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冲进火场救人的消防员,“下海”成“赌网”主播,年销上百万

夜晚的海面,神秘静谧。

渔船行驶了2个多小时,最终在福建东山的海面上停下。

船老大蔡雪华猛地打开渔船左右两侧的强光灯,灯光将海面照耀得无比清晰。

曾冲进火场救人的消防员,“下海”成“赌网”主播,年销上百万

一团趋光性的小管(小鱿鱼)“呼啦”,全部朝着船的方向游来。小管成群结队而来,乍一看像一条小型的白色渔船在海底下游动。

李志平赶紧架好手机,开始直播船老大灯光诱捕小管的现场。

直播画面中,蔡雪华将渔船两侧的渔网扔到海里,关掉船上的强光灯。他重新开了一盏诱捕灯,引诱小管“入网”。

曾冲进火场救人的消防员,“下海”成“赌网”主播,年销上百万


小管成群入网,李志平的直播间,瞬间沸腾了,观看人数从个位数,一直飙升到四位数。不少人在屏幕上问,"小管多少钱一斤,小管能预定吗?"

李志平是一位淘宝海鲜店主,也是一名“新晋主播”。他的主播地点,通常是在东山岛,波涛汹涌的海面上。

而几年前,“水中蛟龙”李志平,还是一位在火海中救灾的消防员。

火海救人

李志平的家乡是湖南株洲炎陵县的红南村。村里种了许多果树,当地人多以此为生。他的父母是地道的当地农民,靠饲弄几亩果园拉扯着他和哥哥读到高二。

高二的模拟考,李志平的成绩只勉强够到二本尾巴。“大学一学期的学费,几乎是果园一整年的收入。”李志平不想让父母为难,在高三第一学期退了学。

他递交了当兵申请书。12月份,顺利通过申请,去了河南省商丘,成了部队的一名新兵蛋子。

曾冲进火场救人的消防员,“下海”成“赌网”主播,年销上百万

李志平

退伍后,李志平去过工厂,当过纸盒工厂的销售,也尝试自己创业做小生意。

2011年,李志平进入广州市白云区人和消防中队,成为一名消防员。

李志平的日常工作包括处理火灾现场,交通事故、人员被困以及溺亡等等。几乎每天都处在“随时准备出发作战”的紧绷当中。一年半时间,他和队友共实际出警400多次。

广州制造业发达,工厂随处可见。那里是发生火灾的“重灾区”。

有一天凌晨,李志平已经睡下。内警铃声突然响起,迷糊中,他一下子弹从起,整理好10几件装备,背上几十斤重的消防服,李志平和队友们集结完,一分钟内冲去了火灾现场。

曾冲进火场救人的消防员,“下海”成“赌网”主播,年销上百万

1000多平方米的饼干加工厂,火光冲天。李志平和队友到达现场时,浓烟和明火正从窗外冒出,玻璃被烧得噼里啪啦直响。

领队带着李志平和几名消防员,冲进火场救人。

曾冲进火场救人的消防员,“下海”成“赌网”主播,年销上百万


李志平冲进火场的时候 ,四周一片漆黑。“只能听见爆炸声,和自己的呼气声。”厂区内部的火点高达几千度,水枪里的水还没落下就蒸发了,李志平的呼吸面罩也被烤得变了形。

“只要里面还有人,就是火再大也要钻进去。”

那场火烧到了第二天中午才被彻底灭掉,厂房都被烧没了,最后叫拉土车过来,把烧剩下的残渣全部埋掉。一夜大战,李志平和队友脸上乌黑一片,坐在工厂门口,啃起了当天的第一顿饭——十几个包子。

老家盖房

2013年的一天,李志平去消防队的一位同事家里玩。正巧同事朋友也在,他告诉李志平自己是做淘宝的,“从工厂拿货,在网上卖女鞋,一个月赚两三万不是问题。”

消防员的工作特殊,服役时间也比上班族要短。李志平也常常规划自己的未来。

同事朋友的话,让他动了心,“电商行业很有爆发力。”没多久,他就用存下的钱,在广州一个城中村租了个工作室,开了一家淘宝店,卖起了女鞋。

曾冲进火场救人的消防员,“下海”成“赌网”主播,年销上百万


那段时间,他每天都去白云区的鞋城拿货,还自学图片处理、旺旺上接单,时常工作到深夜,但也很快赚到了第一桶金,“一天能卖出十来双女鞋,一双至少能赚80元。”

一年后,他把赚来的30多万元,拿去给父母在老家盖了一栋新房。

女鞋款式更新换代快,“还有压货的风险”,李志平想尝试其他的类目。去年,他去福建东山找曾经玩得最好的战友。战友告诉他,自己从部队退伍回到家乡之后,先是帮当地鲍鱼大户养殖鲍鱼苗,如今自己已经开了公司,专门做鲍鱼生意。

东山四面环海,有“全国水产第一县”之称。吃着当地鲜美的烤鱼,李志平下意识地问了一句,“这里有做海鲜直播的吗?”

“还真没有,要不你来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水中蛟龙”

李志平真的留了下来。不仅自己留下,他还把老家的亲哥哥一起叫来了东山创业。

他从小在湖南的山城长大,从没见过这样广阔的大海。为了更了解渔民的作息习惯,潮落潮涨的规律,刚到东山岛,李志平就搬到了海面上的渔排住下。饲养鲍鱼的渔民们在渔排上搭起小木屋,每天天不亮就起来给鲍鱼喂食海草。整整半个月时间,李志平在渔排上,吃着新鲜捕上来的海鱼,和渔民们同住。

曾冲进火场救人的消防员,“下海”成“赌网”主播,年销上百万


小木屋里摆着两张床,宽度仅50厘米。碰上海面起风的季节,整个渔排连带着小床跟着海浪飘荡,“在床上都晃得厉害,有时候站不起来。”在海边长大的渔民们大多深谙水性,李志平有次不小心被“晃”到海里,还是渔民帮忙救上船。

从那之后,李志平便有意开始学习游泳。“一开始总怕掉海里,现在想游泳就直接扎海里。”白天跟着渔民出海,水性好的渔民让李志平感到安心,时不时跳进海里游近半小时。没两个月,李志平的水性已经好过大多数当地人。养鲍鱼的前战友还打趣他,“一个山城的娃娃,到了海岛,居然成了水中蛟龙。”

曾冲进火场救人的消防员,“下海”成“赌网”主播,年销上百万


出海捕“小管”

从渔排搬出来之后,李志平在东山西埔湾附近,租下了一间农民房。他从当地的船老大手里,收来新鲜的海货,再拉到农民房,通过淘宝直播卖到全国各地。

40多岁的蔡雪华是当地的船老大,有20多年出海经验。为了吸粉,李志平常常傍晚时分,跟着蔡雪华出海,直播有趣的海上画面。

曾冲进火场救人的消防员,“下海”成“赌网”主播,年销上百万


前不久,他又跟着蔡雪华去捕当地特产“小管”(小鱿鱼)。

晚上六点出发,渔船航行了约莫一个半多小时,等固定好渔船,已经是晚上8点多,接近台湾海峡,李志平打开了淘宝直播间。“真有人要看这个?”蔡雪华不知道什么是淘宝直播,满是疑惑。

船停靠稳当,蔡雪华一下打开渔船左右两侧的强光灯,灯光强烈刺眼,趋光性的小管“呼啦”全部朝着船的方向游来。

见小管不断靠近,蔡雪华将渔船两侧的渔网扔到海里,将船上的强光灯一一关掉,重新开了一盏诱捕灯,引诱小管“入网”。

曾冲进火场救人的消防员,“下海”成“赌网”主播,年销上百万


“收!”随着蔡雪华一声令下,几个船员迅速将绳子不断往船上拉,很快收了网。渔网里沉甸甸、活蹦乱跳的小管,被倒进了船上的活水箱。

“小管卖吗?几天能到?”“小管一斤多少钱?”“明天还出海吗?能预定吗?”捕捞小管的直播,吸引了大批粉丝来到李志平的直播间。当天晚上,直播间粉丝数就涨了上千人。

直播间“赌网”

从小管直播之后,蔡雪华就成了直播间的常客。李志平直播间里,最刺激的玩法,还是赌网。

一条总长120米的“地笼”,共十节,一节挂一张网。直播间的观众提前下订单,预约“地笼”。等待船老大将下海了一整天的“地笼”捞上岸。“不管捞到什么都是买家的,统一定价268元。”

蔡雪华将“地笼”倾倒在鱼舱里的瞬间,是直播间气氛最火热的时候。

曾冲进火场救人的消防员,“下海”成“赌网”主播,年销上百万


“这一网是铁粉‘一叶知秋 ’预定的。”一堆螃蟹、海鱼、虾被蔡雪华倒出来,饶是在海上捕鱼多年,他也没掩饰住激动,“居然还有一条石斑鱼!”那条3斤重的石斑鱼,市场价400元,“‘一叶知秋 ’你赚到了!”

捞上来一网海鲜的重量一般在6斤左右。但有时也会有意外的惊喜。有一次,李志平就拉上来一网重达20斤,“光邮费就花了200多元,不仅没赚,我还亏了。”

有的粉丝只“赌”到不足量的小鱼小螃蟹,也会在直播间抱怨。李志平就给粉丝们保底,发四斤新鲜海产品。“大家都是觉得好玩嘛。”

渔获少的季节,李志平更愿意选择明码售卖的直播形式。

如今,李志平的“田炎鲜生”淘宝店已经积攒了近2万名“铁粉”。店铺年销售额也超过了150万元。

在东山当地,原先做淘宝直播的人几乎没有。“我播了才20来天,就有人也开始做起来了。”近几个月,李志平看到码头上,多了很多跟他一样,举着手机,做直播的主播。甚至泉州的淘宝商家,都跑来东山码头,向李志平“取经”。

李志平说,如今,沿海的主播,都下海了

以上图片及素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