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好型人格”的娃让人心疼,讨好型人格的形成,离不开这些原因

什么是讨好型人格?讨好型人格指的是那些在日常生活中处处为别人着想,对于别人的要求有求必应,而对于自己的感受则是一直的忽略。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一个乐于帮助和分享的人,但是这种人格真的是良性人格吗?其实不然,讨好型人格在他人看来是一种非常“良好”品质,对自己来说讨好型人格或多或少都会带来影响。关于讨好型人格的形成,有非常多的诱发原因,但是根据大数据调查来看,孩子形成讨好型和父母有着根本的联系,如果父母们的生活习惯和教育环境不当,那么孩子会很容易形成讨好型的人格,会对未来的生活造成一些影响。

“讨好型人格”的娃让人心疼,讨好型人格的形成,离不开这些原因

之前在网上偶然看到了大家对讨好型人格的讨论,许多人都在下面评论“小的时候因为父母教育的关系,自己一直都在满足别人的要求,自己做了二十几年的老好人,深深地感受到了这种讨好型人格对自己带来的危害,对于别人的求助自己一直都是竭尽所能去帮助,把痛苦和自责都留给了自己,而且帮的时间越久,这些被帮助的人还觉得是理所当然,但是每次想要开口拒绝,总是不能够开口。”

有很多人都觉得靠自己的讨好去维持人际关系的这种方式是非常累的,容易在心理上出现毛病,大多数拥有讨好型人格的人,还都患有自卑的心理。人际的对等关系也容易因为自卑而发生倾斜,不知不觉当中自己就变成了了被动的那一方。为了避免孩子出现这种不良的人格,就得留意这些方面。

一、“讨好型人格”的孩子有这些明显特征。

1. 孩子会懂得看别人的表情说话。

孩子在和别人交流的时候,会经常盯着别人的表情来决定自己所做的事情。特别是在家庭里,

孩子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家长情绪的控制下完成的,如果家长们露出难看的脸色或者语气,那么孩子就会暂停所做的一切,开始往家长们希望的方向去做,不管自己愿不愿意。

“讨好型人格”的娃让人心疼,讨好型人格的形成,离不开这些原因

2. 从来不争抢,不会拒绝别人的请求。

孩子们的好胜心是比成年人强的,所以争吵和争抢在小孩子的群体里是非常常见的,但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孩子对于一些喜欢的物品并不会去争抢的时候,那么你就要应该立刻去了解孩子的内心所想,要知道孩子不去争抢的具体原因。同时发现孩子对其他人的要求并不会拒绝的时候,也应该去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

3. 很少或者从不发表自己的意见,只是盲目的跟从。

孩子在家里从来不会发表自己的意见,对于父母们的意见,孩子基本上都是选择遵守和赞同。而且做事并不会考虑事情的结果和自己的意愿,而是注重在是否可以得到其他人的关心和赞扬。

诱发讨好型人格的原因有很多,但大部分都是由于家庭关系造成的,想要避免自己的孩子形成讨好型人格,家长们就一定要避免这些点。

“讨好型人格”的娃让人心疼,讨好型人格的形成,离不开这些原因

二、“讨好型人格”的养成跟父母息息相关。

1. 家长们的控制欲过强。

这些家长并没有把孩子看做成一个和自己关系对等的“人”,总是用自己的要求去管理孩子,想要把关于孩子的一切都掌控在自己的手里,从而忽略了孩子们的感受,孩子的主观意识因为父母们强控制欲望的关系,得不到应该有的发展

,时间一长孩子们就容易形成讨好型人格。

2. 得不到父母们的爱。

孩子是重情感的,在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们对孩子的爱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旦孩子缺失了这一部分,那么就会从其他地方获取这一份畸形的“爱”。孩子们就会变得特别热心肠,乐于去帮助别人,因为可以在这个帮助的过程中,获得别人的赞赏和夸奖,以此来满足自己缺少家庭爱的心灵。

3. 经常否认自己的孩子。

当孩子给家长炫耀成绩的时候,家长们总是以否认的态度去回答孩子,其实这是非常不正确的做法。我们都知道骑马的时候一松一弛才可以让马儿跑得更远,同样的在孩子的成长经历中,也是需要张弛有度的。一味地打压孩子,只会让孩子的神经蹦的越来越紧,同时也会缺乏应该有的自信心,失去了自信心只会让孩子成为一个盲目跟随别人的人。

“讨好型人格”的娃让人心疼,讨好型人格的形成,离不开这些原因

对于想要避免孩子成为讨好型人格的人,家长们就应该从这些地方“下手”。

三、如何避免孩子成为“讨好型人格”?

1. 给予孩子适当的肯定。

当孩子进入到一个自我否定状态的时候,这个时候应该用一些正面积极的肯定去帮助孩子走出这个状态,一来可以减轻孩子们的负罪感,而来也可以增加孩子们的自信心,拥有了正确的自信心,就不会成为一个为了别人而活的人。

2. 适当放松对孩子的管控。

当孩子出现独立自我意识的时候,家长们就应该适当地放松对孩子的掌控,减轻自己的负担,不要总认为只要脱离了自己的掌控,孩子一定会朝向错误的方向前进。正确的爱是可以引导孩子的,但是过度的控制只会绑架孩子,架空孩子,让孩子成为一个没有“灵魂”的人。教育孩子就像放风筝一样,如果你一直抓着风筝线不松的话,那么风筝必定是飞不高的。

3. 加强和孩子的交流,让孩子学会拒绝其他人。

家长们平时应该多和自己的孩子交流,这个交流的前提是公平对等的交流。让孩子明白拒绝人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心理医生毕淑敏说过一句话“拒绝是一种潜力,就像是生存一样的权利。”别人的要求不符合自己的心意或者强迫自己的时候,应该主动提出拒绝,学会拒绝的孩子自然而然的就不会形成“讨好型人格”。

“讨好型人格”的娃让人心疼,讨好型人格的形成,离不开这些原因

讨好型的人格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更像是一座大楼,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犹如砖块一样,一开始推到它很容易,但是当建造成一座大楼的时候,再想要推到它就得付出巨大的努力和心血,幼儿的心理健康是非常值得家长们重视的,不要认为孩子只是矫情而已。

今日互动话题:你有讨好型人格吗?你的孩子有讨好型人格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