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韓非子》5

已經讀到第四篇《說shui難》了,通讀整篇怎麼看怎麼象一篇“遊說行為指南”,提到注意被遊說對象真實需求對症下藥,注意保密,甚至提到了應多說“好話”,這也不象一位名傳千年的大家應有的內容啊。

而讀到繞朝(人名)被殺,才明白了韓非子寫文章的真正用意:遊說不是自已的主張多麼正確,學識多麼淵博就可以成功的,遊說更注意自己身份,把握遊說時機,以及迴避遊說對象忌諱才是遊說成功的關鍵,否者輕者被懷疑,重者丟性命也是可能的。

這讓我聯想起韓非子的身份以及《初見秦》中的狂傲,做為一個遊說者是否也同樣踫的鼻青臉腫?這也可能是自己的工作總結或給同行們的一種告誡吧!

說些題外話,文中提到了百里奚,百里奚與衛青身世類似,一個是奴隸,一個是車伕,一個入相,一個出將,一個法家社會,一個儒家環境。以此二人為例是否可以這樣看,中華文華無論什麼朝代,無論什麼學派對人才的重視是不帶偏見,無歧視的只要努力進取不管起點再低都會到達彼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