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彼岸与猫王齐名的超级巨星,国内无人知晓,默默做着建筑工人

大洋彼岸与猫王齐名的超级巨星,国内无人知晓,默默做着建筑工人

如果你听着Beyond的歌长大,时常津津乐道关于黄家驹的各种传闻,终于有一天,你来到香港,却发现根本没有人听说过他们。

如果你听着罗大佑的歌长大,发自内心深深觉得是他的歌,给了你生活的信念,终于有一天,你来到台北,所有音像店都没有他的专辑。

如果你听着Beatles的歌长大,把他们每一首歌的歌词都倒背如流,终于有一天,你来到伦敦,看到约翰·列侬正站在建筑工地上,熟练地挥舞着大锤。

你能否相信自己的双耳双眼。

对于生长在1980年代的大陆人而言,你不可能没有听过《光辉岁月》、《鹿港小镇》或者《帕伯军士的孤独之心俱乐部乐队》,你当然也无法想象,创作这些传世杰作的音乐家们,在他们生活的故乡,竟然默默无闻。

然而,对于1970年代长大的南非人而言,这样的事情,真真切切地发生了。

罗德里格斯,对于南非人而言,是比猫王和滚石乐队还要有名的巨星。

《冷事实》《从现实来》,两张专辑,几乎都有超过五十万的销量,还不算更加海量的盗版。

大洋彼岸与猫王齐名的超级巨星,国内无人知晓,默默做着建筑工人

大洋彼岸与猫王齐名的超级巨星,国内无人知晓,默默做着建筑工人

影响并且改变了一代甚至几代南非青年的音乐人,他的作品,在他所生活的美国,无人知晓。

他的作品,在它们最初发行的美国,「恐怕只有6张的销量」。

(搞内容审查的同志们可以松一口气了,这事情发生在美国。)

这样的事情,即使是写在地摊文学中,大多数人也会觉得太过匪夷所思。

而事实上,现实永远是比所有人都伟大得多的编剧。

由现实担纲编剧的影视作品,我们把它们叫做「纪录片」。

而上面这个故事,被拍成一部名为《寻找小糖人》的纪录片,获得了2013年第85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的大奖。

故事要从1968年说起。

大洋彼岸与猫王齐名的超级巨星,国内无人知晓,默默做着建筑工人

制作人Dennis Coffey和Mike Theodore驱车来到底特律一家名为「下水道」的小酒吧里,在弥漫的烟雾中,寻找一个人,一个他们认为可以和鲍勃·迪伦比肩的创作歌手。

在酒吧的角落里,他们见到了正在背对着人群,默默演唱的歌手,罗德里格斯。

大洋彼岸与猫王齐名的超级巨星,国内无人知晓,默默做着建筑工人

大洋彼岸与猫王齐名的超级巨星,国内无人知晓,默默做着建筑工人

大洋彼岸与猫王齐名的超级巨星,国内无人知晓,默默做着建筑工人

有戏!他们俩当时的感受。

后来就有了1970年发行的第一张专辑,《冷事实》。

所有的事情都对了,投资,制作,全都是水准之上的。

更不用说歌手本身了,他的歌声,如同漫游在底特律街头的诗人笔下的诗篇。

然而这张专辑,如同轻轻投入汪洋大海之中的一粒石子,在当年的美国唱片市场,没有激起哪怕一丝的涟漪。

以至于40多年以后,Mike Theodore仍然还在纳闷,为什么没红?为什么?

大洋彼岸与猫王齐名的超级巨星,国内无人知晓,默默做着建筑工人

和他有着相同疑问的,是罗德里格斯第二张唱片的制作人Steve Rowland。

因为本该震惊乐坛的第二张专辑《从现实来》,依然没有红。

大洋彼岸与猫王齐名的超级巨星,国内无人知晓,默默做着建筑工人

唱片行业,大概最多只能给一个无名歌手这么多机会了。

就在1971年圣诞节两周之前,SUSSEX唱片公司和罗德里格斯解约,他的歌手生涯,从此断绝。

为了维持生计,他成为了一名建筑工人,一干,就是30年。

如果故事在这里结束,那它仅仅只是一个关于怀才不遇的歌手的悲伤小品。

现实之所以是最伟大的编剧,还在于,它的创作,可不会仅仅局限在某一个国家。

机缘巧合之下,一个美国女孩儿买到这张专辑,同时,她把这张专辑收拾到了为前往南非访亲所准备的背包里。

大洋彼岸与猫王齐名的超级巨星,国内无人知晓,默默做着建筑工人

她自己肯定也没有想到过,就是这张唱片,开启了南非音乐的一个时代。

就像今天互联网上所谓的「病毒式传播」。

这张专辑在南非彻底火了。

大洋彼岸与猫王齐名的超级巨星,国内无人知晓,默默做着建筑工人

其中关于性,关于自由,关于对抗体制的描述和思考,恰恰切合了南非的自由思潮,甚至成了这个国家青年人最重要的精神食粮。

大洋彼岸与猫王齐名的超级巨星,国内无人知晓,默默做着建筑工人

我至今都还记得1990年代第一次在打口带上听到DEF LEPPARD时的那种震撼,比我再年长一点的人,至今恐怕还在怀念,第一次从收音机里听到邓丽君歌声的那种深入骨髓的快感。

1970年代,同样是被隔绝,被审查的南非人,当时的感受,完全可以理解。

这个故事如果是人写的,那么接下来当然是从大洋彼岸,传来鲜花和掌声,传奇歌手,终于获得了久违的认同。

我承认,这个故事如果就此结束,它仍然是一个可以获奖的优秀小说题材。

可是,现实之所以是最伟大的编剧,正因为,它的创作,时间跨度可以是30年。

它可以忍下心,让自己笔下的那个天才歌手等这么久。

正是由于1970年代的南非,处于高压统治的相对孤立之中,信息孤岛形成了。

所有人都听过罗德里格斯的音乐,知道他的名字,可没有人真的知道他是谁。

大洋彼岸与猫王齐名的超级巨星,国内无人知晓,默默做着建筑工人

而当他的两张专辑如流行划过夜空之后,他们再也没有听到过他的任何声音。

当然了,此刻的罗德里格斯,正在底特律的建筑工地上挥汗如雨,他也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了南非家喻户晓的巨星。

信息被隔绝之后,剩下的,就只有谣言了。

在南非,流传着关于罗德里格斯的好几款谣言。

他死在了监狱里。

他在一次不成功的演唱会舞台上,开枪带走了自己。

他在一次演唱会的高潮时刻,用汽油浇满全身,淡然地点上了打火机。

总之,在南非人心目中,他一定是死了,否则,如此伟大的摇滚巨星,怎么可能突然销声匿迹呢?

就这样,大洋这边,人们在为他铸造神坛。

大洋那边,他在出卖劳力,艰辛度日。

一天一天就这样过去,一年一年就这样过去。

直到1990年代后期,连互联网都开始普及的时候。

如今的音像店主Stephen Segerman在重制的罗德里格斯专辑扉页上写下,我们对这位伟大的音乐人本人,其实一无所知,希望有人能探寻考据一下,他到底是谁。

如今的音乐记者Craig Bartholomew-Strydom响应了这个号召。

他的调查,一步一步,终于让他找到了当初的制作人Mike Theodore。

你能想象他听说罗德里格斯并没有死时的激动吗?

大洋彼岸与猫王齐名的超级巨星,国内无人知晓,默默做着建筑工人

不仅如此,他们的网上论坛,竟然有人留言,罗德里格斯就是我爸爸,你们可以联系我。

终于,信息的孤岛,被虹桥架通,一切,才回到它本应有的样子。

南非人终于找到了《小糖人》这首歌的作者,那个诗人气质的,「穿着燕尾服」干活的建筑工人。

大洋彼岸与猫王齐名的超级巨星,国内无人知晓,默默做着建筑工人

1998年,罗德里格斯来到南非,开了6场演唱会,场场爆满。

大洋彼岸与猫王齐名的超级巨星,国内无人知晓,默默做着建筑工人

大洋彼岸与猫王齐名的超级巨星,国内无人知晓,默默做着建筑工人

大洋彼岸与猫王齐名的超级巨星,国内无人知晓,默默做着建筑工人

大洋彼岸与猫王齐名的超级巨星,国内无人知晓,默默做着建筑工人

大洋彼岸与猫王齐名的超级巨星,国内无人知晓,默默做着建筑工人

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大冲击,年迈的歌手,没有丝毫欣喜,也没有丝毫怯懦。

这一切,仿佛就是那个他应该早就到达的终点。

他把所有突如其来的财富,都送给了家人朋友。

依旧住在那个已经住了几十年的小房子里。

弹着那把旧吉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