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之战中国三野王牌的得与失


长津湖之战中国三野王牌的得与失

东线九兵团的作战对象是美第一陆战师的绝对王牌。是大致形成了合围之势态,但没能吃掉,自己却受损严重。原因:1、机动力不够,部队是逐次投入逐次被击破的,虽然有十二个师之多,实际上同时对陆一师作战的部队从未超过5个师;2、后勤跟不上,东线盖马高原奇冷,九兵团多南方人,又是刚从华东对台作战准备中匆忙北上,冬装都未及更换。许多部队实际上是被冻饿而垮的。3、目标错误,不是把陆一师分隔包围加以歼灭。而是将其三个团逐渐赶到了一起,最后一起突围成功。还有未及时攻击其防守薄弱的后勤基地,导致陆一师可以不断取得补给。4、指挥不灵。缺乏有效的通信手段,部队接到的命令跟不上形势变化。各个部队各自为战,严重缺乏协调。长津湖之战是中国方面不愿多说的一段,精锐的三野王牌就这么窝窝囊囊的垮了。东线是相对独立作战,宋时轮是最高指挥官。美军却对此很骄傲,一艘两栖攻击舰就命名为“长津号”,与塔拉瓦等相提并论。长津湖一战,中国方面有深刻的教训可以吸取。九兵团全部靠两条腿在雪地里前进,单兵携带的武器弹药有限, 据称唯一的重武器就是手榴弹(说到这我想起那时国产的木柄手榴弹由于使用铸铁弹壳威力远逊于美军带有预制破片的手雷, 且木柄手榴弹有爆炸死角就是其木柄方向,而手雷就没有)恐怕整个九兵团的火力还不如一个美陆战第一师。缺少冬装及雪地作战经验也给九兵团造成大量非战斗减员,据称有负责切断美军退路的埋伏部队发生整连冻死在雪堆里的情况。九兵团15万人,减员4万多,其中冻伤3万多,冻死1000多人,没有有御寒经验,治疗不得法,残废的很多,而且九兵团的炮兵都留在苏北了,部队只有一些迫击炮和火箭筒,火力和美国人没法比,二次战役后九兵团3个月不能出动,三、四次战役都没发挥什么作用,主要是治疗伤员。但中央和志司都没有对九兵团领导提出指责,是在是因为时间紧迫,准备仓促,是谁也有预料到的,在当时恐怕也是任何人无法避免的。至于美军也没讨到便宜,死伤11724人,其中冻伤了约7000多。陆战一师和第七师被迫撤退,美军之所以纪念它,不是标榜自己的胜利,而是纪念海军陆战队战斗的惨烈和悲壮,如同硫黄岛。至于此战的经验教训,我到认为应该从高层看,9兵团如果推迟几天出动,准备好冬装和粮弹再出动似乎较好,因为战役发起前6天(11月21日)美7师已经抵达中朝边境,但并未向西挺进,25日西线发起反击,到27日东线开始攻击,仍然打了美军个措手不及。关键是美军一直没有发现9兵团入朝。加之东西线之间隔着狼林山脉和盖马高原,东线之敌很难支援西线。关键是入朝初期,从上到下还是沿用解放战争中打大歼灭战思维,认为机会难得,而且同时对美军估计不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