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上演的反转,现在的新闻我们还能信吗?

  前些天看新闻,有一则消息大家都在讨论,说是一个云南的大学生叫李心草,和同学在酒吧喝酒,后来不幸溺水身亡。调查监控发现,期间有男同学对其进行了扇巴掌、将其压在身下等举动,一时间舆论的矛头直指警方和那几名男同学。但是昨天早上看新闻事情又有了反转,警方通报称,当时的视频并不是完整版的,完整的视频中男同学将其压在身下是为了让李心草冷静下来,而打耳光是为了让她清醒。我相信之后的事情可能还会有反转。

不断上演的反转,现在的新闻我们还能信吗?

  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有,尤其这两年间,自媒体是越来越发达了,但是事件的反转也越来越多了。前段时间的陕西孕妇跳楼,先是说家属三次拒绝剖腹产,后来又说是医生不同意,调查了监控发现孕妇两次下跪家属拒绝沟通,就这样前前后后反转了四五次,直到这件事情渐渐被人遗忘。那为什么现在的新闻如此容易出现反转?今天我来和大家分析一下。

不断上演的反转,现在的新闻我们还能信吗?

  为什么会容易出现反转,我总结了三点。第一点,就是信息的不完整。举个例子,如果发生了一件事情和A,B,C,D四个人有关,以前的记者会分别采访了四个人之后再写报道,而现在很多自媒体,采访了A之后会第一时间先将A的说法写成文章发表出来,再去采访了B,C,D之后事情自然就会有反转。甚至有些自媒体知道了完整的事件,但是还是分开来发,为的就是赚取点击量。

不断上演的反转,现在的新闻我们还能信吗?

  第二点,就是信息提供者本身就是自带倾向。我给大家再举个例子,有一个客户买了保险,但是在出险之后却得不到理赔,原因是在买保险之前已经检查出有这类病症。那么这时候如果是一个关注民生的自媒体,可能就会从客户的角度出发,说保险推销员在投保之前没说清楚这个事情。而一些做保险的自媒体,会从保险行业专业的角度出发,认为客户买保险之前一定要先好好看合同。那么这些言论都是带有倾向性的,所以有的时候事件会不断的反转,并不取决于真相,而是取决大众更倾向于哪种言论。

  最后一点,就是如今获得信息的渠道太多。在那个通讯不发达的年代,没有电视、没有网络,我们获得消息的唯一来源就只有报纸,那个时候报纸上说的事情基本就是尘埃落定的。但是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事情,正所谓乱花渐入迷人眼,所以现在很多人即使是看了新闻也不会全信。所以这也给了媒体很大的反转空间。

不断上演的反转,现在的新闻我们还能信吗?

  而作为我们普通人而言,我认为大家应该多培养一些独立思考的能力,寻找客观的真相,尤其是和钱有关的问题上。有的时候,一些金融产品的推销员会把产品说的天花乱坠,而我们对于合同只是一知半解,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明白,作为推销员而言他永远都是有主观倾向在里头的,那么这个时候不妨可以询问另外一家做相同类型产品的公司,听听其他公司的推销员是怎么说的,他们会对你所想买这个产品的缺点客观的说出来,这时你综合下这两位推销员所说的,就差不多掌握了真相,那买什么样的产品心中应该也更有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