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控制我們生活的,是那隻“看不見的手”

《原生家庭》|控制我們生活的,是那隻“看不見的手”

美國曆史上有個連續研究了200年的家庭案例,追蹤了兩個家族的8代人,記錄了他們截然相反的人生命運。

一個是康乃狄克州著名哲學家嘉納塞·愛德華家族。他很重視子女的教育,並將家庭的觀念代代相傳,在他的八代子孫中共出了1位副總統、1位外交官、13位大學院長、108位大學教授、60位醫生、20多個議員……在兩個世紀中,家族沒有一人被關、被捕、被判刑的。

另一個是紐約州的馬克斯·萊克家族。他開設賭館,是個名副其實的賭棍加酒鬼,對子女的教育不聞不問,在他的八代子孫中有7個殺人犯、65個盜竊犯、324個乞丐,因狂飲夭亡或成為殘廢者的多達400多人。

不難發現,這兩個家族一個是名人輩出、一個是混混雲集。200年、8代人的漫長時間,兩個家族始終保持著各自的秉性、沿著各自的軌跡運作生息,似乎沒有受到社會環境等外界因素的干擾,讓我們不得不深思:家族,在社會中是一個獨立而完整的體系,即使其成員之間聯繫的並不緊密;家庭,在人的一生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同一個家族的成員們命運相似,決非是偶然現象,也決不是個體問題。家族命運,彷彿被一隻“看不見的手”控制著。我們不由地發問:那隻“看不見的手”到底是什麼呢?

《原生家庭: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這本書中,向我們揭示了關於原生家庭的奧秘。這是一部家庭心理療愈的經典之作。國際知名心理治療師蘇珊·福沃德博士,以及她的黃金搭檔克雷格·巴克,通過大量真實素材,分析了有毒的家庭體系、各類有毒父母的所作所為、以及中毒孩子們的生活等,讓那隻“看不見的手”漸漸清晰地顯露在我們面前。

《原生家庭》|控制我們生活的,是那隻“看不見的手”

更有益的是,書中提供了各類相關問題的調查問卷,使每個閱讀本書的普通人,都可以自助完成內心的自我檢視;書中還提供瞭解決各類問題的具體方法,對於成年後依然在承受家庭傷害的人們會產生實質性的幫助。


同時,我們還可以把它作為一本人生指導手冊,如果你有計劃組建自己的家庭,或者即將邁入婚姻的殿堂;如果你也喜歡孩子,有一天會成為父母;即使你目前沒有上述任何打算,無疑也需要好好的生活。都可以在閒時打開這本書,看看紙上的文字、聽聽心底的聲音,感受真實的生活。

01捉住那隻“看不見的手”

每個人對書的心靈感應都是不同的,其價值要靠自己去發掘。而現在,我們要從捉住那隻能控制我們生活的“看不見的手”開始。

先分享一個小案例:相信很多人都看過泰國的大象表演,這些龐然大物的腳上無一例外地拴著一根鐵鏈,使它們不能脫離訓象師的管控。按照大象的噸位,這小小的鐵鏈怎麼能控制住呢?原來,這鐵鏈從象的小時候就長期拴在腳上,年幼時的它們想方設法也無法掙脫。而且在試圖掙脫時,可能還會遭到訓象師的懲罰。

這種切實的體驗和感受,在象的意識裡牢牢種下了一個深刻的觀念:我無法掙脫。導致大象在成年之後,已長成千斤重的體魄,也不再嘗試掙脫。

作者也在書中寫道:“當你小的時候,家庭就是你的全部。家庭教會了年幼的你如何去看待這個世界,你才能夠決定自己是誰、該如何與人相處”。


《原生家庭》|控制我們生活的,是那隻“看不見的手”

由此可見,原生家庭對每個人來說,除了提供身體自然成長髮育所必須的食物以外,更重要的是為我們提供了“如何去看待這個世界”的精神養分。這種如同小象一樣被牢牢種下的“觀念”,使很多人在成年之後,甚至有的在父母去世之後,依然不由自主的重複著原生家庭的生活方式。

比如說:擁有酗酒型父母的子女,從小就會認為自己有責任照顧酩酊大醉的父母、有責任改變他們糟糕的生活。經過日復一日的強化體驗,這種“我要負責”的觀念,深植在意識裡,使得他們在成年之後,雖然表面上非常排斥酗酒者,但結果往往是:他們的配偶通常也會是一個酗酒者,而他要負責拯救自己的配偶,等等。

正如作者所寫,“有毒的家庭體系就像高速公路上的連環追尾,其惡劣影響會代代相傳。這個體系並非你的父母所發明,而是從先輩那裡繼承的一整套逐漸累積而成的感受、規則、交流、觀念。”

現在我們幾乎可以確信,就是這些代代相傳的“感受、規則、交流、觀念”,形成了那隻“看不見的手”,而“觀念”無疑是最關鍵的,它們控制著家族的命運、控制著你的命運。無論是健康原生家庭、還是問題原生家庭,這也是美國兩大家族宿命的歸因。而本文主要討論問題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控制我們生活的,是那隻“看不見的手”

現在,讓我們看看這隻“看不見的手”是如何發揮作用的。


02有毒觀念是父母有毒行為的土壤

很簡單,它發揮作用的主要途徑之一,就是“看不見的手”將觀念經過原生家族體系,深種在父母的心中,決定著父母的行為,進而主導著家庭的行為。有毒的觀念,成為孕育父母有毒行為的土壤,生生不息。

書中寫道,“觀念具有很強大的力量,能夠區分是非好壞,也能夠決定一個人的人際關係、道德價值、教育程度、性別觀念、職業選擇、行為準則和經濟狀況。它們形成了一個家庭的行為模式。”

明智、成熟、有愛心的父母所持有的觀念,會考慮到家庭中每位成員的感受和需求。但是,有毒的父母對孩子持有的往往是自我中心和利己的觀念。他們會認為:

● 無論怎樣,孩子都要尊敬父母。

● 凡事必須按我說的做,否則就是錯的。

● 孩子就應該安安靜靜地待在那兒。

生活中,以愛之名行傷害之事的父母不在少數。我們不置疑這份愛的真假,但是愛的方式的確需要討論。

小F,大學校園的風雲人物,很多老師和同學都相信她畢業後會闖出一翻事業。真正畢業時,她卻回了老家做一名教師。不是說教師的職業不好,而是她平日所展現出來的並不是這樣的“自己”。


為什麼如此選擇呢?因為在小F父親的觀念裡,女孩要“回家離父母近一點”、“互相方便照顧”,“做老師穩定”,“都是為你好”……她最終聽從了父親的安排。


然而生活並不是靠描述與想象,回到家後的小F,也沒有感受到多少來自父母親情的照顧,反而是父親的態度越來越跋扈;工作也平淡如水,完全不是自己喜歡的。這時候她想到了辭職,“深愛”他的父親堅決不同意,認為小F是“有病”,並將她送進精神病院關了半個月,“治好”了她的病。

作者說,“當現實與有毒父母的觀念相悖時,他們選擇抗拒不接受。他們不但不願做出改變,還不惜顛倒黑白來維護自己的觀點。”

有毒父母的孩子們,便帶著父母這種無可撼動的扭曲世界觀步入了自己的成年生活。原本有著大好前程、美好生活的小F,就這樣被控制在父母身邊,並一度認了命。幸好她還沒有完全放棄,最終將這一切說了出來,尋求幫助和解決之道。


《原生家庭》|控制我們生活的,是那隻“看不見的手”

03未說出口的觀念牢固地控制著我們的生活

如你所見,這就是“看不見的手”發揮作用的第二個主要途徑:通過“未說出口的觀念”,更牢固地控制著我們的生活。

看到這個,大家可能有點懵,什麼是“未說出口的觀念”呢?既然“未說出口”怎麼能控制我們的生活呢?這要先了解“說出口的觀念”。

作者在書中介紹,觀念一般分為兩種:說出口的和未說出口的。“說出口的觀念”,是直接告訴我們“春節必須跟家人一起過”、“不許和家長頂嘴”等等。它的好處就是因為直接而便於審視、檢查,當我們有一天終於認識到那些舊的口頭觀念不利於自己的生活時,也更容易發生改變。

比如,如果父母認為離婚是錯誤的,那麼繼承了這種觀念的女兒很可能會把自己束縛在一段沒有愛的婚姻裡。但是我們可以質疑既有的觀念,女兒可以問自己“離婚有什麼錯”,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她可能會逐漸推翻父母的觀念。

然而,在一個家庭裡,往往決定生活質量的是“未說出口的觀念”。這個觀念,是躲在家庭行為方式背後的、是主導家庭成員行為的隱含觀念。一個家庭中,丈夫對待妻子的方式、父母對待孩子的方式,兄弟姐妹相處的方式,都可以反映出某種隱含的觀念。在我們從父母身上習得的行為中,隱含觀念既是很重要的部分,又是很多時候我們意識不到的部分。這種不在我們認知範疇的觀念,才是改變中難上加難的存在。

生活中不乏這樣的事例:

孩子結婚後,媽媽依然樂此不疲、全權照料日常生活起居,完全不給“小兩口兒”私人空間,導致各種家庭矛盾。“未說出口的觀念”是,“必須永遠需要我”,結果是你成了不受配偶歡迎的媽寶男、媽寶女。

你一說要自己搬出去住、或者到另一個城市工作,爸爸、媽媽就“心臟病發”,使你不得不改變自己的計劃。“未說出口的觀念”是,“不許過你自己的生活”,結果是你一直活在父母的控制之下。

你全力以赴在工作上升職加薪,非常興奮地跟父母分享,得到的反應是:這沒什麼可驕傲的,實際上你糟透了,你爸爸可是如何如何。“未說出口的觀念”是,“不許比你爸爸更成功”,結果是你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自信可能全線崩塌。

書中寫道,應該不會有家庭會在晚飯時公開討論“女人是二等公民”“孩子應該無條件為父母奉獻一切”“孩子本身就具有劣根性”,或者“不能滿足孩子的所有需求,這樣他們才能一直需要父母”這樣的話題吧。哪怕這些觀念為一些家庭所固有,他們也不會公開承認的。

正是這些消極的、隱性的觀念,在有毒父母的家庭中起到了統治作用,使身處其中的孩子如同牽線木偶,有的不自知、有的試圖衝破、有的巨烈掙扎兩敗俱傷,甚至造成更大的社會危害。

健康的和有毒的家庭體系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家庭成員作為個體,擁有多少表達自己想法的自由度。健康的家庭推崇個性、個人責任和獨立,鼓勵孩子發展自己的滿足感和自尊心。”


《原生家庭》|控制我們生活的,是那隻“看不見的手”

《原生家庭: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告訴我們,世界上並沒有完美的原生家庭。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對問題原生家庭視而不見、避而不談,它真實的傷害且影響著很多人童年、乃至成年之後的生活。

控制生活的那隻“看不見的手”,持久地發揮著作用。這個作用就像孫悟空給唐僧畫的圈兒,外面的“妖魔鬼怪”進不去,但是裡面的人可以選擇出來。

如果你的“原生家庭圈”裡本身就圈著 “妖魔鬼怪”,一定要勇敢地選擇主動出來。只要積極面對,這隻“看不見的手”就可以清晰顯露,併成為讓我們重建更好生活的有力“幫手”。


《原生家庭》|控制我們生活的,是那隻“看不見的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