轻的时候就胸怀两大理想:当一个侍从武官和发一笔妻财。当然第一个理想破灭之后,他终于成就了第二个理想,娶了安娜为妻,过起了吃软饭的逍遥日子。这个尼古拉,可能是全书中唯一一个叫人感到厌恶的人物形象了。这人太不靠谱了,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家中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更让安娜感到气愤的是,这厮为了讨好那个有着德国血统的俄国小寡妇,竟然背着她给人家送去了两匹灰色马。这两匹马在农村可是重要的劳动力啊,值不少钱呢。可是,这个安娜为了维持这个家庭表面上的完整,从不当面说他的不是,当然背后也是恨得咬牙切齿,整日里以泪洗面。第三个要交待的是舒宾,这个舒宾啊第一章就出来了,他是安娜的堂房侄子。父母都死了,安娜不但供他上了大学,还在他母亲死后收养了他。但是,舒宾这小子还是挺不安分的,大学没念完就辍学了,非要学雕塑,立志做一个俄国的艺术家。当然他也有些天分,经过自己的努力在莫斯科也是小有名气。

第四章 终于让女主出场了,我怎么忽然有点想哭呢。就像刚才说的,屠大爷就是屠大爷。女主现在才出场,放在我大中华,我早就弃书了,着不起这个急。这个大女主叫叶琳娜,多好听的名字啊,她是安娜唯一的亲生女儿。舒宾是她的养子,卓娅是她的养女。这个卓娅本来是收来跟叶琳娜搭伴的,没想到她们之间根本没有共同语言,最后还是整天跟着安娜玩。在这一章,屠大爷感觉不能太冷落卓娅,就给她画了一副肖像:

"她是一个楚楚动人的,眼睛微微斜视的,带俄国血统的德国姑娘,鼻尖微宽,小小嘴唇儿十分红润,皮肤白皙,身体丰满。"

这一章主要是说午餐后,叶琳娜和两个公子哥的谈话,唉,又是谈话,整整谈了一章啊。先是叶琳娜对别尔森涅夫比较感兴趣,想聊聊天,可是舒宾过来捣乱,非要现场用泥巴捏个卓娅的形象。真是倒霉催的,相当有主见的叶琳娜立马给他一个下马威,搞得舒宾鸡飞狗跳的,最后自己被气跑了。虽然是三个年轻人之间的语言交流,但是可以看出来,舒宾是喜欢叶琳娜的,他喜欢的方式就是在她面前卖弄自己的才华。可是人家叶琳娜胸有沟壑、志在四方,哪里会将你这个不成熟的半大小子放在眼里。叶琳达对她这个表哥的评价就是:

"真是个孩子。"

那别尔森涅夫呢,叶琳娜对他有没有一点好感呢?有的,但也仅仅是一点好感罢了。这两个公子哥谁也没号准叶琳娜的脉,所以都不会有更多的收获。

重温经典《前夜》:叶琳娜是如何被英沙罗夫实力圈粉的(前十章)

第五章 写的是到了晚上,赌气的舒宾送别尔森涅夫回家

。这一路上,舒宾这个叨叨啊。他承认自己是爱上了叶琳娜,可叶琳娜却不爱自己,他认为她爱的是别尔森涅夫。别尔森涅夫是自己的好哥们,这让他很苦恼,为什么自己这么出色却得不到叶琳达的爱。舒宾在屠大爷这部书的人设就是太任性、不成熟,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别人都应该围着他转,否则他就不开心。同时呢,他又很博爱,行为又轻佻,不但在家里挑逗卓娅,还在外面无来由的去挑逗一个女佣人。这种心性的男孩子怎么可能让叶琳娜青睐呢。别尔森涅夫却对舒宾的判断不敢苟同,他虽然跟叶琳娜很谈得来,却也只是谈得来,并没有感觉到叶琳娜更特殊的爱。别尔森涅夫比舒宾要老成持重一些,尽管舒宾比他还大三岁。他的人生目标是当个历史教授,或是哲学教授,继续求学是他的下一步的人生计划。有爱情来临自然是好,可是没有的话,他也不会把自己搞得过于神伤。

第六章 也不长,主要是单讲叶琳娜的成长史。屠大爷没有将女主的形象打造的多么貌美无瑕,甚至还有些缺点,相当写实,就像一幅油画:

"不久前她刚满二十岁。她身材修长,苍白的脸晒得微黑,弯弯的眉毛下一双灰色的大眼睛,眼周围有几颗小雀斑,额头和鼻子十分端正,双唇紧闭,下巴尖削,褐色的发辫向下垂到纤细的头颈上。"

当然这些都无伤大雅。在性格上她又是容易激动、极易爆发的那一种。可能是随了他父亲尼古拉吧。优点也有,比如很有主见、决断比较迅速;而且特别善良。小时候她经常会救助乞丐,甚至一些可怜的小动物、小昆虫。叫人印象深刻的是,她还解救过一只被蜘蛛网困住的苍蝇,气得她父亲尼古拉说:

"喏,那你让它咬咬你,既然你心肠这么好。"

这样的叶琳娜跟周围的人格格不入,她自己也很苦恼。家庭就像是一座无形的囚笼,她这只小鸟总想飞出去,可又不知道该飞向何处。这里多说一点,这个写小说,人物的塑造是很重要的。屠大爷用了一整章的篇幅勾画了叶琳娜的性格形成,以及心理状态,就是为了以后的大爆发做准备。人物的形象立不起来,就无法合理的推动情节的发展,在这里,屠大爷不惜笔墨,是深意满满啊。

重温经典《前夜》:叶琳娜是如何被英沙罗夫实力圈粉的(前十章)

第七章 就说到了男主英沙罗夫终于出现了。他的出现就意味着——好戏就要开始了!在俄国的这些主要人物都基本上登场亮相了,我们这些吃瓜群众终于可以放心看大戏了。但是,我现在要说一句狠话,包括英沙罗夫在内,这些人物都是来给叶琳娜打酱油的。这部小说是真真正正的大女主的戏份,叶琳娜说了,谁都别想跟我争,还是看我的精彩表演吧!屠大爷确实很霸气,对于女人的形象塑造得也很细腻。在阅读过程中,我一度怀疑这部小说的女主其实是屠大爷思念女儿的产物。结果后来我发现我错了,他的亲生女儿没有活成叶琳娜,倒像是活成了卓娅。他女儿长大后嫁给了一个商人,但后来也破产了,她的嫁妆也被挥霍一空。他女儿独自带着孩子去了瑞士生活,从此再没有与屠大爷见面。这都是题外话了,说到英沙罗夫的出现,还得多亏别尔森涅夫,他很欣赏英沙罗夫,但是别人问他英沙罗夫到底哪里好,他又傻傻说不上来。可能,屠大爷之所以要塑造一个别尔森涅夫的形象,就是要让他引出英沙罗夫,给叶琳娜牵一回红线。真是防火防盗防闺蜜啊!他怎么也不会想到后来这两个人竟然搞到一起了,不然这个红娘他是绝对不会做的。自己的献媚倒成就了他人的好事,这个傻事也只有他能做出来。本来人家英沙罗夫都搬家了,别尔森涅夫还费劲巴力的找过去,非要让人家搬到他那里去住,这不是倒霉催的吗。英沙罗夫也不好拒绝老同学的好意,当然也不会白住你房间。商量好了,英沙罗夫又一次搬家了。屠大爷给英沙罗夫也画了一张肖像:

"这是一个约莫二十五岁的年轻人,消瘦得青筋突起,胸部凹陷,手上有粗大的骨节;他面部轮廓尖削,弯钩鼻,头发是蓝黑色,直而不曲。前额不宽,眼睛不大,专注儿深邃,眉毛浓密。当他微笑的时候,片刻间会从薄薄的、刚硬的、轮廓过于清晰的嘴唇中露出一口漂亮的白牙来。他穿一件旧而整洁的上衣,纽扣一直扣到顶部。"

第八章 的情节有些无厘头,到现在我也没明白屠大爷的用意。主要是说叶琳娜的父亲尼古拉又开始犯病了,当着老婆安娜的面抱怨舒宾的没大没小。安娜自然不会任由老公在这里抽风,就使唤佣人去喊舒宾来对质。一听舒宾要来,尼古拉反而认为安娜多此一举,没多大点事,让你给整复杂了。当舒宾跑来跟尼古拉对质时,尼古拉更加恼羞成怒了。到底是因为什么呢?是因为舒宾跑到尼古拉的老相好,那个德国寡妇那里玩去了,他们三个起初玩得还挺开心。可后来又因为几句玩笑话,舒宾把尼古拉给气跑了。这些话,舒宾都是单独说给乌瓦尔听的。乌瓦尔又是谁呢?他是尼古拉的堂叔,一个大胖子,退役的骑兵少尉,寄居在尼古拉家中。而且屠大爷还给乌瓦尔设计了一个动作:

"每当他不得不表示任何一种意见的时候,他才会把右手的手指头抽筋似的在空中扭动,先是从拇指扭到小指,然后再从小指扭到拇指。"

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动作啊,相当考验人的想象力。不会是九阴白骨爪吧?( 捂脸)乌瓦尔这个人物在整部小说中出现的次数不多,是酱油中的酱油,但却是叶琳娜一家中少有的明白人。

第九章 就比较简单了,主要是谈舒宾主动叶琳娜摊牌了,想做最后的努力。可是叶琳娜回复得也很坚决,我就是不喜欢你,你能怎么地?舒宾自然是搞得灰头土脸,相当的受伤。半道上碰到了别尔森涅夫,又发了一通感概,这才算是彻底死心了。

第十章 是别尔森涅夫又来找叶琳娜聊天。可是别尔森涅夫兜里的干货不多,谈完了他父亲的行为艺术,他就没什么可谈的了。在叶琳娜的追问下,别尔森涅夫只好搬出了自己的大学同学英沙罗夫。告诉她,这个人还有点意思,人生阅历非常丰富。而且他还是一个保加利亚的革命者,为了祖国的解放和独立一直在不懈的奋斗。现在为了接受完整的教育,才来到俄国学习的。叶琳娅第一次听到了这个名字,更为他的传奇经历所吸引。既然这么英雄无敌,那就见见面吧,也让我看看这个外国佬有多牛叉。有时间就过来家里坐坐,喝喝咖啡、聊聊天,互通有无嘛。你看看,这个叶琳娜这一天一天的过得有多无聊,全靠聊天打发日子。假如给她一部手机,还不疯了她了。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