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爾薩克這個讓我發瘋發胖的“金胖子”


包爾薩克這個讓我發瘋發胖的“金胖子”

從記事起,每天清晨,爐臺上總燒著長輩沏的一壺奶茶,蒸汽飄出壺嘴,如同一縷煙飄在上空。

茶沏好了,端上餐桌,一家人圍坐在餐桌前,一眼望去,餐布上鋪滿包爾薩克和切好的饢,擺著酥油和自制的果醬。

包爾薩克這個讓我發瘋發胖的“金胖子”

哈薩克族的早餐,在每個普普通通的日子裡,都充滿儀式感。

當我回憶這樣的場景,沏茶人是我的母親,或是我的外婆。這一場景發生在早餐時間,或是喝下午茶時間,或是親友歡聚一堂時的夜晚。

不論何時,身處何地,與誰在一起,為何而聚,只要是在哈薩克族的家裡,我都能吃到包爾薩克,喝到熱騰騰的奶茶。

包爾薩克與奶茶的經典搭配,在哈薩克族的日常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

包爾薩克這個讓我發瘋發胖的“金胖子”

包爾薩克是哈薩克族傳統美食之一,是一種日常食用的油炸麵食

哈薩克族的俗語中說到:包爾薩克是拉近人與人之間距離與情感的載體之一。

當去拜訪他人時,哈薩克族會把包爾薩克當作見面禮之一,與其他禮物一同帶去。另外,在婚禮上會向來賓拋撒包爾薩克,以示喜悅和歡迎。

包爾薩克這個讓我發瘋發胖的“金胖子”

包爾薩克有面團厚實成球狀的、也有用拇指捲成圓形的;有因為加了駱駝奶,而得名的“駱駝”包爾薩克;也可以將包爾薩克做成實心長條狀,哈薩克語稱其為“大拇指”

不過,最常見的就是金黃色的四邊形包爾薩克。

包爾薩克這個讓我發瘋發胖的“金胖子”

就如往期,小編說過包爾薩克與哈薩克族形影不離,這份深情彷彿是——不管我走到哪裡,都會把你帶到哪裡。

我在距離家鄉2800km+的城市上學,經常會想念家中美食,尤其想念在外吃不到的包爾薩克。

有一回,我特別想吃包爾薩克,然後讓家人寄一些到學校,沒想到寄過來的卻是小個兒的“大拇指”,並不是我常吃的金黃色四邊形的“小胖子”。

為此我向媽媽抱怨說怎麼寄錯了,媽媽告訴我,我想吃的金黃“小胖子”不易存儲,可能剛寄到學校就壞了。

包爾薩克這個讓我發瘋發胖的“金胖子”

足不出戶的這一個多月,媽媽每天變著花樣做好吃的,尤其是包爾薩克,吃完一盤接著再做一盤。

為此,我高興地合不攏嘴,一來是因為高興,二來是因為一個接一個的包爾薩克塞滿了嘴,以至於合不攏嘴了。

包爾薩克這個讓我發瘋發胖的“金胖子”

接下來,我將向你們展示令哈薩克族著迷的(四邊形)包爾薩克到底是怎麼做成的。

包爾薩克的製作過程


首先,準備好適量的麵粉放到盆中,依次往其中加一勺發酵粉、200g牛奶、兩個雞蛋、鹽水約250-500ml、大勺(炒菜用的勺)酥油,再加白砂糖約100g。

包爾薩克這個讓我發瘋發胖的“金胖子”

充分混合所有食材,混合均勻之後進一步和麵,待麵糰沒有空隙、充分粘黏,即可停止。

用乾淨的保鮮膜裹住或用器皿蓋住麵糰,靜置45-60分鐘,待麵糰充分發酵。

包爾薩克這個讓我發瘋發胖的“金胖子”

面醒好後,把麵糰放在案板上再進行一次充分揉捏,讓麵糰更柔軟,將留在麵糰間隙的空氣排出。

用刀把大坨的麵糰,切成幾個小麵糰,再把麵糰壓平,用擀麵杖將麵糰擀成攤展的薄面(按照個人口味,面可擀得薄一些,也可厚一些,但整張面要厚度均等)。

用刀(常用切面滾輪刀)從縱向、橫向都切幾道,將面切成四邊形,邊角可以拼在一起再做成四邊形

包爾薩克這個讓我發瘋發胖的“金胖子”

切好後,熱鍋,倒入半鍋清油(媽媽用的是菜籽油),將冷凍的羊尾油(只要是冷凍的固體動物油脂即可)放入油鍋中。

包爾薩克這個讓我發瘋發胖的“金胖子”

不一會兒,羊尾油就融化了。

媽媽把一片面片放入鍋中,告訴我,如果油熱了,面片就能立即浮在油表面,如果面片入鍋後沉下去了,說明油沒熱好,還不能炸包爾薩克。

接著,將面片一片片放入油鍋中,面與油接觸後,立刻發出刺啦刺啦的響聲,烹飪食物時發出的聲音總是那麼動聽(作為吃貨的我如是說)!

包爾薩克這個讓我發瘋發胖的“金胖子”

因為經過發酵的面在熱油中會鼓起來,所以要根據鍋的大小決定包爾薩克的數量,一次性不要放太多,避免包爾薩克一個擠一個,使其表面不能與油完全接觸,受熱不均。

浸在油中那一面,記得時不時看看熟沒熟,此時,麵皮呈金黃色,就翻個個兒,繼續炸另一面。

等這鍋的包爾薩克都炸熟了,就把它們撈出來,放入盤中,接著炸下一鍋。

包爾薩克這個讓我發瘋發胖的“金胖子”

這次媽媽還炸了油餅,油餅的做法也很簡單。把面醒好,揉過後切成一個個小的麵糰,擀平,成圓形,在上面切四個口(幾個都行,不切也可以)。

就這樣,一盤包爾薩克新鮮出鍋啦!炸好的包爾薩克香飄四溢,入口香脆!

剛出鍋,趁熱吃口感最佳,薄一點的酥脆,厚一點的香軟,再配一碗奶茶,太享受了!可以在其表面抹上酥油,也可以咬個小口子,把果醬放進包爾薩克胖胖的“肚子”裡,甚是美味!

包爾薩克這個讓我發瘋發胖的“金胖子”

好啦,我們今天的美食教程就到這裡啦!

當然,上述是包爾薩克最為常見的做法,每個家庭的做法並不完全相同。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做形狀、大小各異的包爾薩克,也可以嘗試新方式,新配料。

包爾薩克這個讓我發瘋發胖的“金胖子”

其實,做好吃的食物不都需要那麼多繁瑣的步驟,你看,做包爾薩克不就很簡單嘛!

美食是文化的別樣表現形式,對於美食的傳承也是文化傳承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你愛吃的是這個令人著迷的金黃色“小胖子”嗎?留言區等你分享!

轉發·分享給你第一個想到的人

-END-

包爾薩克這個讓我發瘋發胖的“金胖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