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志愿军老兵的家国情怀:记黄继光战友钟发玖

1950年10月,为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作战,抗美援朝由此拉开大幕。在四川省绵竹市汉旺镇集贤社区,就住着一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传奇老兵。他经历过硝烟弥漫的战场,曾在枪林弹雨中浴血奋战,九死一生……这位老人名叫钟发玖,今年90岁。

一位志愿军老兵的家国情怀:记黄继光战友钟发玖

钟老近照

瞒着父母,他毅然参军,奔赴战场

1930年2月,钟发玖出生在中江县永泰区和平一村的一个贫穷的农家。由于姊妹多,家里穷困,钟发玖读了几个月书之后,父母无力再供他读书,年幼的他便在家中帮父母做农活,住的是泥草房,穿的是麻布衣,从小就吃尽了人间疾苦。

1951年3月,21岁的钟发玖,瞒着父母,从中江县永泰和平公社一大队七组参军入伍,当时,与钟发玖家距离30多公里的黄继光也从后来的继光公社入伍参军。“我母亲当时是看到我寄回家的信后,才知道我参军的消息,哭了好几天。我是家里最小的娃娃,父母都很疼爱我,但是我从来没有后悔过。”老人提起当年参军的决定,眼神依然坚定。

一位志愿军老兵的家国情怀:记黄继光战友钟发玖

年轻时的钟老身着戎装

1951年4月,入伍短训一个月后,钟发玖便随部队奔赴朝鲜。部队刚跨入朝鲜时,战火冲天,到处都是炸弹坑。前线战事打得异常激烈,伤员不断被转运下来。缺手、缺脚的伤员随处可见,有的伤员甚至肠子都裸露在外面……看到战友们的牺牲,更加燃烧了志愿军满腔怒火。钟老说,大家当时都纷纷发誓:不把美帝赶出朝鲜,护卫我们的国界线安全,绝不回国!1951年8月,钟发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赴朝参战,曾与黄继光并肩作战

一位志愿军老兵的家国情怀:记黄继光战友钟发玖

提起黄继光,钟老依然把每个细节都记得清清楚楚,“我与黄继光是一个团,一个营,黄继光在15军45师135团二营六连当通讯员,由于战争原因,我很少与黄继光往来,只有他送信才会到我们那里。当时我们部队要向597.9和537.3高地发起攻击,这里是敌人的碉堡,敌人的火力压得我们抬不起头,要把这个火力点压住,我们才能攻上去。”老人回忆说,“当时为摧毁敌人的火力点,便组成3个人一组的爆破小组,第一爆破组由吴三洋带队,牺牲了。第二爆破组由肖登亮带队,也牺牲了。第三组则是由黄继光带队的爆破组,他们带上手雷和爆破筒冲向敌人的火力点,黄继光带领两名战士勇敢机智地连续摧毁敌人几个火力点,一名战友不幸牺牲,另一名战友身负重伤,他的左臂也被打穿。敌人的照明弹将阵地照得如同白天,几条交叉火力封锁了前进的道路。”老人说,“那时的黄继光毫无畏惧,他忍着伤痛趁手榴弹爆炸烟雾的时候抵近了敌中心火力点,连投几枚手雷。当时黄继光把手雷用完了并负了伤,就只剩下了爆破筒。”

随后,黄继光向敌人的机枪火力点冲去,他把爆破筒塞进敌人的机枪孔,敌人把爆破筒又塞出。黄继光把手一挥,又把爆破筒塞进敌人的机枪孔,并用胸口堵住敌人的机枪孔,此时爆破筒与敌人的碉堡一起爆炸……听到爆炸声,我军迅速冲上高地,占领了目标。“为了战斗的胜利,他顽强地向火力点爬去,靠近地堡射孔时,黄继光用胸膛堵住了正在射击的机枪,英勇捐躯。”在黄继光英雄壮举的激励下,部队迅速攻占0号阵地,全歼守敌两个营。

连续运输八昼夜,荣立二等功

一位志愿军老兵的家国情怀:记黄继光战友钟发玖

一位志愿军老兵的家国情怀:记黄继光战友钟发玖

钟老的立功证书

上甘岭战役中,美军调集兵力6万余人,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对志愿军两个连约3.7平方公里的阵地上,倾泻炮弹190余万发,炸弹5000余枚。

战斗激烈程度为前所罕见,特别是炮兵火力密度,已超过二次大战最高水平。我方阵地山头被削低两米,高地的土石被炸松1—2米,成了一片焦土,许多坑道被打短了五六米,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持续鏖战43天,敌我反复争夺阵地达59次,我军击退敌人900多次冲锋。

“那时我们在武神山(朝鲜)打阻击战。”老人说,“经过两年多时间,整个武神山的坑道都打空了,敌人的飞机、大炮打过来,大家就躲到山洞里、坑道里,敌人的攻击一停,又才出来。战争不但残酷,而且也非常的艰苦,战场上只能在荒郊野外卧着睡,或战壕里、或防空洞里横七竖八地躺着打个盹。由于战事紧张,后勤补给常跟不上,吃、喝成了很大的困难,我们火线运输员运上来的粮食大都是压缩饼干,可是美军封锁太严密,无法搞到饮用水,没有水的话,压缩饼干根本吃不下去。又饥又渴的战士们没水喝,都喝自己的尿。电影《上甘岭》中战士们背水、送水被敌人机枪封锁扫射而牺牲并不是虚构的,而是我们的亲身经历。”没有吃的,就挖野菜充饥,敌人来了,饿着肚子也要拿起武器投入战斗。在上甘岭战役进行到最激烈的时候,钟发玖冒着敌方的炮火,在封锁区内连续运输弹药、物资八个昼夜,几乎未合过眼。“白天我们运输常常遭到来自空中的敌机狂轰乱炸,因此,上级指示我们夜间运输,一定要克服重重困难,不惜一切代价,坚决保障前线的物资需求。当时我们抱着必胜的决心,在战火中练就了一双双火眼金睛,在夜里不能开灯,只能借着月色的微光行进。在运输的过程中,我也没有害怕,心里只想的是一定要完成任务。”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志愿军陆陆续续凯旋回国。由于钟发玖的英勇表现,被志愿军总部授予二等功。

退伍后,成为社会建设的行家里手

一位志愿军老兵的家国情怀:记黄继光战友钟发玖

钟老(右一)回国后与家人团聚

1955年,钟发玖回到祖国,在河南驻马店岁平县的信阳步兵学院学习进行扫盲并学习军事知识。一年后,他又回到黄继光所在连当排长。1960年6月,钟发玖转业到湖南衡阳“712”矿,1962年,他回到四川“792”矿当工会主席。因为那段参军的经历,在回到地方后,工作上钟发玖总是充满了干劲,“我要加倍努力地工作,帮助牺牲了的战友完成他们未尽的事业,一起建设国家!”钟老的爱人说:“在工作中,他总是那么大公无私,总是把升职升薪的机会让给别人。”钟老听到爱人的话后总是笑呵呵的答道:“因为大家伙儿都在努力搞建设,有好的发展应该让给比我更优秀的人。”

一位志愿军老兵的家国情怀:记黄继光战友钟发玖

2007年,退休后的老人从成都来到绵竹市汉旺镇场镇与子女一起生活。2008年“5·12”地震后,他家的房屋受损,居住在离汉旺场镇几公里的武都板房区。在板房区的家里,志愿者发现他屋子里的照片后问起他与黄继光的故事时,他才提起那段难忘的烽火岁月。来自香港和台湾的志愿者知道他的事迹后,每次到绵竹来时都会来看望他。

在地震发生后,钟发玖所在的原兰州军区部队领导以及来汉旺抢险救灾的黄继光所在部队的领导多次来看望慰问,问到老人有什么要求时,钟发玖都谢绝了。“不给单位添麻烦。”钟发玖老人说,“我没有什么要求,当时在抗美援朝时,我们一起去了7人,现在还不知道他们的去向,希望他们都好好活着。”

“当时我们一个连有200多个人,到最后只剩下了几个人。”老人提起当年的战友,眼里泛起了泪花。“比起牺牲在朝鲜的战友,我感到很知足,很幸福。”这是老人一直念叨的话,也是经历过残酷战争的洗礼的一位老兵的人生观、价值观……

(钟发玖 口述 / 德阳绵竹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整理)

编审:姚晶晶

通联:国防时报新媒体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