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遇见:惟香堂第八代传人!从此可以尽情闻香

感恩遇见:惟香堂第八代传人!从此可以尽情闻香

泉州开元寺内

泉州开元寺内有一幅传播甚广的楹联:“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由宋代朱熹所题,民国弘一法师重书。漫步鲤城区,动辄相遇上千年的寺庙、道观、古宅、名巷,咀嚼“满街都是圣人”的真义,对泉州也油然而生敬慕与探究之心。

感恩遇见:惟香堂第八代传人!从此可以尽情闻香

庄俊元故居

朋友告诉我:你可以多到那些小巷走走,会有很多发现。于是,常常穿街走巷,对大隐小隐有了更真切的感悟。上面这幅非同寻常的对联是在甲第巷偶遇到的,后得知是清朝著名进士和书法大家庄俊元的墨宝和故居。意想不到的是几天后再次邂逅庄俊元先生的墨宝:

感恩遇见:惟香堂第八代传人!从此可以尽情闻香

烧伤的老字号香堂招牌,无声诉说着它经历的辉煌与沧桑。1947年惟香堂成立174周年庆典的盛况一直留在陈迺凉的记忆深处,祖祖辈辈做香,传到陈迺凉是第七代。新中国成立后,香被定义为封建迷信产品,所有的香厂关闭,惟香堂经由公私合营到改制为集体所有制的蚊香厂,直至市场经济后工厂被卖,职工下岗。2014年,陈迺凉此生唯一的弟子李春生退休后接了做香的订单,90高龄的师傅看了他做的香点头道:“你去注册惟香堂,把我们的技艺传承下去吧!”

感恩遇见:惟香堂第八代传人!从此可以尽情闻香

师傅(上图左,摄于1915年)的一生可谓大起大落,200多年的老字号香堂传人,被定为受批斗的“黑五类”。当时香在国内禁止,但作为创外汇产品,由他负责指导生产,直接出口到日本等国。当时学徒有几十个,但每个人只是负责完成某一单项手工,不涉足其他环节。1973年的一天,工厂书记黄威振把年方18岁的李春生叫到师傅面前拜师,让他跟着师傅好好学习制香技艺。在黄书记的担保和安排下,李春生有缘成了师傅唯一的关门弟子。从跟师傅四处采购原材料,到加工制作的每一个环节,师傅言传身教,李春生以其勤奋好学,诚实敬业得到师傅的信任、爱护和真传。几十年的岁月里,师徒间无话不谈,友情日益深厚,亦师亦父亦友。李春生由此在不知不觉中与香结下了不解之缘,最终成为惟香堂名至实归的第八代传人

感恩遇见:惟香堂第八代传人!从此可以尽情闻香

西街是泉州最出名也是人气最旺的街市,西街连着开元寺,也连着许许多多名巷故里。已进花甲之年、身怀绝技、以制香工匠自称的李春生,就住在这条平淡无华的小巷,陈旧斑驳的墙内,却时常散发着迷人的天香,令来访者流连忘返。除了照顾病残的老伴,李春生老师的时间几乎都在制香、与来客品香、说香中度过。

感恩遇见:惟香堂第八代传人!从此可以尽情闻香

“品茗最是清事,若无好香在炉,遂乏一段幽趣;焚香雅有逸韵,若无茗茶浮碗,终少一段胜缘。”禅茶一味,更有茶香一味,中国人熏香的历史可追溯到5000多年前,从祭祀,到养生防病,社交礼仪,到改善居室环境;从早期王公贵族的奢迷,到士大夫文人的风尚雅趣,再到寻常百姓家。只是香在中国发生过人为的断层,以至如今闻香似乎又成了新鲜事。

感恩遇见:惟香堂第八代传人!从此可以尽情闻香

隐隐记得小时候父亲偶尔会点上一支香,虽然没有人问,也没有人讲,但那种美好的感觉留了下来。后来学茶,学琴,自然就接触到香。“净手,焚香”是茶艺表演中最打动我的地方;而谢倬老师每次弹琴或者让我们找琴中意境时,总会燃一只香,有学友发现,老师弹琴的时候香烟会随着琴声的轻重徐疾而舞动。

感恩遇见:惟香堂第八代传人!从此可以尽情闻香

喜香,应该是人的天性吧?何况是被誉为“天香”的沉香呢?所以碰到感觉还不错的沉香,总会买点回家点,但是先生却说不好闻。大概我是“听香”,他是真的闻香,闻到了沉香之外的味道,这让我暗自担心吸入一些化学成分反而有害身体,加上关于沉香的众说纷纭,让人不知所措,只能偶尔燃之。

感恩遇见:惟香堂第八代传人!从此可以尽情闻香

关于这个困惑,李春生老师教了我一个最简单的

分辨方法:把香点燃放在鼻下、眼下闻,看看会不会刺鼻、刺眼,如果是纯的沉香,是不会有任何刺激的感觉的。我拿来李春生老师的香和其他香点燃一试,果然对感官的刺激不一样。李老师的香闻起来很舒服,没有任何不好的刺激,而其他香有刺鼻、刺眼或头晕反应。

感恩遇见:惟香堂第八代传人!从此可以尽情闻香

李老师底气十足地说:“我不怕比较,闻一闻就知道!我就希望有人来找我PK,看有没有谁比我做的更天然,更细,香气更纯?”因为历史原因,目前传统的手工制香技术几乎失传,现在还有几个人知道制香需要

发酵呢? 机器压制出来的香显然无法与手工做出来的相提并论,那种香气、灵动、清远、深长的感觉无法用语言来描述,你只能亲自去体验,去感受。

感恩遇见:惟香堂第八代传人!从此可以尽情闻香

“我只是一个工匠,按照师傅教我的古老方法,不添加,不偷懒地做出来,这是中华的国粹,我有责任传承下去。”历史的机缘带领李春生走进香门,走到一个独孤求败的境界,李春生老师没有辜负这样一个担当和使命。传承之路虽然困难重重,但李老师持守初心,宁静致远;技艺不断精进,他可以把线香做到头发丝那么细,细到可以穿针,烟雾却依然勃发灵动。近日,李春生老师刚刚拿到国家

手工金丝线香发明专利

感恩遇见:惟香堂第八代传人!从此可以尽情闻香

除了制香技艺,在选料上李春生老师也有其老辣的地方。沉香好不好,给他半个小时做出来点燃一试就知道。所以,香好首先原料要好,加上传承的独门做香手工技艺,春生老师做出来的香给人的感受就是很不一样。“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若狂”,《凤求凰》中的这句词适用于佳茗,用于上好沉香更是贴切。正如李春生老师说的:好的沉香,你一旦闻过,你是不会忘记的,你会

渴望再次闻到。

感恩遇见:惟香堂第八代传人!从此可以尽情闻香

在春生老师那里喝茶闻香一个晚上,回家路上,脚步不由自主地慢下来,口喉满盈着回甘,沁入心脾的天香之气直达丹田,胸怀舒展通透,身心轻盈柔软,确有一种满满的幸福感。难怪科学研究发现,“天然香料具有影响人体身心系统的能力,能使人产生愉悦、感动、幸福等微妙的心理体验。”

感恩遇见:惟香堂第八代传人!从此可以尽情闻香

据说室内放香能使人的心更沉静、柔软、细腻,并于无形之中化解戾气。《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易经》、《本草纲目》等经典医著中都把沉香归为养身上品,《本草述》说:“按诸香如木香之专调滞气,丁香之专疗寒气,檀香之长理上焦气,皆不得如沉香之功能,言其养诸气,保和卫气,降真气也。”

从春生老师那里学到煎香

的妙处后,就迷恋起煎香(隔火熏香,无烟),阵阵香气袭来,把沉香的穿透力发挥到极致。夜深人静,煎香伴读,或者拥香入眠,很是受用。

感恩遇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