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爆發前的四個徵兆,當四種情況同時出現時,就要提高警惕了

二戰全面爆發前,法國巴黎還是一片祥和,人們沉浸在繁華盛世中,對即將爆發的大戰毫無知覺。法國在波蘭淪陷後度過了一個無所事事的冬天,人們高喊著“寧要希特勒,不要勃魯姆”。對於法國來說,二戰是在一夜之間爆發的,沒有絲毫徵兆。然而並不是沒有徵兆,只是法國人沒有注意到而已。現代軍事專家分析戰爭爆發前的徵兆,如果出現了這三種情況,那麼離戰爭爆發就不遠了。

戰爭爆發前的四個徵兆,當四種情況同時出現時,就要提高警惕了

一、金融危機。發起戰爭的理由各種各樣,根本問題在於“利益”二字,國內矛盾無法解決時,勢必要發動對外戰爭轉移矛盾。第二次世界爆發的前兆是30年代的經濟蕭條;日本發動侵華戰爭前國民經濟虧損嚴重,黃金不斷外流;海灣戰爭爆發前,伊拉克陷入嚴重的財政危機中,被迫發動侵略科威特戰爭。除宗教矛盾、領土紛爭、民族衝突外,經濟危機是導致戰爭爆發的又一大因素。

戰爭爆發前的四個徵兆,當四種情況同時出現時,就要提高警惕了

二、囤積物資。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戰爭是最消耗國力的國家行為,也是對國力強大與否的最大考驗。現代戰爭中的物資消耗程度是常人難以想象的,再強大的國家,也必須提前數年囤積戰爭物資,如黃金、煤炭、石油、鋼鐵、糧食、藥材等等。發動二戰前,希特勒從1922年就開始籌備物資了,以提高青少年身體素質為由對全國13-18歲青年進行集訓,成立航空俱樂部培養飛行員。第一次動員令發佈時,德軍在三個月內就從20萬人擴充到了400萬。

戰爭爆發前的四個徵兆,當四種情況同時出現時,就要提高警惕了

三、輿論攻勢。古人講究“師出有名”,現代戰爭也不例外,發動任何戰爭都需要一個無比正義的理由,這樣才能獲得國民的無限支持、長期維持士氣。當一個國家進入戰備狀態時,所有媒體都會對敵對國或某件事進行大肆宣傳和抹黑,佔據輿論制高點,煽動民族主義、復仇主義等,煽動民眾情緒。

戰爭爆發前的四個徵兆,當四種情況同時出現時,就要提高警惕了

四、軍事演習。軍事演習不僅僅是一種常規訓練手段,在特定環境下也有掩蓋戰略意圖、威懾敵人的作用,歷史上有許多戰爭都是借演習之名,公開把部隊部署在敏感區域,然後出其不意發起致命一擊。這四種情況單獨出現時並不能說明什麼,只有在極短的時間內頻繁地發生時,就要警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