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糖尿病的好方子,控血糖很管用(內附醫案2則)

據國際糖尿病聯盟官網發佈的第八版全球糖尿病概覽統計顯示:

全球約有4.249億糖尿病患者,預計到2045年,這一數字將上升到6.268億。而中國糖尿病患者將達到1.144億人次,列居全球首位

中醫治療糖尿病的好方子,控血糖很管用(內附醫案2則)

中醫在治療糖尿病上有顯著優勢,今天小師妹整理了河南省名中醫姚昌禮教授臨床診治糖尿病醫案2則。

益氣養陰活血通脈案

中醫治療糖尿病的好方子,控血糖很管用(內附醫案2則)

李某,男,57歲

1988年10月5日初診:

【主訴及病史】患糖尿病15年,原在控制飲食的情況下,服用甲苯磺丁脲(D860)、降糖靈、優降糖等藥,血糖與尿糖尚能控制在6.0~6.5mmol/L和土~十十之間。

但近半年病情加重,身倦乏力,頭暈氣短,四肢麻木,胸悶不適,口渴欲飲,小便增多,夜溲4~7次,大便秘,但稍有不慎即便溏,甚至洩瀉無度。

曾服達美康、克尿糖、克糖利等進口西藥亦罔效。

【診查】形瘦,面枯不榮,舌暗淡邊有齒痕,苔薄少,脈弦細數。

空腹血糖15.5mmol/L,尿糖(++++),尿比重1.030,酮體陰性,膽固醇10.9mmol/L,β脂蛋白8.3mmol/L。

心電圖:心肌呈缺血型改變。血壓105/75mmHg。

【辨證】氣陰兩虛,血瘀脈絡。

【治法】益氣養陰,活血通脈。

【處方】柳白皮、生黃芪、高麗參、冬蟲夏草、黃精、生地黃、蒼朮、花粉、丹參、水蛭、三七、五倍子等二十餘味組成。

通過濃縮及提取有效成分等現代工藝加工製成膠囊。

【服法】每次8粒,1日3次,飯前服,1個月為1療程。

中醫治療糖尿病的好方子,控血糖很管用(內附醫案2則)

二診:

服上方藥一個月後,諸症消失,面色較前潤澤,舌轉淡紅,脈細弦。

空腹血糖5.8mmol/L,尿糖(土),膽固醇7.6mmol/L.β脂蛋白5.9mmol/L。

心電圖:正常

血壓130/96mmHg

囑其服上方藥維持量,每次5粒,日服3次。

益氣養陰、化瘀通脈案

中醫治療糖尿病的好方子,控血糖很管用(內附醫案2則)


劉某,男,42歲

1990年8月8日初診:

主訴及病史:一年前,每於勞累後即口渴、多飲,未曾治療。

近兩個月加重,口渴多飲,日夜飲普通暖水瓶五六瓶水,多尿,約兩小時次,夜間尤頻,夜尿最多達十餘次,色白清長;消谷善飢,有吃不飽之感;日漸消瘦,兩個月體重減20kg。

神疲乏力,腰膝痠軟,有時肢麻,大便秘結。曾服消渴丸、降糖靈、D860等藥物,症狀無明顯改善而來診。

【診查】面憔不澤,皮膚粗糙。舌質暗紅稍紫,苔薄黃乏津,脈弦數。

空腹血糖17.5mmol/L,尿糖(++++),尿比重1.036,酮體陰性,膽固醇12.5mmol/ L,β脂蛋白8.3mmol/L。

【診查】初為燥熱耗津,繼之氣陰兩傷,久之入絡致瘀。

【治法】益氣養陰,化瘀通脈。

【處方】克糖平膠囊,一次8丸,日服3次。

中醫治療糖尿病的好方子,控血糖很管用(內附醫案2則)

三診:

9月9日。服藥一個月,諸症若失。空腹血糖6.6mol/L.尿糖(-),臨床治癒。囑其服克糖平維持量,每次5粒,日服3次。

按語

糖尿病屬中醫學消渴病範疇,是一種病程長、病理變化複雜、併發症較多的慢性進行性加重的終身性疾病。

其病變不僅在肺、胃、腎,發展後期常累及心、腦、肝脾甚至全身之筋脈、骨骼、皮膚、肌肉等。

目前對此病的治療,特別是對合並症的防治,現代醫學頗感棘手。

中醫對該病多是在傳統三消辨證的基礎上進行論治,然而其分型愈演愈複雜,目前已達百餘型之多,極難掌握。

我們根據多年的臨床經驗體會,糖尿病人多數都有神倦、舌質淡暗、口渴多飲多尿的症狀。

因此,凡糖尿病,無論屬哪種證型,大多數皆不同程度地存在著脾腎氣虛夾瘀的現象,本著這一原則,我們打破了三消分治的傳統方法,針對非胰島素依賴型或合併輕度併發症者,篩選出柳白皮合劑(克糖平膠囊)。

方中柳白皮味苦性寒,功擅通利三焦,清熱而不傷胃,宣達而不損陰,有降低膽固醇、血脂和血糖的作用。

中醫治療糖尿病的好方子,控血糖很管用(內附醫案2則)

2型糖尿病病人,多身體肥胖,常見三焦壅鬱之象,病情發展雖多脾腎氣虛,然燥熱傷陰是其最初之病理,故選用本品為主藥,切合病機。

又據《中藥大辭典》記載,此藥對治療冠心病有顯著療效,能很好地改善血液循環功能,而糖尿病人又多有瘀血機理,故該藥用於改善血液循環、減低血黏度,對防治糖尿病之合併症大有裨益。

黃芪、高麗參、冬蟲夏草等能健脾益氣,益肺腎而護陰;杞果、黃精等能補腎填精,養肝明目,固腎氣而攝小便;

花粉、生地等具有滋水生津之功,且能清腎中浮火而固元氣,除胃中虛熱而解煩渴;

五倍子、烏梅酸甘化陰,生津斂汗;丹參、水蛭等功專活血化瘀,通脈活絡。

諸藥合用,共奏健脾益氣、滋補肝腎、養陰清熱、活血化瘀、疏通脈絡之功,從而使陰平陽秘、氣血通暢,人體之神經、體液、激素分泌得到調整,有利於恢復胰島β細胞釋放胰島素,增長全身各個組織對糖的攝取、貯存和利用,達到降血糖、消尿糖治療糖尿病主症之目的。

同時通過活血化瘀藥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環,對其合併症亦有較好的防治功能。

中醫在治療糖尿病方面有非常明顯的優勢,現如今,隨著我們生活方式的改變,我國糖尿病人數正在急劇增多,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有關糖尿病的中醫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