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曹全碑》三

學習《曹全碑》三

臨習《曹全碑》需要注意的幾個具體問題。

  第一,不要用毛筆試圖完全表現出碑中範字的點畫效果。凡是碑刻拓本,從字的勾勒上石到裝裱成冊,其間要經過十多道工序。每經過一道工序,字跡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失真。如果再加上碑石的長期風化損泐,字跡就會越來越失真。雖說《曹全碑》刻工精良,字跡相對清晰,但也有部分點畫斑駁和風化,比如某些過細或過粗而不成比例的點畫、某些彼此失去關聯而不協調的點畫,這絕對不是字帖的本來面目。青少年朋友在臨習時千萬不可誤解,不要刻意去模仿字帖的某些走了樣的點畫形態。正確的做法是拿到帖後先仔細揣摩、研究出碑字本來的用筆原則及方法,再用筆墨去表現點畫應有的形態和韻味。

  第二,對於極少數體式欠佳或很不規範的字不要去學。《曹全碑》的碑文有兩千多字。再出色的書家書寫這樣長的碑文,也不可能字字珠璣,對少數字處理失當而寫得不美觀是難免的。特別是對於《曹全碑》而言,由於年代久遠,碑石的某些字有些風化,甚至有些字殘缺不全,這樣的字顯然不足為範,建議書法學習者要取法乎上,不可不分好壞,不動腦筋地一概照臨。

  第三,以橫扁取勢是《曹全碑》的一大特點,正因如此,對於那些字形極扁的字,在臨習時要心中有數,注意體察單個字的形態,以及和它四周相鄰的字的形態,要掌握好分寸,同時也要明白只是說以扁勢為主,其實作者在書寫中因字賦形時,並不乏一些長方字形出現,不可不論字形結體而一味將其壓扁。

  第四,初學者臨習《曹全碑》容易用筆熟滑而無骨,意態媚而流俗,當縱時放不開,當斂時收不往,結體便會失去情趣,用筆流於柔弱俗媚。同學們在臨習此碑時應避免這種弊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