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九接神仙,正月十九逛庙会,正月十九"添灯"去

春节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心中都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它象征着就是一种团圆的气氛。不过正月里除了春节,也有很多的民俗文化节,那么刚刚过去的农历正月十九是什么日子,有何习俗,你知道吗?

农历正月十九是什么日子?

每年农历正月十九,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民间称为燕九节,又叫做烟九、宴九、宴丘、会神仙等,源于纪念全真道龙门派祖师丘处机诞辰,根据传说,今天是丘处机神仙下凡的日子。

正月十九接神仙,正月十九逛庙会,正月十九

正月十九是丘处机神仙下凡的日子

丘处机号长春子,相传在正月十九这天,长春真人会装扮成不同身份的人物,下凡超度众生,所以这天善男信女要到白云观为他祝寿,有缘者能相会,故曰会神仙,据说谁能接到神仙,谁就能祛病延年、会交好运、发大财。

正月十九接神仙,正月十九逛庙会,正月十九

长春真人下凡超度众生

最初“燕九”其实是“宴丘”的意思,即用酒席祭祀丘处机,后来就成了“燕九”。久而久之,为了纪念丘处机的生日,民间就以正月十九日为“燕九节”,此习俗曾在京津冀地区很流行,通常北京白云观都要举行仪式迎接这位神仙。

正月十九接神仙,正月十九逛庙会,正月十九

“燕九节”在京津冀地区很流行

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内容也在不断地丰富多彩,逐渐形成大的庙会,有戏剧表演,武术杂技,名胜小吃,工艺品展卖等。

在河南北部的黄河流域,却流传了一个与此不同的风俗——添灯

中国有句俗话:"过完正月十五元宵才算过完年。"但在河南原阳、封丘一带却有"过完正月十九"天灯"才算过完年,比其它地方多出三四天,据说在这一天相当的热闹,有蒸馒头(花式)、吃饺子、放鞭炮(以前)的习俗,过了这天,年才算过完,基本上出远门的才可以走了,当然的这一天的重头戏还是晚上的"添灯"。

正月十九接神仙,正月十九逛庙会,正月十九

蒸花式馒头(年年有余)


正月十九接神仙,正月十九逛庙会,正月十九

添灯用的萝卜灯

"添灯"在此地的含义:一是添满仓、添财、添福、添长寿。二是添丁,原来,"灯"的谐音为"丁",添灯就意味着添丁,寓意人丁兴旺吉祥幸福,到谁家添灯祝贺这家新的一年里添丁的意思。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和祈福的民俗活动。


正月十九接神仙,正月十九逛庙会,正月十九

沿海地区福建、广州地方的添丁仪式,很是隆重

"添灯"的灯盏由萝卜做成的,一般都是孩子们当天下午找个大号的萝卜,切成两半儿,把其中一半掏空,在靠近底部的地方叉上一根棍子,倒少许油,里面放个棉花捻子点着。


正月十九接神仙,正月十九逛庙会,正月十九

萝卜灯盏


正月十九接神仙,正月十九逛庙会,正月十九

棉花捻子做灯芯

当夜幕降临,孩子们点上"灯盏"后开始到全村当年娶新媳妇儿的家里去"添灯"或者没有家中没有男孩的家庭,过去由于重男轻女思想作怪,"添灯"一般是男孩子的节日,不过现在随着时代的变化(二胎的放开),有的家庭想要女孩儿,也专门要求邻居家的女孩端着萝卜灯去,寓意接引。

正月十九接神仙,正月十九逛庙会,正月十九

哥哥带妹妹一起玩耍


正月十九接神仙,正月十九逛庙会,正月十九

天黑出门的小朋友

"照照柜,新郎新娘一头睡。照照桌,孩子生上一大窝。照照门,孩子生上一大群。照照床,明年小孩儿会叫娘。……"孩子们端着燃烧着的萝卜灯,到一家就会哼着上面的顺口溜,把他们家里照一遍,这家人都会高高兴兴的把自家吃的食油往"灯盏"里添,孩子们的灯盏队无论到哪个想要孩子的家,所到之家户主高高兴兴地拿出食用油为灯添加,祈盼早添子孙,特别是取新媳妇儿的家最喜欢迎孩子们到来。

正月十九接神仙,正月十九逛庙会,正月十九

高高兴兴的把自家吃的食油往"灯盏"里添,祈盼子孙满堂

如果在正月十九到这一带地方,当天黑了,你肯定会看到小孩子们挑着或者捧着萝卜灯欢欢喜喜走出家门、热热闹闹地地穿行在村中小巷,到结婚娶新媳妇的家庭讨要灯油添灯,在黑暗的夜里火苗飘飘,犹如火龙,很是壮观的,等到晚上孩子们玩够了,举着萝卜灯回家,再把家里的照一遍,祈祷家庭幸福、生活美好、一年好运来,而后放到院子里或者门口让其自然熄灭。

正月十九接神仙,正月十九逛庙会,正月十九

一般在城市里的也会做两盏祈福,讨个好兆头

据悉,添灯节也叫添仓节、添丁节,是当地特别是河南新乡的沿黄河岸边的村落在春节期间独有的节日民俗活动,其有文献记载的历史可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距今已流传了近300年的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